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窈聽出了關鍵,先帝重文輕武,卻指派了身為武將的寧國公,教導還是大皇子的皇上騎射。記住本站域名sto55.COM
由此就能看出,先帝對這個兒子,並不是很看重。
周令懷繼續道:「皇上登基頭一年,狄部屢犯北境,東境一帶大旱,外憂內患,天災人禍,仿佛都隱晦了當今皇上德不配位。」
所以獻旨的東寧王,才能把馬屁拍得響溜。
四海蛟龍匕確實是罕見的神兵利器,這把匕首鑄成時,東境一帶是否雷鳴聲響,下了及時雨,還有待商榷。
當然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皇上相信了。
虞幼窈托著香腮,好奇地問表哥:「後來呢?」
巴掌大的鵝蛋臉,小巧又精緻,周令懷垂了眼睛:「地位不穩,社稷不興,皇上就想了一個昏招。」
虞幼窈連忙追問:「什麼昏招?」
周令懷輕扯了一下唇:「御駕親征!」
虞幼窈陡然瞪大了眼睛:「當今皇上還曾御駕親征過?這麼大的事,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呢?」
說完了,她就反應過來。
沒有聽說過,肯定是因為御駕親征的結果並不好,朝臣們不敢提,世人也不敢言,時日久了,後面的人就不知道了。
還真是,掩耳盜鈴啊!
虞幼窈鼓了鼓面頰:「大周朝立國以來,對外軍事一向很強硬,能征善戰的武將也多,就有好幾任皇帝御駕親征過,留下了文治武功的豐功偉績,當今皇上登基之初,也曾年少輕狂,想要效仿先人御駕親征,為自己正名,似乎合情合理。」
為什麼說是昏招呢?
她有些不解。
周令懷明白了她的疑問,就解釋道:「先帝重文輕武,雖然大施仁政,體恤百姓,堪稱一代明德賢君,但先帝在位時,武將被文臣打壓得十分厲害,如鎮國侯府這樣的老牌勛貴都落沒了,朝中可用武將並不多,大周朝的外患,大多都是在先帝之時,漸漸縱養成患,但先帝仁治,天下歸心,藩王不敢異動,外族也不敢大舉來犯。」
這麼一說,虞幼窈就明白了。
高祖皇帝骨子裡流淌了鐵血,登基之後,御駕親徵實乃常態,他在位時橫掃六合,萬朝來賀。
也因此,後代子孫能征善戰者多。
宗親不能科舉入仕,除了吃祖業,就只有參軍,建功立業。
大周朝史上,就不少武將出自宗室,先帝重文輕武,使武將被打壓得厲害,宗親不能參軍,建功立業,就只能吃祖業,致使大部分宗親,都淪落為了閒散宗室,整日裡遊手好閒,無所事業,就難免多出紈絝,不堪至極。
哪怕當今孝宗皇帝登基之後,復了不少宗親爵位,一時也很難改變這一現狀。
此時的大周國,早已經不是從前兵馬強盛的大周國了。
狗皇帝一登基,就御駕親征,確實不是好時機,至少要緩個三兩年,改變一下朝中重文輕武的現象。
想到此處,虞幼窈又問:「狗皇帝要征討哪裡?」
一邊問,她端了茶喝了一口,就聽到表哥說:「北狄!」
「噗——」來不及下咽的茶噴了,口裡殘餘的茶水,嗆進了喉嚨里,嗆得虞幼窈難受,忍不住咳嗽起來,一邊咳,她似乎有點難以置信,艱難地問:「咳、咳你、你說哪、哪裡?」
「你小心一點。」被噴了一臉茶水的周令懷,半點也不惱,拿了帕子,先幫虞幼窈拭了唇兒,這才慢條絲理地,將臉上的茶漬拭去,大掌繞到她後背,一下一下地幫她順背,他做得十分自然,仿佛半點也不會覺得,這樣會不妥當。
虞幼窈也習慣了表哥的體貼,也不會覺得,這樣不應該。
過了好一會兒,虞幼窈喉嚨好受了一些,聲音卻有些啞了:「表哥,我沒有聽錯吧,你剛才說得是北狄?」
狗皇帝去北境御駕親征,這是腦子抽了,還是被門夾了?
高祖皇帝在位時,雖然北伐成功了,但北狄是大部族,又是遊牧部族,居無定所,草原遼闊,北狄熟知地形,狡兔三窟,很難根除,於是雙方簽訂了休戰協議,北狄每年都要向大周朝貢最好的戰馬。
狗皇帝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能北伐成功?
周令懷笑了:「你覺得他選擇北狄,並不明智嗎?」
虞幼窈點頭:「北狄大部族,兵馬強悍,世世代代盤踞在北境一帶為禍一方,歷朝歷代就有不少皇帝興兵北伐,卻從來沒有人真正成功過,高祖皇帝是前無古人,卻也無法將北狄根除。」
周令懷搖搖頭:「話雖如此,但是他選擇北狄,恰好就是他的高明之處,皇帝登基之後,本就地位不穩,社稷不興,東、西、南三地,都有藩王鎮守,唯有北境,因地域特殊,為朝廷所忌憚,一直未設藩治,皇帝若去了藩王的地盤,就成了羊入虎口。」
虞幼窈恍然大悟,她雖然噁心狗皇帝玩弄權術,還真沒置疑過他的智商。
周令懷解釋道:「而且當時,鎮守北境的武將,正是出自岳丈寧國公府,寧國公也時常出征北境,有很豐富的對敵經驗,先帝在位時,寧國公府就是北境強有力的屏障。」
虞幼窈點頭,這也是徐國公府一直十分顯赫的原因了。
周令懷點頭:「狄部是遊牧部族,並不擅長耕種,每年夏秋水草豐美,是兵馬強悍之際,一旦進入到冬季,因物資缺乏,就要休養生機,所以狄人時常在秋季進犯北境,搶奪物資,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儲備物資。」
這樣看來,征北也是皇帝深思熟慮過的,虞幼窈微嘆:「錯的不是征哪兒,而是本就不該御駕親征。」
打仗講究的是天時,地位,人和,不是對的時機,再好的算計都沒用。
周令懷點頭:「兵貴神速,那時大年方過,冰雪還未消融,萬物也未復甦,經過了一個寒冬,正值狄部兵弱之際,當今皇上力排眾議,一意孤行,命寧國公點兵,朝臣們苦勸無果,寧國公在無奈之下,只得聽令行事,皇上率軍八十萬,親征北境。」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