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靖沉吟片刻,道:「嗯,此事涉及諸多方面,確實複雜,不可不慎重。」
孔鮒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那雙飽經風霜的眼中滿是理解與敬佩,「在朝為官,當以國家為重,以百姓為先。顧大人所作所為,實在讓人敬佩。」
孔鮒的話語剛落,門外便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向了門口,就見一名侍衛站在門口,朝著他們恭敬的行了一禮,「報!顧大人有請張副校長與孔院長、黃院長前往辦公室議事。」
「事不宜遲,走吧。」張良從容不迫的伸手將桌上的攤開的紙張全部合攏,收拾整齊後,塞入了懷中。
隨著三人快步走出工藝教室,穿過學院的走廊,抵達辦公室門前,顧綾雪也正站在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前,手指輕點著某個位置,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諸位,抱歉讓諸位久等了。」顧綾雪轉過身來,看著三人,臉上帶著一絲歉意的微笑。
「顧大人不必如此,吾等知曉煤炭一事事關重大,須得商議周全。」
三人表示理解。
「也非全是此事。」顧綾雪搖了搖頭,示意三人坐下後,才神色凝重的解釋她這麼遲才回來的原因,「永壽縣十日滴雨未降,莊稼缺水,民生告急。」
「今日永壽縣縣令上書稟告陛下,詳細陳述了此嚴峻形勢,陛下對此事極為重視,因此商議頗費了些時辰。」
什麼?
已經十日滴雨未降了!?
三人聽此全都是微微一驚,露出了憂慮之色。
顧綾雪嘆了一口氣,「秦王政十二年,天下大旱,尤其以關中地區最為嚴重,其中,關中中部、東部的渭北區域,便是當時受乾旱威脅最大的地區,也是秦國最主要的糧食種植之地。」
「而永壽縣地處中部偏西、渭河以北,雖然不是主要的受旱區,但眼看著就要秋收了,唉……」
孔鮒眼中閃過一絲回憶的深沉,嘆道:「彼年那場大旱,田間稻穀枯黃,河流乾涸,百姓舉步維艱,我儒家也曾開放私塾,盡力收留飢童,但面對天災,面對饑民問及何時能夠不再飢餓時,我等竟無言以對,深感無力。」
「那年,我亦曾親眼目睹百姓的苦難,而我墨家工匠所能做的,也只是不分晝夜的趕製簡陋的抽水器具,但面對如此天災,人力竟顯得如此渺小。」
張良沒有說話,似乎陷入了回憶中。
秦王政元年,他尚且年輕,也尚在韓國。
他們韓國水工鄭國在秦國主持穿鑿修建鄭國渠,歷經十年時間,還是秦王的嬴政動用大量軍民之力,終於在秦王政十年修建完工。
雖然當時韓國的目的是通過水利工程來耗損秦國的國力,從而削弱秦國,但最終卻促使秦國的農業變得更加強大。
且在修建完工第二年,便發生了那場嚴重的旱災,鄭國渠倒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些許旱災,儘管也只是杯水車薪。
顧綾雪微微點頭,說道:「你們做的已經足夠,至少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顧大人,朝廷可有應對之策?莫非亦如當年一樣,採取荒年賦稅不免不減,然則可緩之策略?」孔鮒關心的問道。
「嗯?」顧綾雪想了一下,腦海中有段模糊的記憶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好像確實是這麼做的,賦稅不增加也不減免,但可以推遲繳納時間。
賦稅依數後移,郡縣記入民戶,許豐年補齊,也就是允許百姓在豐收年份補交欠稅。
還有李斯提出的「一歉二補,一荒三補,平年如常,豐年補稅」政策,也就是說在欠收年份,百姓可以推遲兩年補交稅款。在災荒年份,可以推遲三年補交。在平常年份,稅收按照正常標準徵收。在豐年,則補交之前欠下的稅款。
總之就是堅持法治原則,力求在不損害國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減輕民眾的負擔。
通過這些政策,老祖宗倒也成功穩定了民心,緩解了旱災帶來的社會壓力。
想到這裡,顧綾雪眼神中閃爍著神秘與自信的光芒,緩緩說道:「諸位,從今往後,我大秦的應對之策,不僅要著眼傳統,更要邁向創新。」
創新?
難不成這次會減免賦稅,甚至開放更多的官倉?!
張良、孔鮒和黃庭靖三個人聽此,頓時露出了好奇與期待之色,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顧大人,此話怎講?」
「除了興修水利、減免賦稅這些固有之策,我們還有一項新的嘗試,譬如運用科技之力,以期緩解旱情。」顧綾雪接著說道。
孔鮒聽得一頭霧水,疑惑的問道:「這……如何實現?」
黃庭靖則是眼睛一亮,好奇的問道:「科技之法,又怎能解旱情?」
顧綾雪微微一笑,說道。「種花家在一處古代遺蹟中曾挖掘出了古籍所述的,可引火上天,以力助飛,集科技大成產物之機械。」
孔鮒聽此,聲音中頓時帶著一絲急切,詢問道:「顧大人,您所說的』引火上天,以力助飛』,莫非是指傳說中的『神機箭』之術?此等技藝,真能用於緩解旱情?」
張良若有所思,「利用特殊器械引動風雲,促使天降甘霖?黃院長,墨家機關術可否」
「嗯,其原理與』神機箭』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顧綾雪解釋道:「只是此物是用以助飛至高空,播撒特製之物,可增加雲層之凝聚,促使降雨。」
張良聽後,眼中閃過一抹精光,詢問道:「此法若成,實為解民於倒懸之大德。敢問顧大人,我等需如何著手?」
黃庭靖和孔鮒也是滿臉的渴望之色。
顧綾雪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說道:「此項技術之精妙,遠超乎我等想像,即便手握詳盡圖紙,以目前人力與資源,樂觀計,恐也需五十年之功!悲觀論,則百年也未可知。更何況圖紙缺失,僅存破舊成品……」
「空談無益,這樣,諸位準備一下,再從工程防禦學院、武備戰術學院挑選一批聰穎靈巧之士,明日一早吾等隨陛下親赴永壽縣。」
「此行,非僅為一觀,乃要讓諸君親歷其境,以眼見為實,心領其奧,從而激發創新之思,尋突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