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角斗初現

  第80章 角斗初現

  看到劉娥的神情,趙禎便知道,她誤會了。

  於是,他微微躬身,開口道。

  「大娘娘的決定,自然是好的,臣並不是對這份熟狀有什麼異議,而是.」

  說著話,趙禎看向了張從訓,後者立刻會意,小心翼翼的上前,將他打探到的,關於中書爭執的消息,又說了一遍。

  劉娥在一旁聽著,神色看不出喜怒。

  待得張從訓說完之後,她方開口道,

  「你倒是大膽,竟然敢去打探宰執議事。」

  這話雖然沒有帶著什麼責怪的口氣,但是,卻立刻讓張從訓跪了下來,低頭不語。

  見此狀況,趙禎起身拱手道。

  「大娘娘息怒,是臣讓他去打探的。」

  於是,劉娥的神色這才緩和了幾分,擺手道。

  「起來吧。」

  張從訓的身份來歷,劉娥早就知道,她也很清楚,趙禎把他提拔起來,是想要一個自己使得順手的人。

  見識到趙禎近些日子的變化之後,她對此也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態度。

  只不過,在她面前明目張胆的把打探宰執議事這樣的事情說出來,該擺的姿態,劉娥肯定還是要擺一下的。

  「謝太后。」

  張從訓鬆了口氣,這才小心翼翼的站起身來,低頭侍立在旁。

  趙禎對此,倒是並沒有什麼意外。

  對於張從訓的存在和作用,他和劉娥都心知肚明,但是,總歸是沒有挑明,

  有些不方便。

  這個消息,他之所以讓張從訓來說,而不是自己說,就是為了讓劉娥假裝發怒一下。

  這麼鬧上一遭,張從訓就算是在劉娥這裡過了明路了,此後再吩附他做什麼事,都會更加方便許多。

  小小的插曲,劉娥也沒有計較,想起剛剛張從訓描述的中書爭執,她很快心中便想到了什麼。

  於是,看了一眼手邊的熟狀,劉娥的臉色帶著深意,道。

  「若是這個消息不錯的話,那麼,中書近些日子,怕是要安分一陣子7......

  眼瞧著劉娥這麼快就想明白了一切,趙禎倒是並不意外。

  政治是瞬息萬變的,任何人在任何狀況下做出的某個舉動,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局勢的發展。

  中書的這場爭執,說白了,其實就是新的權力格局下,新分化出的不同陣營之間的角斗。

  平心而論,在這次的變動當中,馮拯是吃虧的。

  丁謂在時,有王曾替他衝鋒陷陣,但是丁謂倒了,他們的聯盟自然隨之崩塌。

  事實上,這一點在丁謂現出頹勢的時候,他們二人都對這種情況有所預料。

  要不然,他們二人也不會不約而同的,分別舉薦魯宗道和呂夷簡入中書。

  原本,如果順利的話,即便是魯宗道和呂夷簡一起入中書,也依舊是馮拯穩穩壓倒王曾。

  但事不遂人願,被趙禎橫插了一槓子。

  於是,錢惟演和呂夷簡拜參知政事,魯宗道拜樞密副使,原本的權力格局大變,馮拯的日子,也就變得難過起來。

  雖然說,在他的力主之下,魯宗道還是進入了宰執團隊,但是,他卻被提拔到了樞密院。

  這也就意味著,除非是涉及到兩府共議的大事,否則,魯宗道是幫不上他的忙的。

  中書之中,任中正是丁謂舊黨,和馮拯素來不和,錢惟演更不用說,直接在御前頂撞他。

  呂夷簡由王曾引援入中書,也不可能幫他。

  如今的中書當中,馮拯雖為宰相,可剩下的四個參知政事,他實際上一個也控制不了。

  所以,他急切的想要收攏丁謂遺留下來的權力。

  但是,越是著急,就越容易出錯,

  為皇陵更名一事,明顯是馮拯在為清掃丁謂的勢力和影響做鋪墊,可誰料因為自己的疏忽,出師不利。

  於是,迫不得已,馮拯只得直接上陣,不再遮掩自己的用意,直接了當的在議事中提出,要更定丁謂在時的制度,重新考量丁謂此前提拔的官員。

  在他看來,這應該是所有人樂見其成的事,但是———

  「王曾此舉,雖然或有私心,但也算為國,此前官家說,他是一正臣,看來倒是不錯。」

  重新看了一遍眼前的熟狀,劉娥輕輕點了點頭,口氣中也多了幾分讚許。

  「只是如此一來,官家想要的契機,怕是不好尋了。」

  「而且·...—」

  說著話,劉娥眼神微眯,道。

  「這般手段,不太像是王曾的行事風格,只怕---背後是有人給他出主意了。」

  趙禎輕輕吐了口氣,同樣頜首表示認可。

  王曾的性格,本就帶著幾分執的勁兒,他此前屢次和丁謂意見相左,固然有自己想要的利益,但是,也必然有本心為國的因素。

  這次也不例外。

  站在馮拯的立場上來看,瓜分丁謂遺留下來的權力,是一件對中書各宰執都有好處的事。

  但是,對於王曾來說,卻未必如此。

  馮拯是因為,他是宰相,且中書已然無人可用,所以,才需要通過這些方式,穩固自己的地位。

  可王曾只是一個參知政事,還有呂夷簡這個新晉的同盟。

  對於他來說,想要提升自己在中書的話語權,最快捷的途徑,也是他一直以來在幹的事,就是挑戰權威。

  這場爭執,最終以馮拯誇讚王曾忠心為國而告終,實際上已經是最好的處理方案了。

  當時的狀況下,如果馮拯發怒的話,那麼,矛盾激化。

  最終的結果,一旦王曾執意不肯低頭,事情鬧大,那麼,朝堂上下都會知道,馮拯這個宰相壓不住其他的副相。

  就算是不鬧大,可只要王曾一直不願讓步,馮拯也至少是在中書的其他同僚面前大失顏面。

  中書雖然有宰相和執政之分,但是,在參知政事也同樣被允許輪班知印以後,二者的權力差距,已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

  所以,宰相在中書到底能否保持超然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很考驗當事人的威望和權威的。

  這才是馮拯最終忍下這口氣的原因以前輩的姿態,讚賞王曾敢於直言的態度,然後借著台階答應下來他的提議,已經是損失最小的辦法了。

  至少這樣,還能在表面上維持住自己宰相的權威。

  只是聽到劉娥的話,趙禎在讚嘆她政治嗅覺敏銳的同時,眼神也不由微微一動。

  的確,這不像是王曾行事的風格。

  要知道,往日裡,王曾雖然也和中書其他人意見相悖,但是,他處事的手段會更加柔和一些。

  這次這麼激進,十有八九,是背後有人慫。

  而以趙禎腦中的記憶來看,不出意外,這個人就是呂夷簡了。

  這位新提拔的呂參政,可是個真正老謀深算的人物。

  中書之間的角力,隨著人員的變動,顯然已經暗中出現了端倪。

  但是,這並不是趙禎今天來找劉娥的原因。

  說白了,臣下之間相互爭鬥,對於他這個官家來說,只要不影響朝政的正常運轉,就沒有必要干預。

  他之所以來找劉娥,是因為王曾的這個舉動,恰恰是影響了他之前的盤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