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大勢(八)

  這一晚,李淵和裴寂這兩個朋友喝的酩酊大醉,恨不能喝死過去,再不用為明天到來的麻煩事而操心。

  說起來李淵還是比較幸運的,在這種時節,還能有個朋友和他一起喝酒,在這一點上,他已經勝過了幾乎所有的君王。

  因為君王是沒有朋友的,孤家寡人才是他們真實的寫照。

  像李破就比較合格,沒什麼友人跟他談天說地,他這人也一向耐得住寂寞,不需要跟人喝酒解悶。

  隔著大半個長安,跟李淵遙遙相望,從之前的神思不屬,兩天過去,李破已漸漸篤定了下來。

  長安城沒有讓他失望,城牆很高很厚,城中的人口很多,更多的則是人才,這些都是如今最為寶貴的財富。

  李破駐兵於城下,並在第一時間率領親衛圍著長安城轉了一圈,隨即下令紮營休整十日,同時也開始製作攻城器械。

  他給足了城中人們「準備」的時間,讓他們考慮清楚,明辨敵我,當然了,在這段時間內,各處會傳來更多的消息。

  散出去的各部會陸續歸隊,除了馮翊,華陰這樣的戰略要地外,其餘都可以放一放,像關西這樣的地方,只要西京一下,也就象徵著大半個關西到手了。

  之外還有潼關,以及西北的屈突通部,加上逃走的李世民,差不多三十多萬人馬……也就是說,李唐實力猶存,此戰依舊存在很大的變數。

  餡餅很誘人,可先能吃掉哪個部分,別說李破,即便是他身邊的將領們也沒什麼譜。

  李世民逃的很倉促,隔了兩三天再去追趕,也不知來不來得及。

  如果來不及? 讓他和屈突通合兵在了一處? 事情就有些麻煩了,屈突通……這人雖沒見過? 可在前隋時任職兵部尚書? 據說很受楊廣的器重。

  降了李唐,同樣很受李淵信任? 竟然能以異姓之人而領大兵,這在李唐好像還是頭一份。

  這說明什麼?說明屈突通很忠誠嗎?李破倒覺著? 這人應該非常聰明……那這次會不會更聰明一些呢?

  李世民能給他什麼?到了那裡? 一定會先奪了屈突通的兵權,屈突通若真那麼聰明的話,會做出些什麼事來保全自己呢?這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再就是潼關的李建成了。

  在李破看來,和狡詐而又膽子極大的李二相比? 李建成已如冢中枯骨? 不怎值得關注了。

  因為張士貴的緣故,他對潼關守軍的情況最為了解,潼關守軍已經很多年沒打過什麼硬仗了,直到去年才經歷了考驗。

  表現的可謂是稀里糊塗,王世充幾乎是帶了一支亂七八糟的大軍? 在先鋒單雄信部大潰的情形之下,還差點攻入潼關? 潼關守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再加上風陵渡口一戰,更是讓人有啼笑皆非之感。

  而且李建成牙口不錯? 收了那麼一大堆降人,不押回長安進行甄別任用也就罷了? 他竟然還敢將那麼一群人放在潼關內? 真是自己找死。

  翟讓? 李密,王世充可都是很好的榜樣,都死了沒幾年,李建成估摸著也要步其後塵,就是不知道最終交到他手上的是李建成這個大活人,還是一顆人頭。

  他對那些傢伙非常的有信心,只要困上些時日,那些人一旦覺著不妙,潼關必然生亂,這可比李世民那邊好猜多了。

  這一天,李破幾乎開了一天的軍議,除了間或聽取各處傳回來的消息之外,就是在商討進入長安之後的各種事宜。

  這種軍議還要開上很多次,因為大家雖說攻占過城池,卻從未攻占過像長安這樣的地方,倒是進入晉陽的時候還算有點經驗可以吸取。

  但那會兒是真不一樣,那是宇文歆獻城,後面又有晉陽王氏幫襯,加上李元吉把晉陽人家得罪的差不多了……

  如此種種,得晉陽時足可謂是不費吹灰之力,後來治政晉陽也很順利。

  長安這裡可能會出現無數個宇文歆,同樣也會出現無數個王氏家族,你若不早做準備,進城之後就要手忙腳亂,一個不慎,讓軍隊脫離了掌握,那才叫笑話。

  所以一場場的軍議商量的就是嚴格軍紀,不得濫殺之類的口號和行動,再加上入城時哪個要接管城防,哪個要收拾俘虜,哪個又要掌管城中各處衙署,誰又要去跟城中的貴族們打交道。

