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瞅我幹啥?抑商之事終於要拿到明面上來講了?

  在大秦,田租的徵收遵循的是稅田制度。

  即按照一定比例從各戶田地中劃出一定數量的稅田,稅田上的全部收穫均需上繳朝廷,充作該戶之田租。

  這種制度直接涉及到了對土地產出的直接徵稅,而不是簡單的按照土地面積來計算。

  朝廷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便是田賦、口賦、市租、關稅、酒稅、鹽、鐵以及針對商人的盈利來計算稅率的工商稅收。

  可以說,田稅是朝廷主要收入之一。

  這一減,四十八郡不僅都削減了不說,而且,力度都還很大!

  一些官員們面露憂慮之色,相互交換著眼神,不由擔憂如此大規模的田賦減免,是否會在短期內對朝廷財政造成一定困窘。

  畢竟朝廷各項開支龐大,軍事建設、基礎設施修建、官員俸祿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李相大人,田賦乃國庫之重資,若大幅度減免,雖可安民心,然國庫空虛,何以支國之運轉?」

  「是啊,如此一來,國庫豈不是要捉襟見肘?」

  官員們臉上寫滿了擔憂。

  李斯見狀,從容不迫的說道:「種花家獻上的數種農作物,玉米、西紅柿、大薯三種畝產量,諸君已目睹,多則一畝可抵百畝,少亦數十畝。至於高粱、土豆、棉花,雖尚未至收穫之時,然觀其長勢,產量亦必可觀。」

  「且我大秦於耕作之術,日益精進,肥料之上,農耕民生學院正積極試製四種更為高效的肥料,以增土壤肥力,提升產量。」

  「此外。」李斯微微側首,瞥了一眼座位上坐的端端正正的顧綾雪,老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

  【說的好好的,瞅我幹啥?這眼神看著似乎還有點不懷好意啊,難不成是……】

  顧綾雪腦中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

  【抑商之事終於要拿到明面上來講了?】

  【不過,講歸講,別賣我就行!】

  果然,下一秒鐘,就聽李斯繼續說道:「老臣昔日之所以偏重農業而抑商業,實因農業乃國之基石,商業若無度,易致財富集中於少數商賈之手,而農事廢弛,國本動搖矣。」

  「然今我大秦得天之佑,得多種高產作物,農業昌盛,臣以為,農業既穩,則可對商業適度放寬管制,鼓勵商賈流通,以繁市場,增國賦,亦可為百姓廣開生計之門。」

  對商業適度放寬管制?

  如何個放寬法?

  又是於哪個方面進行放寬?

  在場的文武百官們雖然早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此刻提出來了,還是不免有些緊張。

  畢竟,之前錢莊建立之初,所提出的提供低息貸款,便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建設之中,蜂窩煤、燃煤鍋爐的經營權授予的也是指定的商人。

  本質上還是朝廷與民間的商人合資建立項目,共擔風險之舉。

  但李相這意思,似乎是並非是合資,也並非為了建設啊?

  而是……要從政策層面,給予商業更寬鬆的發展之境?

  莫非是想放寬對商人經營種類與地域的限制?

  朝堂之上,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斯身上。

  李斯眼神中透露出了一種對變革的考量之色,繼續說道:「往昔,朝廷鹽鐵專賣,更規定了嚴格的市場交易時間和地點,都使得商業交易的靈活大受限制,難以滿足隨時交易之需。」

  「但如今,工程防禦學院欲於年內研製出能比飛鴿傳書還要快上數千倍的電報機,也就意味著,若有一條線路自咸陽通向九原郡,兩地傳遞消息,可在頃刻間收到,然否?顧大人?」

  李斯看向顧綾雪,問道。

  咸陽到九原郡?

  頃刻間收到?

  文武百官一時間全都默然,不知道該露出什麼樣的表情來。

  要說信吧,實在太過荒謬了!

  若說不信吧,這段時日以來,各種在他們看來都荒謬無比的事情都接二連三的親眼見證過了。

  顧綾雪當即走出列,向秦始皇行了一禮後,才轉身面對李斯與眾官員,神色從容的開口說道:「回李相,此事千真萬確。」

  「但凡有電線路,電報機皆可在我大秦四十八郡之境,通行無阻!」

  「其原理是這樣的,發送方將信息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編碼,並通過電報機將編碼後的信號發送出去,在傳輸過程中,電流脈衝通過電線傳輸,經過中繼站等設備的傳遞,最終到達接收方。」

  「接收方再利用電報機將接收到的電流脈衝解碼,並還原為可讀的文字,從而完成信息的接收。」

  文武百官:「……」

  雖然聽不太懂,但感覺很有道理的樣子??

  李斯點了點頭,神色凝重的說道:「陛下,諸位同僚,觀此情勢,電線路鋪設,實為當務之急。」

  「再加上可一日行千里的鐵路,兩者所需材料繁多,諸如大量木材、石材、繩索、銅、鐵、青銅、竹子、陶土、水泥等,不一而足。」

  「若僅憑朝廷之力製作,進度必然緩慢,難以滿足工程急需,然若開放此等材料的生產與供應,允許民間商賈參與,則可調動更多資源,大大提高籌備之效。」

  至於質量優劣,根本不用多說,朝廷於此監管一向嚴苛。

  文武百官們認真的想了一下,皆覺得此策確能大幅加速工程進度。

  而朝廷只需以合理價收購材,確保朝廷財政不受過大影響即可。

  思索之間,一位武將站了出來,抱拳說道:「李相大人,雖如今農業有了起色,但也不可掉以輕心,畢竟商人重利輕義,若過度放縱,恐其唯利是圖之本性會擾亂市場秩序,哄抬物價,與敵國勾結等行為又屢見不鮮,此皆危及朝廷之安危啊。」

  李斯聽罷,不緊不慢的說道:「嗯,將軍所言,確有一定道理,然吾等不可因噎廢食,只要監管得當,自可遏制商賈弊行,再以政策引導,使其明悟國之利益與己身利益緊密相連。」

  「再者,商賈之中,亦不乏深明大義、心懷家國之士。」

  「如巴寡婦清,經營有方,富甲一方,聞長城修築,關乎邊防安危,其仗義疏財,毅然捐金萬兩,以助工程。」

  「又如烏氏倮大商,於諸多事務,亦積極響應朝廷號召,為地方發展多有貢獻。」

  「此皆證明,商賈在逐利之時,亦能兼顧國家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