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11月15號,距離波英兩國軍艦發生在墨西哥灣遭遇戰已過去一個月,外界期待的大規模報復行動並沒有發生,都在好奇,難道那位歐洲流亡者性格變了?當然沒有改變。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STO55.COM
查理已經下令北美艦隊做好隨時開戰的準備,但具體時間表還沒有最終確認,的確耐人尋味,連英國也很困擾,波旁皇帝究竟還在等什麼,打不打給個痛快,故弄玄虛讓人難受。
英國政府收到北美艦隊同波旁艦隊發生衝突報告後,立刻啟動國家爆發全面戰爭應急預案,海外殖民地更是宣布進入戰爭狀態,這時代信息傳遞嚴重滯後,必須提前準備,要等本土發布戰爭命令,黃花菜都涼了。
其實,英國內部也有不少聲音,認為與其等波旁帝國發動攻擊,還不如先發制人不宣而戰,搶占戰爭主動權。
小皮特當然也不會傻到拿自己政治生涯和國家命運全部壓上進行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
兩國如果現在爆發全面戰爭,最終結局就是兩敗俱傷,可能會交出霸主地位,讓其他歐洲強國撿了便宜。
唐寧街10號,最近時間以來,人員出入異常頻繁,這也反應出小皮特政府面對接下來的事態發展,持有肯定態度,就是不排除全面戰爭的可能性。
但很多軍事專家都認為,波旁帝國其實還沒有做好同英國爆發全面戰爭的準備,如何控制戰爭規模也許是波旁帝國遲遲不開戰的主要原因。
不得不說,這些軍事專家研究水平還挺高,完全猜中波旁政府的心理,全面戰爭是萬萬不能打,但展開報復是肯定的,帝國尊嚴必須維護,帝國軍隊的榮譽必須要尊重。
查理最近也頻繁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如何控制戰爭規模的問題,但戰爭規模還真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雙方一旦殺紅眼,一切都會失控,這也是戰爭最恐怖的地方,一方不倒下就不會結束。
最後,還是最高參謀部建議,讓帝國北美艦隊獨立完成此次軍事行動,只要本土沒有任何軍事調動,英國方面也會清楚我們的意圖。
查理又向外交部詢問英國方面的態度,塔列朗是英國事務專家,給出的答覆是同樣沒有全面戰爭的心理準備,戰爭走向完全由我們主導。
當時,查理是在書房召見他,大瘸子最近主要工作就是安撫好盟國,因為他們也在擔心這場戰爭的走向。
「奧地利方面要求分享我們的作戰計劃,但被我拒絕了,他們在保守秘密方面,天然的欠缺。」
塔列朗還是一如既往的自信,也沒人會懷疑他在外交方面的能力,英國方面就沒少被他忽悠,特別是國王喬治三世對他很是推崇,公開讚揚他是最優雅的和平使者。
查理也同意此觀點,奧地利貴族很傲氣,繼承神聖羅馬帝國光環,的確值得他們自豪,可時代在變,他們卻固守原地,養成華而不實的毛病。
以前,奧地利士兵佩掛裝飾品,比武器裝備還要重,絕對是歐洲軍隊一大奇葩。直到特蕾莎女王主政,實施軍事改革,才有很大的改觀。
查理笑了笑說:「這次海上軍事行動,將僅限於北美海域,歐洲會十分平靜,要如實告知我們的盟友,上他們安心。」
塔列朗提醒說:「陛下,戰爭永遠都要有萬全準備,一旦失控我們必須有充分的應對計劃,英國的國力不容小覷。」
查理遞給塔列郎一份文件說道:「你看一下,還需要什麼補充可以說說,雖然早有準備,但我還是希望事態不會發展到這一步,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我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
這份是最高參謀部擬定的軍事行動計劃書,查理想讓塔列朗這位資深外交家幫忙參考,給自己一顆定心丸。
塔列朗粗略看完,神情凝重說道:「陛下,這份計劃沒有問題,只是我想說,戰爭和政治永遠分不開,如何策動英國內部分歧為我們服務也十分關鍵。」
