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未來這五年,上至滿朝文武,下至天下百姓,都有的忙了

  黃石公也久久無言,煉丹術涉及到了物質的轉化和能量的利用??與物理化學有一定聯繫??

  就在現場氣氛陷入沉默中的時候,顧綾雪笑呵呵的從寬闊的袖子中掏出了一疊厚厚的紙。

  看見這一幕,李斯、馮去疾、馮劫、國尉、蒙毅五個人皆不約而同地眼皮微微一跳。

  鄒衍、黃石公、蕭何、張良、韓信五個人交換了一下眼神,目光中有些詭異。

  嬴政但笑不語。

  【嘖,都什麼表情啊,是不是誤會了啥,我這辛辛苦苦專門幫你們例個單子出來以供參考,死了多少腦細胞啊。】

  這一次顧綾雪直接將一沓子全部都遞給了馮去疾,笑呵呵的開口說道,「右相大人,此乃下官關於五年計劃的一些小小拙見,或許其中有些想法尚顯稚嫩,還請您不吝賜教,指點一二。」

  【沒辦法,人不齊,就一一不分了。】

  至於為什麼給馮去疾,那當然是因為,在秦朝,右丞相在名義上的地位和權力都略高於左丞相,所以就讓老馮操心去吧。

  馮去疾神色微變,目光在那沉甸甸的文稿上緩緩掃過,又看著顧綾雪臉上那抹謙遜的笑容,嘆息著伸手接了過來。

  想法尚顯稚嫩是吧?

  你覺得本相會信?

  果然,在大概掃了幾眼之後,馮去疾眼神中流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驚訝。

  這也……太詳細了吧!

  涵蓋各個領域,小到短期目標,大到長期目標,他目前所想到的一些點,這裡面有,他沒想到的,裡面居然也有!

  想法很奇特!

  就比如基礎設施這一方面,短期目標內,除了道路、橋樑和水利建設之外,居然還有改善城中供水、排水系統,甚至在人口密集區域規劃並建造公共茅廁?

  這茅廁,不僅要與豬圈分開,還要分男女?還要採用磚石結構,保持通風和乾燥?

  這……有必要嗎?

  百姓在圂上如廁,排泄物直接落到下面的豬圈,豈不廢物利用,還省卻了清理的勞作?

  越往下看,馮去疾的眉頭越皺越深。

  好傢夥。

  建立手工業學府,系統培養手工業人才?

  設立官方醫院,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和急救措施?

  制定更加完善的商業法規與合理稅收體系,鼓勵商業發展,增加國庫財政收入?

  提高精鹽的產量和質量,保證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並通過合理的分配系統,確保各地區都能獲得足夠的鹽供應?

  改善紡織品生產,提高紡織品質量與生產效率,整體提升大秦的紡織業水平?

  未來這五年,上至滿朝文武百官,下至天下黎民百姓,都有的忙了。

  看著馮去疾這表情,李斯等人也明白了什麼,臉上全都露出了認命而堅定的表情。

  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是吧……也好。

  ……

  當夜,咸陽城內萬家燈火熄滅的時候,三公九卿府邸的書房內,一盞盞昏黃的油燈照亮了攤開在桌案上的五年計劃草稿,紙墨飄香中,他們反覆審度著每一個目標,思考著具體的實施計劃。

  其他被「敲打」過的老秦權貴們想了一夜也沒想明白,為什麼馮相的態度突然變得無比強硬了?

  奉常整夜未眠,奮筆疾書,一口氣寫下了四十多封緊急文書,要求各地郡守加快各地學堂建設,不得有絲毫延誤。

  蒙毅和韓信幾人也再次翻看了一遍山海經,在看到肱國人造飛車的古老記載時,他們眼中皆流露出一絲明悟。

  怪不得,怪不得武定侯今日會忽然提起這山海經。

  這是在暗示他們種花家也擁有如此神鬼莫測的技藝?

  可種花家既有如此技藝,又為何要隱瞞呢?

  咸陽宮內。

  肅穆的殿宇內,一道專注的身影坐於案前。

  案台上,堆積如山的奏章層層疊疊,記錄著各地官員的報告、諫言和請示。

  奏章邊緣,是鮮艷醒目的硃砂批註,一筆一划,皆是統一天下、開創盛世的重任。

  一名宮人步伐輕緩的行至嬴政身後,欠身施禮,輕聲道:「陛下,今日批閱的奏摺已滿千本,夜已深,還請寬衣就寢,保重龍體。」

  嬴政似未聽見,那修長而有力的手指緊握筆桿,在紙上疾走如飛,留下一行行力透紙背的硃批。

  宮人似也習慣了,只能靜靜地退至一旁,默默守候。

  顧府。

  顧綾雪今天也沒有閒著,而是坐在了書桌前。

  說要組織各學院,對各領域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理論化,最終編纂成冊,那自然就要給個大方向的。

  第一本就是數學。

  說到數學,就不得不提《墨經》了。

  公元前338年,也就是周安王14年癸巳,墨翟和他的弟子們完成了《墨經》,雖然這本著作只是《墨子》書中的一部分,但在內容上就涉及了政治學、倫理學、法學、數學、幾何學、力學、光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其中的數學思想和定義,對後世的數學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墨經》中記錄了的點、線、面、體、圓等幾何學的基本元素,有「端」(點),「尺」(線),「區」(面),「厚」(體),這些定義在概念上與現代幾何學是一致的。

  光學方面的論述則包括了小孔成像和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等。

  還有《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雖然成書於西漢。

  但前者反映的是先秦時期的數學成就,包括勾股定理的應用。

  後者是總結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秦人們不僅懂得分數作為部分與整體之間關係的表示,還能在田畝分割、賦稅分配等實際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數的加減乘除以及約分、通分等複雜操作。

  「嘖,老祖宗們太強了,我這從哪寫起好呢?」顧綾雪左手托著腮,右手轉動著炭筆,努力在腦海中對比著現在數學以及這個時代的數學,一時間竟有些無從下筆。

  首先《墨經》中的數學思想已經非常先進了,很多概念都與現代數學有著驚人的相似,只是……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