第535章 出奇制勝

  第536章 出奇制勝

  「杜賢侄,陛下的書都是御筆親著,海軍也只有兩套,可不能輕視啊。那些參謀更是有用的很,不光能為你答疑解惑,還是出謀劃策的好幫手,善待善待。」

  對於杜文煥的積極靠攏,袁可立持鼓勵態度。杜松眼下獨領大軍地位特殊,但杜家的將來指望不上他,年紀大和文化水平低是硬傷,無論在海軍和陸軍之中都沒位置。倒是杜文煥才將將四十歲,比較有發展前途。

  「臣定當日日不輟,仔細研讀,不辜負陛下的恩典!」聽皇帝說只給幾本書和幾個參謀,杜文煥很是失望,但讓袁可立一解釋立馬又重視了起來,馬上磕頭謝恩。

  「禮卿,南洋的佛郎機人與荷蘭人始終沒見大動作嗎?」等待是煩人的,但等待又是必須的,為了緩解內心的惴惴不安,洪濤找了個比較遠的話題。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是去年七月底離開大沽口的,按照航程推算一年怎麼也能在大明與西班牙之間打個來回。可眼下都八月份了,依舊不見西班牙大帆船的蹤影,也沒有來自呂宋港西班牙總督的消息。

  「去年海軍戰艦到過巴達維亞外海,之後差不多每半年巡視一次,呂宋港則是三個月一次。荷蘭人驅使了很多當地土人加緊建設城池,對海軍戰艦的出現很緊張,曾試圖派船靠近。

  呂宋港倒是沒什麼動靜,聽濠鏡澳的葡萄牙人講,今年夏天馬尼拉大帆船送來了二百多名西班牙士兵和十幾門大炮,都被安放在港區和城牆上。但對海軍戰艦出現在港口附近,西班牙人沒什麼反應。」

  突然被問起南洋的事情,袁可立也沒推脫,略加思索娓娓道來。他這個海軍總督當得挺舒服,別看事情挺多還挺雜,但除了皇帝之外不需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也就不用想那麼多,可以專心工作。

  「日本幕府仍舊在驅趕外國商人和船隻嗎?」呂宋增兵和巴達維亞築城都不是啥新鮮事,也不完全是針對大明。在這兩個地方找不到線索,只能再去琢磨日本。

  「嗯,現在除了荷蘭商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商船都被禁止停靠了。實際上來自大明的走私船一天也沒停止過,當地藩主不光不制止還授意家族加入其中。近兩年日本商船經常在朝鮮港口停靠,往呂宋港跑的數量也漸多。」

  別看袁可立是新政的堅決支持者,也最理解新政的實質,但對外交方面卻總保持著費解的狀態。按照他的想法,朝鮮和日本應該是老死不相往來的世仇,大明和日本也屬於死敵。

  可現實卻不是這樣,大明商人最喜歡往日本販私貨,包括大量生絲;而日本商人則最喜歡往朝鮮販私貨,朝鮮商人則最喜歡往大明跑。這三個國家的朝廷明明知道卻都假裝不知道,即便制止也是發個告示啥的,不疼不癢沒啥作用。

  「先這樣吧,你二人暫且回去休息,但先不要離開京城,隨叫隨到。」如果按照袁可立的描述,日本那邊應該也沒發生特殊情況,至於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為什麼一去沒了音訊,鬼才知道。

  →

  在通訊不是很發達的年代裡,最好不要把距離太遠的因素做為重要依仗,因為誰也無法得知實時消息,俗話說得好,計劃趕不上變化。

  「袁總督,小侄有一事始終不明。」出了養心殿,杜文煥見身邊沒有太監跟隨,緊走了兩步,湊近袁可立身邊小聲詢問。

  「但說無妨。」在這方面袁可立與洪濤比較相像,官架子比較小,不太在意談話方式,喜歡直來直去。

  「陛下言明要對晉商和甬商實施抓捕,山西各地衛所邊軍只要見到聖旨絕不敢敷衍了事,可江浙那邊就難講了。雖不至於公開抗拒,但推諉起來也是花樣百出。如果不派遣大軍壓境,又該如何抓捕人犯歸案?」

  杜文煥想知道的不是別的,而是皇帝打算如何對付晉商和甬商。雖然借著皇后生日把邊鎮總兵、巡撫、總督和勛貴、藩王全召入了京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意外,可針對的終歸是北方官員和將領,長江以南並沒受到任何影響。

  以南直隸各府和浙江當地的衛所成色,怕是很難配合抓捕行動。而當地豪門大族多如牛毛,每家都豢養著不少家丁,隨便湊湊就得幾千,想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輕鬆抓到人基本不可能。

  就算沒有直接對抗,只需暗地裡耍些小伎倆,比如把罪犯全藏起來,就能讓皇帝的重拳出擊變成無功而返。如果抓不到人犯,打擊當地勢力也就無從談起了,甚至會影響對邊軍將領的任免,很難不讓叔侄倆擔憂。

  「唉……難怪朝臣們總是屢屢受挫,你們叔侄二人也難逃此局啊!」聽了杜文煥的問題,袁可立輕嘆一聲停住了腳步。

  「此局……還請袁總督教我,小侄感激不盡!」

  這下該輪到杜文煥惶恐了,如果摸不清皇帝的思路,粗腿抱上了不一定是好事。也就是在皇宮裡,換個僻靜地方,給袁可立跪下磕頭的心思都有了,此時能多點撥一句堪比救命。

  「沒這麼嚴重,既然陛下與伱叔侄二人交代了差事,就是信任的,用心做事即可,想多了反而容易壞事。至於說江浙那邊的問題,我還不能明說。

  但大可把心放在肚子裡,別說區區幾千家丁,就算把當地衛所全召集起來照樣是無濟於事。陛下向來都是謀而後動,不動則已,一擊必中。你我能看到的不過是表象,障眼法而已!」

  幹了這麼多年,袁可立依舊無法掌控皇帝的行事風格,更別說參透了。對於杜文煥的恐慌能理解,畢竟之前大家已經熟悉了揣摩和被揣摩,為此還形成了很多套路,皇帝突然變得無法揣摩了,會讓很多官員心裡發虛。

  可是這次的安排對大明官員來講太過跳脫了,也很難接受,在整件事水落石出之前最好還是別向外人透露,事後能不提也儘量少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