塔列朗看一下查理的表情,繼續說:「我的想法是,軍事行動和外交活動同時進行,但不是全面進攻英國北美艦隊,而是進行秘密襲擊,雙方都會有迴旋的餘地。」
查理明白塔列朗的想法,就是搞一次小型偷襲,給海軍一個交代,這事就算過去了,可現在雙方都處於高度警戒,這種偷襲很難成功,搞不好又造成傷亡,得不償失。
查理問:「你認為,英國艦隊會給我們這個機會嗎?」
塔列朗笑得很賊,「這就需要外交手段來製造機會,這邊談那邊打,只要確保行動順利就可以。」
查理苦笑說:「你是想用外交欺騙來迷惑英國人,可小皮特並不容易上當。」
塔列朗十分自信的說:「我可以說服他們的國王喬治三世,以和平為由舉行一個雙邊會談,英國人很信奉實力決定一切,只要我們主動商談,他們會很樂意接受我們善意,在他們觀念中,還是認為我們比他們弱小,加上輿論引導,小皮特政府就算不情願也無法拒絕。」
這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在北美幹掉幾艘英國軍艦,不會引起太嚴重的後果,英國政客不會為士兵的命運而賭上自己政治生涯。
理由很簡單,當所有英國政客都贊同會談的時候,就等於把自己綁在會談成果上,談成他們會增加政治籌碼,談崩就要背負政治責任,這樣一來,他們只能確保會談成功,至於北美艦隊受什麼損失,不再他們考慮範圍之內,軍隊為政治犧牲案例在英國並不罕見。
塔列朗也正是看中這點,才會利用英國輿論作援護,當大家都希望和平的時候,沒人會相信,也不願相信任何破壞性言論,黑白顛倒,是非不分,自我麻痹,是這種意識形態的典型特徵,這位外交家稱之為:政治正確。
查理自然知道政治正確,可這時候從塔列朗嘴裡說出來,還是十分震撼,暗自慶幸這瘸子說過永遠不會背叛法蘭西,不然還真讓他頭疼。
政治正確很美好,但很危險,它可以掩蓋一切罪惡,因此,查理制定國家體制之初,禁止任何思潮主導國家政治。
通過和塔列朗的這次談話,查理才給出這次軍事行動的時間表,一切都要等塔列朗計劃成功後才能實施軍事行動。
為了更好配合塔列朗,查理讓帝國北美艦隊秘密進行針對性的演習,一份圍獵計劃書擺到查理書桌上。
波旁帝國北美艦隊減少海上活動,根本沒有大戰前的姿態,主要目的是迷惑對手,在暗中監視英國艦隊的部署,尋找最容易下手目標。
軍事上調整的同時,塔列朗也通過英國外交使館傳達自己出訪英國的意願,很快獲得對方的同意,一場外交較量正式拉開帷幕。
為顯示誠意,塔列朗親自向查理申請出訪英國的座駕,波旁帝國皇帝專屬座駕,就是那首超豪華一級戰列艦「聖查理一世號」。
給出的理由是,要想真正迷惑英國人,就必須顯示出不服輸的姿態,這很矛盾,但不複雜,他是上門討說法,不擺點普,約翰牛會起疑心,覺得你這麼低姿態,肯定有貓膩,所謂外交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才能回水摸魚。
英國方面,小皮特一開始就有所懷疑,但可惡的議會上下兩院,都十分珍惜和大力促成此次會談,認為這是避免兩國最終走向全面戰爭釋放的積極信號。
國王喬治三世也很高興,老朋友能這時候來訪,必然是極力說服那位流亡者才爭取到這次實現和平的機會。
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泰晤士報》大標題:「塔列朗到訪,最後一絲和平曙光。」
英國民眾又一次從恐慌中恢復過來,看到回歸安定生活的希望,兩國恩怨糾纏,雖然數不勝數,但英國普通民眾對波旁帝國並沒有仇視,相反,他們很嚮往浪漫之都巴黎,陽光沙灘的馬賽,還有即將問世的波旁帝國新都艾維斯城。
在英國一片贊同聲音的情況下,小皮特不得不鬆口,同意這次的會談,但同時表示對此保留謹慎態度。
塔列朗還沒到,英國就已經開始準備會談的各項事宜,喬治三世為此提供白金漢宮作為這次會談地點,及波旁使團的下榻的地方。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