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胡攪蠻纏

  第239章 胡攪蠻纏

  王欽若的話音落下,眾人也有些沉默為難就為難在這了,換了旁的時候,這種手書,是肯定要封還的。

  可問題是,現在的時機太過敏感了些,

  外頭正在為冊封皇后一事鬧騰著,宮裡太后先是派藍繼宗傳話,又是讓人送來手書,三番兩次的暗示,讓中書順著宮裡的意思辦。

  中書這邊呢,對冊封一事並不贊同。

  但是,一則立後屬於內製,中書不便干預,二則立後一事,明顯是太后和官家商量好了的,從馮拯保守立場來說,他並不願在這等大事上和太后對著幹。

  所以,商量來商量去,最終的結論是靜觀其變,說白了,就是兩邊都不幫。

  要是太后扛得住言官們的碟蝶不休,那中書就依制行事,要是太后妥協了,那更是皆大歡喜。

  可偏偏這個時候,宮裡下了這麼一份逾越常制的手書。

  這明顯,就是在試探中書的態度!

  很多時候,行為和立場是綁定的。

  封還手書這個舉動,放在別的時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在這個當口,如果做了,就相當於在說,中書和宮裡並不站在同一陣營。

  那麼,接下來外朝的那幫大臣們,必然會一鼓作氣,催促中書在立後一事上跟宮中對峙。

  如此一來,他們這些人,可就算是被架到火上烤了,兩邊為難。

  「那照王相公的意思,這般不合規制的手書,我等就坐視不理?身為宰執,豈可如此瀆職?」

  別人不敢說,但是,魯宗道的性格,就是對錯分明,壓根不在乎什麼立場不立場的。

  在他看來,立後是立後,封還手書是封還手書,這兩件事並無關係。

  更不要提,他本來也不贊成立陳氏為後,

  所以,王欽若剛剛說完,他立刻就反唇相譏。

  不過,這話一出,在場的其他宰執,臉色卻不由有些難看。

  因為他們心裡,其實也在糾結這件事。

  雖然沒有像王欽若一樣說出來,但是,要讓他們跟魯宗道一樣愣頭青,倒是也做不到。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魯宗道罵王欽若的這句話,頗讓他們有幾分對號入座的感覺。

  不過,作為被嘲諷的主要對象,王欽若對於魯宗道對他的惡劣態度,早就已經習慣了。

  雲淡風輕的整了整袖子,道。

  『說什麼不合規制,倒也誇大其詞了,我大宋典制當中,可曾有新科進士不能授朝官的規定?

  可曾明文載定,必須朝官才能擔任御史?」

  這一句話,直接就讓魯宗道壹住了。

  的確,大宋的官制當中,沒有明文規定不可以。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宋朝官制的好處之一,官,職,差遣分離化,就意味著靈活度大大提高。

  只要皇帝願意,完全可以讓低官擔任高差遣,也可以讓高官無聲無息間被架空權力。

  所以,真的要講規制的話,那麼,的確沒有制度規定,只有朝官才能擔任御史。

  眼瞧著魯宗道有些啞口無言,王欽若好整以暇的繼續開口,道。

  「我朝京官,朝官之分,源於唐制,然而貞觀年間,唐太宗曾擢馬周為監察御史里行。」

  「彼時,馬周尚是武將常何的一介門客,連官身都無,尚可如此,如今新科進士,是正經的科舉出身,官家既有特恩,擢新科進士為朝官,那就依照唐例,設監察御史里行便是。」

  所以說,這就是有個親信諂媚大臣的好處。

  很明顯,劉娥的這道手書,是不符合規制,或者至少是不符合慣例的。

  但是,只要手書下來了,那麼,作為太后忠實親信的王欽若,就能變著法的將其合理化。

  宋制源於唐制,那麼,引援唐時的例子,無可厚非。

  以低官行高差遣,在大宋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既然當監察御史需要三階的太常博士,那麼,就因循唐例,設一個臨時工性質的監察御史里行不就完了。

  「監察御史里行,倒是可行。」

  在場的大多數人,明顯還是不想得罪太后的,所以,王欽若的提議一出,便有人表示贊同。

  遲疑片刻,晏殊開口道。

  「不過,即便是依照唐之舊例,監察御史里行,也需三丞以上官員,方得充任,新科進士授三丞,未免太高了些!」

  所謂三丞,是朝官中的第二階,指的是殿中丞,秘書丞,太常丞三個官職。

  然而,這也難不倒王欽若,他沉吟片刻,便道。

  「這也不難,監察御史里行若需三丞以上官員,那不不妨再加一權字,如此一來,官階在太子中允,即可充任,也正好合手書中,為一甲授朝官之命。」

  這話一出,魯宗道的鼻子都快氣歪了。

  他屬於是沒有想到,王欽若竟然這麼無恥,東拉西扯的造出來一個權監察御史里行,竟然硬生生的給充任御史的資格降了兩階。

  有心想要反駁,但是,話到了嘴邊,有收了回去。

  雖然他覺得王欽若的說法牽強知己,但是,監察御史里行這個差遣,也的確有例可尋,不能算是杜撰。

  而權字的使用,更是大宋特色,難以駁斥。

  再三思索之後,魯宗道只得道。

  「便縱使是太子中允,也未有先例,新科進士直授朝官,讓那些已經入仕多年,仍在京官當中盤桓的官員如何作想?」

  「何況,新進官場,未歷州縣便擔任朝官,如何能體察民情,輔弼君上?此事,斷不可行!」

  權監察御史里行這個差遣,做不了太大的文章。

  魯宗道也只能將重點轉向了直授朝官上。

  要知道,宋朝實行的事磨勘制度,雖然考核標準很多,但是實際上就是熬年頭。

  正常來說,一個普通官員,入仕之後,要先幹上五年,才能獲得第一次磨勘的機會。

  之後每隔三年再聽磨勘轉遷,如果磨勘過程不順利的話,有可能要經過三任十一年,才能確定的得到升遷的機會。

  由京官到朝官的跨越,更是一道大坎,攔下了不知道多少人。

  如今宮中輕飄飄的一句話,就為這些新科進士免去了數年乃至十數年的努力,這如何能讓其他的官員心甘?

  然而,面對這一點,一旁的錢惟演卻道。

  「朝廷提拔官員,向來是量才惟德,豈有用年紀論官職之說?若是真要論年紀的話,那晏參政恐怕,遠遠不到入中書的門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