  如此種種,事無巨細,能想到的就要安排好了。

  接下來就是讓楊續修書一封傳回晉陽,讓晉陽眾人可以起行南下了。

  除留下必要的官吏,守軍之外,陳孝意暫留晉陽,任并州總管,晉陽其餘各個衙署的人們則都要搬來長安,不管長安的人事到時候有多擁擠,也必須先讓政令通達起來。

  長安中的官吏要甄別任用,從中還要挾制門閥世族,必須要有大量的自己人,而先降的有好處,後降的喝湯,出力的必然有功,沒出力的靠後站,等等等等,這都是既定的路數。

  從晉陽到長安,路程不算太遠,那邊也早有準備,可一來一回,快則十幾二十天,慢了就得一個多月,時間上不很緊湊。

  而晉陽人家到了關西地界,又會跟本地人產生多少衝突,會不會釀成不可收拾的禍患,誰也不知道。

  反正李淵就是一個前車之鑑,他從晉陽帶回來的人們都是出了大力的功臣,可很多人在長安過的並不如意,被排擠還好說,像劉文靜之類就[ .]已經掉了腦袋。

  再加上河南人,河北人,山東人此類來自北齊故地的人們,還有那些南人,經過了隋末戰亂的洗禮,各個都要彌合分歧和敵視,在他們中間找到一些相互制約的平衡。

  一想到以後就要面對無休止的政治鬥爭,李破又有些心裡發堵。

  當然了,從這些準備也看得出來,李破已視長安為囊中之物,他手下的人們也都在摩拳擦掌,即便無人獻城,他們便要領兵再跟關西人見上一仗,嘿,打下長安城可也是大功一件呢。

  隨著時間推移,長安城下的大軍規模越來越大,很快便超過了十萬之數,除了陸續從晉地趕來的後續兵馬以及押運糧草的人之外,還有一些是唐軍降俘。

  如果要強攻長安的話,第一批攻城的就是他們。

  說實話,唐軍的表現跟李破的想像有很大的差距,唐軍將校士卒,從上到下並沒有多麼堅定的戰鬥意志,李破以為會發生的苦戰並沒有出現,李世民所率的唐軍主力跑的比兔子還快。

  其餘地方守軍有的一觸即潰,有的望風而降……

  很難想像就是他們締造了開皇盛世,又是他們跟著李淵父子橫掃天下……或者說他們運氣太好了?

  這當然是個笑話,任何能創造大一統帝國的人們,都不會只憑運氣走到這一步。

  李破越發的忙碌了起來,除了準備接管長安以及後續的一些事情之外,他還和以前一樣,開始命人去各處安撫人心,儘可能的讓關西各郡不誤農時。

  這個做起來比較困難,兵荒馬亂的時節,誰還有那心思種田?不定就是給旁人忙活的,再加上李世民所率領的十餘萬兵馬一路西去,到處徵用糧草,民壯,對地方上的破壞非常大。

  急急竄逃間,幾如流匪,李淵在關西那點好名聲本就已所剩不多,如今更是被敗壞一空,很多人再說起關西李氏來,已是咬牙切齒了。

  可李破不會因為這個就放棄努力,關西再怎麼折騰,也比當年的馬邑,雁門強,如今你再瞧瞧,那裡已是晉地糧倉,若非有他李破,誰還能有如此本事?

  而農耕這種事情,必須一年一年踏踏實實的做下去才能見效果,你今年不做努力,今年就沒吃的,大家沒了糧食,誰也安穩不了。

  大軍征戰,這方面他身邊可用之人不多,於是便叫來了那些來投的世族子弟,略略說了下,便派出了很多的勸農使,同時讓他們宣揚出去,一旦他李破主政,關西各郡,今年將免徵錢糧,勞役。

  於是漢王的賢名初初現於關西地面……

  忙了幾天,長安城中依舊沒什麼動靜,李破正琢磨著是不是用些手段,給城中的人們施加更大的壓力的時候,他最想聽到的消息之一傳了回來。

  ………………………………………………

  扶風郡,盤龍山南麓的一處山丘之上,天策上將府駕曹參軍鄭仁泰渾身是血的努力挺直腰杆,他的身邊蝟集著數十名和他一樣,血染重衣,筋疲力盡得唐軍士卒。

  震天動地的馬蹄聲在他們耳邊一直迴響著,鄭仁泰發誓,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的馬,這麼多的騎兵。

  他們震驚而又絕望的看著眼前的場景,如雲般的騎兵蜂擁而過,他們一般都穿著半身甲,背著弓箭,挎著環首刀……

  因為長途追擊的原因,他們從人到馬好像都蒙著一層灰塵,他們在坡下縱馬而過,連看他們這些殘兵敗將一眼的興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