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機械工程師

  第206章 機械工程師

  皇祐二年,別的事情不多。

  基本上就是出內庫絹多少萬,以備軍賞,然後又是多少萬,市糴軍儲。

  緊接著……

  就是這裡水災,那裡地震,還有吳中大飢,兩浙流民泛濫。

  而面對大飢,顯然,地方官員都沒什麼辦法。

  又或者說……

  是因為他們不想去想辦法。

  最後朝廷沒得辦法,只能是讓范仲淹去救飢。

  范仲淹一到了吳中,立馬便上馬各種項目。

  雖說花費不少,甚至還修了寺廟,但最起碼,百姓是活了。

  朝廷想要賞賜范仲淹。

  范仲淹也是表示道:「臣不過是學的豫王殿下的而已,明明都有這樣好的例子用以救災,可為何一些地方的長官,還是什麼都不會,什麼也不做。」

  「臣懇請把這種做法,以後定為法令,但凡是有什麼需要救災的,這地方的長官便可以行此方法,而不需要有任何的顧慮。」

  趙禎便道:「范卿的話,很有道理,准了。這法令的具體內容,就由范卿你來制定吧。」

  而等到范仲淹回來之時,其實也差不多到了這一年的年底了。

  只能說……

  到了第二年,趙昕也可以勉強地說,自己已經十三歲了。

  然後趙昕自己也有稍稍地研究了一下下。

  還行!

  應該說,不小了!

  當然了!

  為了穩妥起見,最好還是等再長長。

  倒是陳圓圓以及四名小妾這邊……

  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長得不錯。

  畢竟其實女的,一般到了這個年齡以後,以後其實也很難再長高了。

  整個皇祐二年下來。

  首先,是自己又長大了!

  其次,是今年下半年,趙昕覺得無聊,便給自己弄了一個工匠學校。

  工匠學校,顧名思義,以後就是專門負責打螺絲的。

  具體的要求,也沒什麼太高的要求。

  就是要求視力正常,身體健康,沒有不良嗜好,窮苦百姓子女優先。

  包吃,有月俸,年齡最好是在至少十五歲以上,必須吃苦耐勞。

  然後學校的課程方面,有語文、數學、機械畫圖,以及各種實習課。

  其實都可以直接進入到實習的環節。

  但很顯然!

  如果起碼還能學點語文、數學以及怎麼畫圖,這肯定更好。

  否則……

  一個文盲,干一輩子,都是文盲。

  可要是這多少懂點語文、數學以及畫圖呢?

  那就又不一樣了。

  以後說不定能成為機械設計師。

  當然!

  其中,趙昕還會給他們摻雜一些物理,甚至是化學方面的知識。

  只不過……

  這個由於內容篇幅比較少,就不單獨地把它給列出來成為一課了。

  范仲淹從吳中回來後,一問家裡人,這最近京城裡,有沒有發生什麼新鮮事。

  結果……

  毫無意外,這趙昕弄了一個工匠學校,而且還對外公開招人的事,便也是立刻被范仲淹給聽進了耳朵里。

  說實話!

  范仲淹是真的不懂這工匠還能還能建學校?    有這個必要嗎?

  直接讓師傅帶徒弟不就好了?

  而且千百年來,百姓一直都是這麼幹的。

  關鍵是……

  這工匠還可以建學校,這是范仲淹萬萬沒想到的。

  富弼、韓琦、文彥博等人,肯定也想不通。

  文彥博倒是有問過趙昕,說這這工匠學校是幹什麼的。

  然而……

  即便趙昕再怎麼向他解釋,這些古人又怎會明白錘子的力量。

  趙昕只是跟對方說,接下來,大宋有必要進入到工業時代。

  文彥博也不明白什麼叫做工業時代。

  趙昕只能是告訴他,在工業時代,全天下的百姓,將會分出相當一部分的人,去完成工匠的工作。

  這就等於是把原來是農民的,都送去當工匠了。

  如果說以前的士商工農的比例,是一比九十九比九百九十九比九千九百九十九的話。

  那麼現在,前面還是一比九十九但是,後面的,可能就是兩千比八千了。

  總之……

  就是日後,這工人的數量會慢慢地多起來就是了。

  可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注重農業,現如今把更多的人給塞到工業上去,這會不會……

  要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為本的社會啊。

  趙昕見文彥博只是皺著眉,什麼話也不說,也懶得管他。

  不過借著文彥博的嘴,倒是讓開封城的官員跟百姓,卻是大概地知道了趙昕想要做什麼。

  趙昕也覺得,這報紙是時候該創辦起來了。

  雖說大宋到底有多少人識字,目前也還沒有做過統計,但再怎麼說,這能住在開封城裡頭的。

  這文化水平,估計再怎麼差,也絕對比那些在鄉村的,要好上許多。

  以後……

  有了這報紙,趙昕就可以看情況,然後給外界透露一些有關自己想要如何治國的消息。

  也就直接免去了像是還要跟文彥博去解釋這樣的環節。

  范仲淹聽聞了要增加工匠的比例後,也是沒有立刻反對。

  只是……

  對趙昕要增加多少,以及增加了這些人,這些人該如何去養活,還有,養這麼多的工匠做什麼,有一點點的疑惑。

  其實大宋的官員,私底下都不太好見面。

  畢竟……

  如果接觸得太過於頻繁了,就會有結黨的嫌疑。

  而結黨這種東西,不單單是現在,就算是放到大宋任何時候,都是很嚴重的一件事。

  當然!

  老是私底下見面可能不行,不過,這書信,甚至是公開的書信,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范仲淹便直接給趙昕寫信,問增加多少。

  趙昕哪知道增加多少,這得看情況,反正……

  現在一共也就幾十個人,然後,再順手給范仲淹說了說,未來,這些人將有可能會被培養為技術型人才,技術型官員。

  算是直接給所有人明示了,以後,官員我會從這裡挑。

  范仲淹也很是好奇,趙昕到底想要做什麼。

  照理說,就算是要修鐵路,也不至於這樣做吧?

  然而范仲淹又怎會明白。

  這工匠,尤其是優秀的工匠,只會嫌少,而不會嫌多。

  不過其實準確地來說,不應該叫工匠,應該叫機械工程師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