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的光線有些昏暗,臣子們整齊的站在一起,偶爾有目光交接,而後就是微風一般的竊竊私語,無從捕捉,但總的來說,還是不離開今日要議事的內容。
皇座之上,一個身穿玄色冕服的少年靜靜的坐在龍榻上,一隻手扶在黃銅的龍身扶手上,食指不經意的輕輕扣動,發出富有節奏感的清脆敲擊聲。
一個個臣子開始出列,將準備好了的奏摺呈上,而後對自己奏摺中所描述的內容說出來,進行了一番討論。這些大多數都是地方政務,搞不清頭緒的便提交上來由朝廷決定。
高緯便開始從懶散的狀態中恢復過來,仔細的在腦海里搜尋著這些摺子里的內容,以及關於他想要如何處理這些事情的政策。
「洛陽今年旱情不容小視,自今年三月份起,洛陽便很少降雨,洛陽、鄴城已經囤積了不少災民,根據有司的估計,恐怕到了明年,洛陽的災情還是會這麼持續下去,臣懇請陛下早做準備!」
高緯幾日之前便做了功課,心裡已經有了底,沉吟了一會兒,緩緩開口道:「朕記得洛陽常設常平倉,儲存了打量軍需物資錢糧,動用常平倉的物資來賑濟災情,或許可行……」
馬上又有一個臣子站出來,道:「啟稟陛下,洛陽常平倉雖然儲存了大量物資,但確實輕易動不得的呀!洛陽乃是我大齊在東邊對抗北周的重鎮,裡面所有囤積的財帛錢糧都是用來補充軍需的,不到萬分危急的時刻,絕不能輕易動用!」
高緯皺眉,不過這個臣子所言不無道理,洛陽是北齊對抗北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重鎮之一,對於整個戰局來說起著一個定心丸的作用,對於北齊的重要意義僅僅在晉陽之後,連鄴城也是不如洛陽那樣具有戰略地位的。
一般來說,北齊往靈璧一帶的戰場補充錢糧兵源的時候,都會選擇從晉陽抽調兵力,而鄴城及各方郡縣補充主要糧草,二者都要有一個重要紐帶來完成複雜的兵力、錢糧輸出,而這個重要紐帶,就是洛陽。
如果說鄴城是北齊的老巢,那麼晉陽就是根,洛陽就是北齊的胃。沒有了洛陽重鎮,再多的兵馬錢糧也無法周轉開,因為它再也無法運輸消耗,吃不開,那麼北齊東部全部淪陷幾乎就已經成為定局。
在武成帝高湛執政的時候,就有一次洛陽差點淪陷,那時北齊已經陣腳大亂,北周圍住洛陽,北齊大軍簡直寸步難行,後來多虧蘭陵王率領五百死士浴血衝殺,硬生生撕開北周陣營這才解了洛陽之圍,從而一舉扭轉了戰局,北齊大勝。
也是憑藉此功,高長恭正式擠入北齊的名將行列。
從頭到尾,都說明了洛陽的重要。可如今高緯要用洛陽城中的物資來賑災,那麼洛陽該怎麼辦?一旦前方戰事吃緊,那麼洛陽城裡的物資錢糧肯定都是要調往前線的。到那時如果洛陽拿不出物資,說不得就會引發一場大潰敗!
所以,這個臣子的理由就是:賑災,可,卻也不可。朝廷應該賑災,但卻不應該用洛陽的錢糧來賑災,怕引發軍心大亂。
高緯微微一笑,道:「那朕就折中一下好了,朕先調集一部分的錢糧,先儘可能的安排災民遷離鄴城、洛陽,遷移不過來的,先安置好再說……你們覺得怎麼樣?」
趙彥深皺了皺眉,開口問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安置這些災民?」
如果朝廷一味的賑濟災民,恐怕財政也是負擔不起的。
高緯道:「前些日子,朕想到一個主意。先把這些災民聚集起來,打亂分配,然後遷移到各地,開荒、疏通渠道、修補城牆,有的是事情可以讓他們做,這樣朝廷就不算白養著他們,既可以達到賑濟災民的效果,又為朝廷增添一些進項,何樂不為呢?朕算過了,朕如果讓朝廷出面做完這些事情,所要花費的銀子可遠遠不止這麼一點。」
高緯這是借鑑了羅斯福的手段。
在場的沒有絕對的蠢人,,多數略一思索便可以領悟到背後的深意。趙彥深的老眼精光外冒,讚賞道:「好主意……這是個好主意,用這個法子,不僅可以賑濟災民、修補河道城池,更重要的是分散了災民,給災民找了事情做,這樣就更不容易鬧出亂子了!」
眾臣深以為然。自古以來,只要朝堂不是昏庸透頂,那麼基本都是十分重視各個災情的。拋開各種所謂天命之類的言論,朝堂最提防的就是這些災民。
每每到了大旱或者大澇又或者是地震災害之類的時候,百姓失去了錢糧等賴以生存的物資,就會到處流亡,主要照顧的對象當然就是那些富裕的重鎮,比如說鄴城,又比如說,洛陽。
這些災民食不果腹,且除了流亡沒有事情可做。一旦聚集到了一起,貧困交加再加上飢餓帶來的絕望感,很快就會有悲觀之類的負面情緒。這時候如果有有心人在人群中一挑唆……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能不能壓下暴亂還是兩說,一旦災民勢力匯聚在一起,這是可以動搖國本的塌天大禍!
