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十一月廿五。

  景王回皇宮後第一天上朝,百官上奏基本都是一件事,辦登基大典。

  孝崇帝已經仙逝三個多月了,禮部早早就把登基的一切東西都備好了。

  臘月初十是黃道吉日,宜辦大典。

  朝堂之上,景王詢問大臣們:君王規矩禮儀是否當真如此重要?

  大臣回答:是,無規矩不成方圓。孝崇帝已經仙逝,大禹必須有新的君主,新的年號。

  景王又問:百姓,社稷,君王,誰最重要?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知道景王何意?

  讀書人都知道,民為貴,可是這和辦登基大典有什麼關係?

  景王點名讓太傅唐老回答這個問題。

  唐老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百官齊齊表示贊同。

  景王笑道:如此便對了,天下一切,百姓為先。

  眾人不解。

  景王笑而不語。

  第二日上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景王的貼身太監宣讀了孝崇帝的一系列罪狀。

  孝崇帝當年為了登上九五之位,殘害兄弟,弒兄屠弟,是為不仁不義。

  在位前期,養道士煉丹,為求長生不老,花費無數,是為荒唐無度。

  在位多年,為了讓大豐臣服,不停打仗、加稅、拉壯丁入伍,導致民不聊生,是為暴虐昏庸。

  為了權勢之爭,構陷楊家父子四人,導致楊家男丁滿門慘死,且多次為了權勢殘殺朝中忠良,是為誅忠任佞。

  宣讀完這些罪狀,他拿出了當年孝崇帝陷害楊家的證據。

  百官齊齊震驚。

  就在大家不明白景王為何要翻出先帝生前過錯,對他定下如此大的罪名時,景王又說了一個駭人聽聞的陳年往事。

  他並非李家子嗣,而是那家之人。

  他把當年皇后林瀟為求子嗣,構陷親妹妹林瀾,設計孝崇帝欺辱林瀾,滅了那家滿門的事情原委,全部告訴了眾人。

  他就是當年在滅門中存活下來的那家嫡子:那錦辭!

  這消息如驚雷,炸的百官目瞪口呆。

  眾人竟然不知道如何反應。

  景王掃視眾人,眼神凌厲如刀。

  「那承安才是本王的父親,是他養育本王長大,若不是他費盡心思為本王求醫,本王年幼時便已病逝。」

  「本王姓那,不姓李!」

  「本王要改國號為北榮,年號為天寧。」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大禹李家,只有北榮那家!」

  整個大殿寂靜無聲,空氣如凝固一般詭異。

  足足過了半炷香的時間,百官才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

  孝崇帝仙逝後,皇后林瀟下落不明,至今沒有消息。

  林家之人在宮變後,忽然全部失蹤了。

  當時眾人還在懷疑林家之事有蹊蹺,如今看來,一切都是景王在操縱復仇。

  景王早就盤算好了這一切。

  今日先是故意揭露孝崇帝罪行,然後拒絕承認體內的李家血脈,公然宣稱回歸那家,顛覆大禹王朝,改朝換代!

  朝堂當場沸騰喧嚷起來。

  這是罔顧人倫!大逆不道!

  胡作非為!將祖宗禮法踩在腳下!

  東方醉親手提拔上來的官員在怔愣後,基本表示支持。

  剩下的一群官員,小部分不敢吱聲,大部分群情激奮。

  那些跟著李家打天下的世家老臣,當場叫罵,詛咒。

  情緒激動地衝上前,恨不得咬下東方醉的一塊肉。

  御林軍們當場將他們按住了。

  還有官員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讓李家先祖顯靈,當場劈死景王這個不仁不孝的東西。

  唐老雙眼一黑,昏死了過去。

  從大禹建國以來,唐家蒙李家恩惠,一直屹立不倒。

  景王掌控皇宮後,唐綏說服他一起幫助景王坐穩江山。

  這段時間,他領著一眾老臣們忙前忙後,出謀劃策,殫精竭慮,在景王出行去邊疆期間,一心幫景王穩固權勢。

  如今,景王居然要顛覆了李家江山。

  朝堂變成了菜場,各種叫罵聲,爭執聲絡繹不絕。

  東方醉冷眼看著所有人,輕啟薄唇,寒聲道:

