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災難財
他們已經租用小漁網五天了。
前三天每天都有八千斤左右的收穫。
成果非常喜人。
他們原想著,現在外面魚價平均五十文一斤,他們平均每天可以賺四百兩左右的銀子,將魚賣掉,夠買一張小漁網還有的多。
雖然說,以後的魚只會越來越少,但這小漁網愛惜著用,可以管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以後無論什麼季節都可以捕魚,絕對不虧。
因為冬天魚經放,也因為學溜冰需要時間;出去一趟不容易,他們昨天早上才裝了累積起來的三萬多斤魚出去。
他們到了地方才知道,起坡上岸的地方並不是集市的碼頭,而是在一個叫宋家村的小村子邊上。
為免有些人因為無知丟了性命,那裡豎著一張大大的木牌,邊上有兩個小年輕守著,提醒眾人,再往前,河裡的冰層因為不夠厚,托不起人,最好現在就上岸。
這兩小年輕特別認真負責,有人多嘴問他們是不是官府讓他們這麼做的,他們一臉嫌棄的告訴大家,這是厚土村的人以每天二兩銀子的工錢僱傭他們做的。
之前已經付了他們一百兩銀子做五十天的工錢。
厚土村的人還說,以後會視他們工作的認真程度增加工錢。
海棠村的人當即百般不是滋味:沈星辰此舉無意是菩薩心腸。可若說她是菩薩,違心。
雖然無法在集市邊上起坡,好在宋家村的人懂得抓住商機,或租或買或借,弄了很多牛馬車在邊上候著。
甚至,還有人專司幫忙看管冰車。
兩文錢一個時辰,先付十文錢押金,多退少補,不算貴。
不過,他們只肯幫忙看管冰車,向溜冰鞋這種貴重東西,他們並不接手。
當然,海棠村的人也不敢讓自己的溜冰鞋遠離視線。
冰車沒了還好說,溜冰鞋沒了,怎麼回去?
到這裡,一切都很順利。
唯一肉疼的是,宋家村離集市有五十多里,運費特別貴。
牛車每輛四錢銀子,可以裝三千多斤,但跑的慢。
一匹馬的馬車半兩銀子可以裝近兩千斤。兩匹馬的馬車一兩銀子可以裝四千多斤。
他們這次一共有十六個人出來,商量一番,決定租用七輛雙馬車。
還沒開始就花了七兩銀子,大家肉疼的不得了。
一路上很順利。
宋家村的馬車夫也很厚道熱情,一路上將他們知道的最近與賣魚有關的事情一一告知。
「最近魚價依然很貴。
像鱸魚、鱖魚依然是半兩銀子一斤,不過那得是活鮮。
像你們這樣雖然新鮮但已經死了的,最多只能賣三百文一斤。
其餘的魚只要新鮮,不論死活,都是夏天的六倍。總之,現在價錢挺好,你們這一趟能賺不少錢。」
鱸魚和鱖魚就算了,反正他們也沒撈幾條。
但說好的九倍竟然降到了六倍,落差有點大啊。
有人不解的問,「之前不是說是九倍嗎?」
大概很多人這樣問,馬夫並不惱,「之前的確是九倍,不過現在雖然魚價跌了點,糧食也跌了點。
還有,你們千萬不要在集市上這麼感嘆,小心挨揍。
你們和我們一樣,這是在發災難財,你們想想那些沒有辦法撈魚人,再想想之前九倍的糧價。」
馬夫沒有說的是,糧價能跌一點其實都虧得了這些魚。
不過他和同村的人都聽過那些惡毒的人辱罵沈星辰的話,知道說出來會是一樣的結果,絕口不提。
哼,自己是知道感恩的人,得了沈星辰的好處,就算沒法報答她,也絕不忘恩負義。
盛村長年紀大,這次沒有跟著出來。
這次的負責人是趙淮山。
他腦子活,想到了這一點,但他並沒有怨怪沈星辰。
他是自私無賴,但不是完全不懂道義。
魚賣的很順利。
很多大老闆來提貨。
他們的魚剛到沒多久,就被三個大老闆刮分了。
接過銀票,他們樂滋滋的準備去買小漁網的時候,一隊耀武揚威的官差攔住了他們。
「先別走,先交了賣魚稅!」
民不與官斗,加上大家以為這個稅不會很多,老老實實的停下。
趙淮山笑的諂媚,「好的大人,不知我們要交多少錢?」
官差頭子意味深長的一笑,「你們所得的一半。」
一半?
眾人震驚中,另一個官差遞上來一張清單,「這是你們賣魚的清單,你們剛才一共賣了一千零二兩零三十四文,按律交稅五百零一兩零一十七文。」
一下去了一半……
五百兩還怎麼買漁網?
趙淮山顫抖著問,「這是什麼時候的……律法?」
怎麼能這樣?
「五天前的。你不信可以出去問問。」
官差看著耀武揚威,倒很是體會他們的心情。
趙淮山等人聞言抬眼看附近一些同樣賣魚的,發現有些人竟然非常積極的在交這個什麼魚稅。
他們一下子沉下了臉。
官差見狀,冷笑一聲說道,「你們不要不服,這個錢我們會拿去救助更貧困的人。
還有,要知足。」
「是!」
趙淮山這下沒話說了,乖乖的交了錢。
只剩五百多兩,漁網別想了。
大家乖乖的租了一輛馬車回去碼頭邊。
等到這裡,聽到其他村子撈魚的人笑嘻嘻的議論說,雖然賣魚稅高的離譜,他們總歸是賺,他們知足。
他們想了一下,覺得的確是這個理,也慢慢高興起來。
四天賺了近四百兩銀子,每家都可以分三兩,其實很划算。
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兩天,每天連一千斤魚都撈不了。
想想也是。
那麼多人捕魚,這魚又不是無窮無盡的,怎麼可能一直那麼多。
他們算了下帳,覺得自己拖魚去賣不划算,又惦記上了沈星辰。
倒不是想占沈星辰便宜。
他們是覺得那麼幾千幾跑一趟不划算,不如賣給沈星辰做乾魚。
沈星辰也是才聽說雪災邊區所有集鎮都在收賣魚稅的事。
對此她也是十分無語。
那些人說是收了拿去救濟災民,誰知道最後會怎麼著?
因為這事,她讓在外撈魚的人繼續撈魚,但沒在賣活鮮,而是開始醃製乾魚。
準備到時候運到遠處出售,順便換糧食、藥材。
因此,家裡也開始撈魚,做乾魚。
依然是在自家門前撈。
和其他村子的人一樣,現在他們每天也只能撈的上來一兩千斤。
因為撈的少,村里每家每戶的低價魚限量降為五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