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皇家兵工廠
朱由檢派出傳召的小太監趕到禮部時,被告知尚書大人不在部里,已經回家了。小太監便又趕忙跑到徐光啟的府邸,徐家的下人聞聽宮裡來人,趕忙跑到後菜園,喊正在地窖里觀察紅薯儲存情況的徐光啟。
是的,徐光啟除了當禮部尚書外,還兼職種地,他家的後花園都被開闢為農田,種滿了各式各樣的新式作物,如番薯、玉米,土豆等,皆是西洋泊來的物種。徐光啟嫌自家花園開闢的菜園地方小,還在城外買了十多畝地建了一個小小農莊,閒暇時便擺弄這些作物。
等了半天,才看到徐光啟一身泥土的出來,傳旨的小太監很不高興,陰陽怪氣的道:「尚書大人架子真大,不在衙門當差也就罷了,還讓咱家等這麼久,咱家倒是無所謂,就怕萬歲爺等的不耐煩。」
一邊說話,小太監食指不停地搓著中指,傳遞著很多人都懂的信息。
偏偏徐光啟沒看明白,只是道歉:「讓公公久等了,本官換身衣服,這便入宮面聖。」
小太監一甩袖子:「尚書大人慢慢換吧,咱家先回宮了。」
說著扭頭邊走,在他想來,徐家人肯定會追上說好話送銀子,然而直到他走出徐府,並未見人攆出來,不由得心中暗恨。
徐光啟慌忙換上衣服,緊趕慢趕的來到宮中,就見皇帝臉色有些不虞,心中不由得一緊,暗道壞了,肯定是來的慢了,陛下不高興了。
「臣徐光啟見駕來遲,還請陛下贖罪。」徐光啟趕忙謝罪。
朱由檢擺擺手:「無妨。不過剛剛聽傳旨的太監說,徐尚書你不在禮部衙門,怎麼,身體可是有恙?」
徐光啟道:「回陛下,臣身體無恙。臣並非擅離職守,只是部里的事務上午已經處理完了,臣便回家查看一下番薯存儲情況。」
「番薯?」朱由檢愣了一下,好像聽說過這些名字。
「這是西人遠洋泊來的新物種,產自極東萬里之外的新大陸,很耐旱,可生長在貧瘠之地,產量較高,臣正在試著種植。」徐光啟解釋道。
朱由檢突然想起,自己在靈魂遊歷時看過這種物種,這種物種產量極高,畝產可達數千斤之多,後來的韃清人口發展到四萬萬之多,靠的就是紅薯還有同樣從番邦泊來的玉米。
若是大明能遍植紅薯、玉米,是不是天下百姓不會再餓肚子?
「產量怎樣?」朱由檢激動的問道。
徐光啟道:「產量尚可,畝產可達一千餘斤,若是經過選種培育,產量也許會更高一些,就是儲存不容易,冬天容易凍壞,需要挖地窖存儲」
一千斤啊!朱由檢幾乎要呻吟起來,麥子水稻畝產也就兩三百斤,這種番薯產量竟然提高了三四倍!