想想秦是如何滅亡的,再看看還沒有出現的那個隋朝是如何滅亡的,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結論。
如果有富餘的錢糧養著,那麼北齊朝廷倒是不用擔心的,問題是北齊現在窮得叮噹響,前幾日高緯還差點考慮過要不要把高睿的幾千傾田產給賣了……那有多餘的錢和糧食養著這些災民啊?
不過這個政策出台以後,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了,先期,先由朝廷補充一部分錢糧,讓災民遷移到各地,願意開荒的開荒,願意修建水利的修建水利,總歸都有事情做,朝廷照樣給發糧餉。那麼之後朝廷就不需要補充多少了,那些去開墾荒地的,三四個月總有第一批收成吧?那行,這一部分災民災情解決了,不用擔心,朝廷只需要供應一些種子和糧食就可以,至於少部分願意給朝廷打工的,則按期發放錢糧,一旦災情緩解,就可以自行離去,朝廷絕不阻攔。
於國於民,都是很便利的,雙方都占了便宜,災民不至於拖垮朝廷,還可以給朝廷帶來相當的稅收,何樂不為呢?
眾人的面色變化,目中流露的都是欣喜的神色,趙彥深回到隊列里,望著皇座之上的高緯,目光中滿是欣慰和驚喜。
自從誅殺和士開這半個月以來,高緯表現出的睿智和治國手腕深深的折服了一干臣子,雖然高緯很多方面都還不清楚,施政方針也略顯稚嫩,不過高緯學習能力很強,學的很快,也願意聽一些老臣能臣的意見,大事不糊塗,小事吃的准,這樣就已經足夠出色了。
不僅僅是他,就連唐邕及馮子琮等一些年輕氣盛的後起之秀也對高緯充滿希望和期待,平日的談論里對高緯雖說不至於推崇備至,但都是尊敬了許多,都儼然將高緯當成了可以振興大齊的一代英主。
不出一年,朝堂當可穩定……
於是趙彥深躬身道:「陛下英明……」
丞相都發話了,下面的官員還能不表示表示?於是群臣皆拜倒。
高緯的嘴角悄然翹起,顯然也很是愉悅的,至於下面這些臣子裡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假意,他暫時不想去深究了,那些不服從他的,熬過了這段日子,他也有時間一個一個揪出來剷除乾淨!
在這個時候,一個高瘦的身影站了出來,對著高緯躬身一禮,朗聲道:「陛下英明,然而陛下政令雖好,恐怕也無法達到效果。」
高緯的面色陰沉下來,問:「為何?」
這個人答到:「無他,朝堂、地方,貪官污吏甚多,陛下本是一片愛民之心,調集軍資以賑濟災民,但臣恐怕陛下的錢糧還沒有運送到災民的手裡就會變得一乾二淨。」
高緯的眼睛眯起,問道:「朕親自過問,難道這些碩鼠也敢侵吞這些用於賑災的錢糧不成?」
他冷笑道:「他們的眼中哪裡有陛下的威嚴?他們的眼裡只有銀子,為了從百姓身上刮出油水,他們有什麼事是干不出來的?……,
前年,山東大旱,先帝也撥付了錢糧下去賑濟災民,結果呢,照樣民不聊生,險些釀成一場兵禍!……,
為何?因為撥付下去的那筆錢經過搜刮之後十不存一!皆為貪官污吏瓜分侵吞,臣當時為地方參軍,這官官勾結的一幕幕都是微臣親眼目睹!」
他的言辭鋒利,語言中有無限憤慨之色。這是經過高睿舉薦入朝的一個寒門士子,名為韓立。
高緯沉思了片刻,問道:「愛卿……指的是何人?」
那名韓姓官員挺直了腰板,面色堅毅,一字一頓道:「臣彈劾國舅胡長仁貪贓枉法,請陛下斬此逆賊,殺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