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夕陽如血,在一片絢爛的金紅下,顧綾雪一襲黑衣,衣袂隨風輕揚,在五萬多雙眼睛的注視下,步步邁向了高台的頂端。

  她的身影在落日的映照下被拉長,顯得既孤傲又威嚴。

  下方,五萬秦軍整齊列陣,一片片鎧甲在夕陽餘暉下閃耀著冷冽的光輝。

  顧綾雪站定,直視著包括學者、學子、秦軍在內的所有人,聲音清晰而有力,「國之象徵,莫過於旗,今日陛下已下令設計我大秦專屬國旗,定《無衣》為國歌,並設立升國旗之儀式。」

  「從今往後,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亮大地之時,無論是在宮城之巔,邊關之雄關險隘,還是每一片郡縣中心,都將升起這面代表大秦榮耀的旗幟,奏響《無衣》之聲,讓四海之內,無論身處何方的大秦子民,皆得大秦庇護!」

  說罷,顧綾雪目視遠方,似乎看見了疆域萬里,心中豪情萬丈。

  下方所有人聽到這話在驚訝過後,也無不熱血沸騰,士氣高昂。

  顧綾雪:「明日諸位將遠赴琉璃郡,雖千里之遙,亦當銘記此令。抵達之日,須嚴格執行升旗之儀,以彰我大秦之威。」

  「在大秦國旗設計出來前,當升軍中之旗,後換之。」

  說著,顧綾雪目光轉向一旁的韓信,示意其開始儀式。

  韓信立即會意,挺胸收腹,舉起右手,一聲令下,整個軍營便進入了一種莊嚴的靜默。

  就在這靜寂之中,鼓聲漸起。

  那鼓聲初時低沉,如同遠古巨獸的呼吸,沉重而有力。

  隨著一陣悠長而宏亮的號角聲穿透雲霄,鼓聲的節奏逐漸加快,一面巨大的軍旗也在眾人敬畏的目光中緩緩升了起來,它迎風招展,上面的金色秦字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這一刻,在場的每一個人心中都升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尤其是五萬秦軍們,更是群情激昂,胸膛起伏,熱血在體內奔涌。

  對於他們來說,這面旗幟,不僅是國家統治的象徵,也是軍中的榮譽,他們的信仰!

  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它如同一盞明燈,一直指引著他們前進的方向,是他們在艱苦戰鬥中堅持下去的動力,為了軍旗屹立不倒,他們甚至願意為了保護旗幟而獻出生命。

  隨著軍旗的升起,整個軍隊的靈魂也仿佛隨之升騰,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莊嚴情感在胸中洶湧澎湃。

  在悠揚而激越的號角聲中,五萬秦軍士兵們嘴唇抖動著,齊聲唱起了那首表現了士兵之間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誼的《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怎麼能說沒有衣服呢?我與你同穿一件戰袍。君王要興兵打仗,我要磨利我的戈和矛,與你共同面對敵人!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怎麼能說沒有衣服呢?我與你同穿一件內衣。君王要興兵打仗,我要磨利我的矛和戟,與你並肩作戰!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怎麼能說沒有衣服呢?我與你同穿一件戰裙。君王要興兵打仗,我要修整我的盔甲和兵器,與你一同前進!

  ……

  歌聲從最初的低沉漸變為高昂,每一個音節都充滿了力量與決心,雖然他們的聲音各異,但在這一刻,卻驚人地統一,仿佛他們的靈魂已經融為了一體,共同吟唱著對戰友的承諾和對勝利的渴望。

  號角的長鳴穿透雲層,直抵天際,鼓聲應和著號角,由緩至急,如戰馬奔騰,激盪著每個人的心房。

  在這震撼人心的合唱中,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似乎也在回應著這股不屈的信念。

  在場的千餘名學子們緊抿著嘴唇,眼眶逐漸泛紅,雖然他們沒有親身披甲,但也被這股強烈的情感所感染。歌聲中的每一句「與子同袍,與子同仇」,都讓他們感動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來自諸子百家的領袖們此時也是心情如同被亂線纏繞一樣,複雜難明。

  孔鮒神情複雜無比,想當年,那個一統六國、威震四方的始皇帝也曾對他們儒家禮遇有加,還在朝堂之上設立七十個博士席位讓他們參政議政。

  然而,作為周禮、周制的堅定擁護者,他們在發起第二次分封倡議,期望通過恢復分封制度,來維護天下的穩定和秩序時,高壓政策如重錘般落下,儒家學者們開始被視為潛在的威脅,那些曾經充滿敬意的目光,也開始變得警惕而疏遠。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秦朝的政策變得越來越嚴苛,刑罰嚴酷,民生凋敝。

  他們不明白,為何曾經那個胸懷壯志、一統天下的始皇帝,會變得如此暴戾無情!

  他們也曾試圖改變,試圖通過諫言來糾正朝廷的錯誤,但結果卻是徒勞無功。

  而對於這些秦軍,原本他們也是沒有好感,尤其是對他們在統一過程中表現出極強的軍事力量和殘酷性,如大規模的屠殺和破壞等行為持批評態度。

  他們曾憂慮,如此以武力征服下的統一,能否長久維繫,是否真的符合天道人心。

  但此時,當秦軍將士們齊聲唱起那首古老的戰歌《無衣》時,那簡單卻飽含深情的「與子同袍」,仿佛在告訴世人,即便是在最殘酷的戰爭中,人與人之間那份同袍之情,那種共同面對苦難的堅韌與不屈,何嘗不是一種超越了個人生死、為國捐軀的無私大愛呢?!

  在這一刻,諸子百家所有領袖們都深切的感受到了,眼前的這些士兵們,不僅僅是冷酷的戰爭利刃,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他們為國而戰,為家而守,他們的犧牲與奉獻,同樣值得尊敬。

  張良立於人群最前方,聽著這嘹亮而同仇敵愾的歌聲,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擊打在他的心上,與他曾經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卻又有著不同的感觸。

  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