  「你們昨日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今日便因為大禹跟誰姓要死要活。」

  「這就是你們所謂的兼善天下?」

  「本王掌權到現在,不貪圖女色,不好逸惡勞,每日兢兢業業處理朝政之事。」

  「定東海,平邊疆,犒賞三軍,親自去民間巡察,處理貪官污吏,占卜金礦,充盈國庫。」

  「這一樁一件,可曾有任何對不起百姓的地方?」

  「你們哭哭啼啼,咒罵本王,到底是擔心改朝換代後榮華富貴不保,還是當真擔心百姓疾苦?!」

  他停頓一下,環視眾人,臉上緩緩浮起譏諷的笑。

  「臘月初十,本王會如約舉行登基大典。」

  「不滿者,在此期間,大可自刎以示對李家的忠心。」

  「若是不願自刎,那便是支持本王這個北榮開國新帝。以後你們就是北榮開國功勳,本王承諾,你們全部官位不變,俸祿翻倍!」

  說完,他摔袖離開。

  留下表情呆滯,神色各異的大殿百官。

  這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不到半天的時間,飛遍了整個安都。

  老百姓只在乎自己是否能吃飽穿暖,稅賦是否能減免,日子是否能過好。

  至於高位上坐的人姓什麼,國號叫大禹還是北榮,他們完全不在乎。

  好不容易熬到戰爭結束了,新帝皇帝一旦登基,不僅能免一半稅賦,還能大赦天下。

  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跟著造反鬧事?

  故而,大街小巷的百姓雖然議論不斷,卻沒多少人反對,大部分都是看熱鬧的心態。

  大家紛紛猜測,朝堂官員們,誰會為了對李家表忠心而自刎,會不會有人在憤怒下去刺殺景王?會不會有人趁機造反?

  確實有十幾個官員以死明志,死前留下血書,指責景王的各種惡行。

  還有一些忠心於李家的老臣,藉此煽動了一批書生,聚集在皇宮門口,要求正天下之名,逼景王為今日之事道歉,承認體內李家的血統。

  這群人也知道,李家已經沒人了,剩下的旁支皇室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紈絝子弟,根本不是景王的對手。

  祝家是太后的嫡親,雖然對此事震怒不滿,可是沒用。

  如今的景王,掌控者兵馬大權和朝堂大勢,民間威望極高。

  祝家的那些兵馬,對上現在的景王,實在是蚍蜉撼大樹。

  這群人知道現在無人能推翻景王,景王登基是必然之事。

  他們只希望景王以李祈的身份登基,繼續保留大禹和李家江山的名號。

  讀書人地位高,帝王素來不斬書生。

  景王並未派人鎮壓,任由這群書生鬧騰。

  臘月的天,一天比一天冷,大雪開始紛揚而下。

  這群人在雪中鬧騰了三天,發現景王一直不表態,似乎有屈服的意思。

  於是他們煽動了更多的人進來,甚至各種為此事發生了小規模暴動。

  第四日,景王上朝的時候說,當初是考慮要建北榮新國,普天同慶。所以,免一半稅和大赦天下。

  若是保留大禹和李家稱號,那就收回這個口諭。

  畢竟,這兩件事是為了慶祝北榮建國而下的決定,不是大禹。

  大禹新帝登基,從沒有免稅一半的說法。

  這消息一出,那些鬧騰著要延續大禹國號的人,瞬間變成了過街老鼠。

  帝王不打書生,不代表刁民百姓不敢打。

  百姓們紛紛唾罵他們,當街朝他們扔東西,撕扯毆打他們。

  你們想要保留什麼讀書人的名節,儘管自刎,不要拉上百姓墊背,大家都在等著新帝登基後減少稅賦。

  不到兩天的時間,這群人再也不敢出來了,只要一出門,不是被罵就是被打。

  世家權貴們比百姓看得還要透徹,景王承諾不會因為改國號和姓氏而動他們的利益。

  支持景王,繼續保住榮華富貴。

  不支持,死路一條。

  名節這東西,在權勢地位面前,什麼也不是。

  事情到了這一步,所有反對聲都沒了。

  眼見著還有兩日就到登基大典的日子,大雪忽然停了.

  每日暖陽斜掛,天空蔚藍。

  大街小巷又開始瘋狂流傳景王是紫微星下凡的消息。

  還有人說,大禹改名被北榮後,將會迎來一個繁華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