「陛下,這種番薯初吃起來口味尚可,若是長時間吃的話,會出現腹脹,我大明百姓吃麥子稻米習慣了,恐怕吃不慣這樣的東西,想說服百姓們大規模種植恐怕不容易。」看到皇帝很激動的樣子,徐光啟連忙提醒道。
朱由檢一擺手:「餓肚子的時候,誰還管適合不適合。這樣吧,朕下旨明年在順天府境內種植,若是效果好,當推廣天下。」
徐光啟忙道:「還有一種同樣來自極東大陸的番米,產量也是極高。不過現在種子都太少,恐無法大規模推廣,便只是順天府,也沒有足夠的種子。」
朱由檢道:「那便只在京畿的皇莊種植,然後順天府,然後推廣整個天下!」
朱由檢激動的在殿中走來走去,心中的興奮難以描述。若是紅薯還有玉米能夠推廣天下,最起碼會少很多人餓死,造反的百姓無疑也會少上很多,這對眼下的大明來說絕對是好事。
激動了好久,朱由檢才想起召徐光啟前來的目的。
「對了,徐尚書,朕聽聞你精通西學,在火器方面別有心得,朕欲在西苑編練禁衛新軍,然而兵仗局製作的火器卻不堪使用,不知徐尚書可有見教?」
徐光啟道:「不知陛下所練新軍是用來守城還是用以野戰?」
朱由檢問道:「守城如何,野戰又如何?」
徐光啟道:「若是守城,臣建議多造大炮,最好是仿造西人紅夷大炮,其炮重數千斤,射程數里,威力極大,用以破敵最是厲害。
若是野戰的話,臣建議多造佛郎機小炮,其炮為子母銃射速極快,射程一里多,再配以射程達百步的魯密銃即可。」
「魯密銃?」朱由檢愣了一下,「朕只聽說過三眼銃。」
徐光啟解釋道:「魯密銃是萬曆年間趙士楨模仿西夷人鳥銃設計出來的火銃,在火銃中射程最遠最毒,趙士楨著有《神器譜》一書,專門講述魯密銃及其他火器製作使用辦法。
不過這種火銃製作工藝複雜,製作成本極高,非一般鐵匠所能打造。而三眼銃現在廣泛用在軍中,其頭部三個火銃,可輪發可齊射,然而射程只有十步。不過三眼銃製作工藝簡單,臨戰射出的彈丸密集,故在軍中裝備非常普遍。」
朱由檢搖了搖頭:「射程十步,遠不如弓箭,實在是不濟事。朕要造便造魯密銃,不知徐尚書可能助朕?」
徐光啟道:「陛下所命,臣不敢辭。不過臣年老力衰,恐精力不濟,其實有比臣更好的人選。」
朱由檢忙道:「是誰?」
畢竟徐光啟是禮部尚書,讓他負責打造火器,實在是大材小用,若是有人能替代他,自然是更好。
「臣的學生孫元化,」徐光啟捋髯微笑道,「元化萬曆四十年中舉,卻喜歡西學無心繼續科舉,對西洋火器有著很深研究。天啟二年,兵部尚書孫承宗經略薊遼,元化獻《備京》、《防邊》兩策,並輔助孫兵部築寧遠城,造紅夷大炮十一門。天啟六年,老奴率建奴大軍攻打寧遠,便在寧遠城外折戟沉沙,老奴重傷半年後死去。」
「孫元化!」朱由檢咀嚼著這個名字,他當然有印象。
上一世,崇禎四年,皇太極率建奴大軍攻打大凌河,其時孫元化任登萊巡撫,朝廷調其部下軍隊增援大凌河,誰知道其部將孔友德卻叛變,占了登州,劫掠膠東半島,半個山東為之糜爛,剿滅用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朝廷調集了大批軍隊,廢了很大代價才把叛亂撲滅。
而孫元化作為登萊巡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被押解到朝廷後,朱由檢親自下旨,把其明正典刑。
朱由檢卻沒想到,這個孫元化竟然精通西洋槍炮,就連徐光啟對其也十分推崇。
看來,還是朕不會用人啊,這孫元化明明是搞技術的人才,就不該讓他去鎮守一方。
「如此,便給孫元化一個兵部主事的職務,讓他專門替朕製造火器吧。」朱由檢當即道,「朕決議建皇家兵工廠,就讓孫元化負責,專門為我大明軍隊製作精良武器!」
徐光啟微笑道:「陛下聖明!」
朱由檢道:「還有什麼懂火器的人才,可一併說來。」
徐光啟有些不好意思道:「還真有,臣的外甥陳於階,正在跟著臣研究曆法,也懂些火器知識,也許可以一用。」
朱由檢問道:「可有功名?」
徐光啟搖搖頭:「他平素喜歡雜書,西洋傳過來的書籍讀了不少,正經的五經四書卻不愛看,一直沒有考中功名。」
朱由檢點點頭:「如此先給他一個兵部司務的官職,讓他輔佐孫元化造火器吧。」
徐光啟忙道:「多謝陛下。」
陳於階讀書根本不行,想考取功名很難,兵部司務雖然只是九品小官,卻是正經的官身。而且火器造的好,以後說不定還能升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