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供不應求!咸陽城內百姓議論紛紛,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多謝大賈吉言!」農夫從口袋裡掏出一枚銅錢,遞給商鋪老闆,接過報紙時,雙手都有些微微顫抖。

  一旁的工匠見農夫都購買了報紙,心中更是不再猶豫,問商鋪老闆道:「大賈,這周報又是如何賣的?」

  老闆笑呵呵的回答道:「因此周報記載內容頗多,售價為十枚銅錢一張。」

  十枚銅錢!一張!?

  工匠聽了這價格,不由地嚇了一大跳。

  這也太貴了吧!

  老闆見工匠猶豫,這次並未強勸,他也清楚,這周報主要就是賣給那些達官貴族的,於是朝著工匠理解地點了點頭,說道:「此價確實非尋常人所能負擔,但若君有心,或可另尋他法。」

  另尋他法?

  工匠沉思了一會,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咬牙道:「也罷,我便買了這張周報,以及關於科舉私學之事的報紙。」

  工匠心中已有計劃,決定回去之後,以每次一錢的價格租給其他買不起的工匠們看,若是看的人多,說不準大家還能湊湊再買下另外半張周報?

  老闆也是沒想到居然工匠居然真會買周報,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佩,笑道:「客人之決斷,實在令人欽佩,這周報雖價高,但所載內容包羅萬象,對客人您必有所益。」

  說著,商鋪老闆小心翼翼地將兩張報紙交到工匠手中,說道:「這是您的兩份報紙,願其上內容能給客人帶來新的見聞,也願下一份周報上能出現客人寶貴建議與心得。」

  工匠點頭,從懷中掏出所需銅錢,一邊交給老闆,一邊接過報紙,臉上露出了感激的微笑,「多謝大賈吉言,若有感悟,他日定會將之寫下交予大賈!」

  老闆笑著點了點頭,開始就成了三單生意,心情十分愉悅的與兩人交流著,記下了帳單。

  與此同時,咸陽內的其他糧食商鋪以及其他布帛商鋪、農具商鋪、陶器商鋪、鹽鋪、酒肆、木匠鋪子、鐵匠鋪、藥鋪、珠寶首飾鋪、文具商鋪、肉鋪等也都陸陸續續發生著相同的一幕場景。

  且隨著太陽升起,街道上的行人越來越多,商鋪老闆的叫賣聲也越來越響亮。

  報紙的傳播,就像一股疾風,吹遍了咸陽城內的大街小巷。

  消息靈通的豪富之家,那是不帶任何猶豫的,紛紛表示不差錢的派遣僕人將三份報紙全數買下。

  第一批報紙,總計兩萬四千張,在不到一個時辰之內,就被全部搶購一空!

  儘管大部分商鋪老闆都有心將有關科舉私學之事的那份報紙賣給平民,但在豪富們面前,他們也不敢不賣。

  因此,其中大約九成左右的報紙最終都落入了豪富手中。

  且全城八十幾萬豪富,僅有七千人幸運地購得了報紙。

  而那些消息稍遲一步的人,只能焦急地催促著,等待下一批報紙的到來。

  各商鋪老闆也在爆火的生意中,紛紛急吼吼地跑去帝都大學進貨。

  稷下聯合學院那邊都忙瘋了,一邊印刷,一邊往外售賣,但需求遠遠超過了供應能力。

  實在是周報上記載的內容全都太有乾貨了,對於這些豪富來說,完全物超所值!

  各家府邸內,人們圍坐在一起,認真閱讀著報紙上的內容。

  有的人在低聲討論,有的人則在大聲朗讀給家中老少聽。

  大街小巷中,無論是田間勞作的農民、市井奔波的商人,還是那些六國貴族的後裔,到處都能聽到人們對報紙內容的熱烈討論。

  在一處田間,幾位農民圍坐在一起休息,其中一人手中拿著報紙,感激無比的說道:「右相大人真是有遠見,先是立科舉,後又提議天下志士仁人廣設私學,讓更多孩子可以讀書習字,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旁邊一位農夫附和道:「誰說不是呢!縣裡雖然建了兩處官學,但我前些日子帶娃兒去的時候卻被告知學子已經滿了,容不下更多人了。若真有達官貴族建私學,我也願意將孩子送過去讀書。」

  人群中,有人略顯擔憂,「只是,這官學與私學,傳授內容會不會有所不同?」

  拿著報紙的農夫搖了搖手中的報紙,哈哈笑道:「不用擔心,一樣的!」

  「這報紙上寫了,右相大人說了,私學的講學內容、師者任命、日常運作等方面,都需得到朝廷批准,並需嚴格符合朝廷之規範與要求。」

  「而且……上面寫了,帝都大學還會給那些私學提供同樣的教材呢!」

  嘶!

  周圍的農民們,尤其是那些錯過官學報名的農民們聽此,更加激動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若私學傳授內容與官學一樣,那咱們的孩子就真的有希望了!」

  拿著報紙的農夫看向一旁一直沒怎麼說話的老農夫,「趙兄,這報紙上可是寫了私學還可以根據專長,設置多樣化課程,你家那小子不是對算術特別感興趣,若能有專門教算術的私學,不就能發揮長處,學得更精進了嗎?」

  老農夫聽到這話,原本還因為有些聽不懂,對私學完全沒興趣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動容之色,開始激動了起來,「正是,正是!我家那小子自小對算術就頗有天賦,若真有此等私學,我第一個就把那小子送去。這樣一來,他將來或許能成為帳房先生,甚至有機會入朝為官,為我們趙家長臉啊!」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氣氛變得更加熱烈。

  其中一人有些擔憂道,「我聽人說,有些貴族子弟也在抱怨學堂名額有限,他們可能也會建立私學,就是不知,束脩(學費)是否會同學堂一樣?」

  拿報紙的農夫搖頭說道:「這倒也不一定,朝廷對於學費都有規定,不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不能隨意提高束脩。」

  這些話,其實都是他在帝都大學的孩子講給他聽的。

  現在,他也裝了一回文化人,對周圍這些目不識丁的鄰里炫耀著,繼續說道:「而且,那些大人物們辦學,除了聲名之外,也多是為了培養自己勢力,未必會過於計較束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