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出的收尾方案獲得了中外府的認可,李泰便也不再繼續逗留於九曲城,當即便開始指揮部伍打點行裝,準備離開河洛返回沔北。
魏玄等諸將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儘管心中不勝惋惜,但見情況如此,也只能登門前來告別。
李泰便也暫借九曲城城主府,設宴款待了一番這些河洛當地的豪酋將領們。
「歸義以來,幾乎無月不戰,闔家百口,如今只余末將並幾名少齡子弟。與東賊交戰以來,負多勝少,唯追從大將軍兩番交戰、戰果輝煌!大將軍今又棄眾而走,東賊若再攻來,在座不知又將幾人喪命敵手……」
在這道別的宴會上,幾杯酒水下肚,便有一名河洛鄉豪忍不住灑淚悲聲道。
在場其他人聽到這話,也都不由得心生感觸,像李人傑這種同樣有數名親長戰死犧牲的也忍不住捂臉哽咽起來。
李泰自知河洛此間的劣勢和困境是客觀存在的,絕不是幾句煽情的口號就能解決。而且這些河洛義師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與北齊戰鬥,他們也無須旁人言語的激勵,真正需要的還是實實在在的支援。
儘管李泰分身乏術,不能親自坐鎮河洛,但也還是給他們留下了許多方面的支持。
此番河洛幾場交戰,物資收穫最為豐厚便是柏亭城一戰,但是因為蠻人參戰的緣故,這些蠻部分走了相當數量的物資。其他金墉城、河陽南城,包括這裡的九曲城,各種繳獲累加起來也都頗為可觀,維持幾萬人馬一年消耗綽綽有餘。
李泰僅僅只是扣出了一部分本部人馬和眾俘虜返回沔北所需要消耗的糧草,還有一部分戰甲、弓槊等精良軍械,剩下的全都交由韓雄、韋法保等義師首領們負責分配。
所以李泰在河洛這一系列戰鬥中,單單殺俘消滅的北齊軍隊便達到了兩萬餘眾。這些俘虜一部分留在河洛配作義師士伍,一部分跟隨元景安等被俘戰將被蔡祐押送回華州霸府,剩下的李泰便照單全收,同那林盛、林嘉父子跟隨李泰一起返回沔北。
李泰與他們初步達成了協議,約定年後便派遣總管府屬員來到這裡洽談細節,並且明年荊州總管府便可以提供五萬石糧食和兩萬匹絹的交易量。就算他們籌措不到足量的商品也沒事,可以之後逐年給付。
李泰雖然也挺擅長搞內勤生產,但前提得是有那樣的基礎,如今河洛既是前線,西魏所能控制的又全都是邊邊角角,對此他也只能表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眾人聽到李泰這一承諾,心中的惋惜忐忑消散大半,各自心內又都充滿了對於李大將軍的感激,連連道謝。
由於不能占據河洛平原進行耕作生產,而山野之間又分布著大量的蠻人部落,所以這些義師獲取物資的途徑和數量都非常有限,常常處於饑饉之中,更加沒有北齊駐軍那麼完善充足的後勤。
中外府雖然批准了這一請求,但也發揮了一貫扣扣搜搜的原則,表示需要逐年分期給付。至於這第一年,便先給了八千石鹽引,估計還是看在李泰這個大將軍親自開口的面子上,至於剩下的也不知道在北周完蛋之前能不能給齊。
但今李泰願意同他們進行相關交易,且不說他本身就掌握極大的市場和眾多渠道,單單荊州總管府本身對這些物資的需求量就不小。所以這些河洛義師不只自身可以擴大規模的生產,更可以向蠻人部落進行收購併組織他們生產,哪怕產量激增十數倍,李泰也能吃得下。
諸豪強將領們對於李泰提出的這一計劃也都懷有極大的熱情,各自收拾悲傷失望的心情,爭相舉手響應起來。相對於一些無償的資助,他們自然也更樂於接受這種互惠互利的合作,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持長久,也能保證尊嚴。
當李泰率部抵達伏流城的時候,便又遇到眾多蠻酋前來拜見。前後兩次河洛戰事,尤其是李泰言出必踐的分散戰利品給諸助戰蠻部的行為,讓他在伊洛之間的這些蠻部中名聲暴漲,伏流城外這些蠻酋們便是聞訊前來瞻仰拜見。
基於這些義師的人口結構和生活環境等各方面,李泰幫他們制定了一些山地種植和採集的生產方式。
山野之間大面積的種植谷粟糧食並不現實,但小範圍的種植一些經濟作物還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茶葉和藥材之類。雖然勞動量同樣不小,但比其他狩獵或者冒險前往平原地帶墾荒種植又要安全得多。
李泰所提出的這些,其實這些義師家眷們也在做,只不過規模和產量都比較有限。畢竟這些產出不當衣食,而且也沒有一個市場可以交易變現。
像韓雄、陳忻等人之前還能憑著各自的人脈關係,從河東方面搞到一些食鹽等物資,通過與蠻部或者其他方面進行貿易交換到一些物資補給。
於是李泰又在伏流城停留一日,對這些蠻酋們撫慰一番,並且發放給他們一些總管府的官號。像是刺史、郡守這樣的高級地方官,總管府也是不能直接任命的,但發授給蠻夷之眾的羈縻左官則不在限制,可以事從權宜,只要事後向中外府補交一份報告即可。
這些河洛義師本身造血能力幾近於無,如果習慣了沔北方面的物資援助而制定消耗計劃,一旦沔北方面有什麼意外情況耽誤了資助,可能就會引發比較嚴重的後果。
不過這些物資也維持不了太長時間,他們諸路人馬加起來兵力也有萬餘,當然也免不了老弱殘幼,再加上這些義師本身還有家眷親人們,累加起來也有數萬之眾。
洛水方面的人事安排,李泰並沒有干涉太多,但是伊水方面關係到他進退河洛平原,於是他便提出了讓裴寬鎮守孔城、李人傑則南去鎮守魯陽,再加上郭賢在守的襄城,這一片區域之內便又成了荊州總管府所增加的轄區。
常年的戰爭讓他們丁壯銳減,韓擒虎十三歲便狩獵猛虎雖然體現了其人的勇武,但也說明就連這麼大年紀的少年便已經需要參與狩獵生產和戰鬥了。
不過這一方法近年來也越來越受限制,原因就是李泰之前建策霸府推行鹽引法,使得霸府對於河東鹽池資源的掌控越來越系統化,外流漸少。就連裴寬這個河東本地人,因為並不就職本鄉,能夠獲得的食鹽也非常有限。
與之同行的除了之前帶來北上的五千步騎將士之外,還有不少蠻部隨行。
尤其是九曲城,由於守將元景安堅壁清野、重點防守九曲城,將宜陽境內近兩萬守軍幾乎都集中在九曲城中,而自己又沒能熬得過李泰的撩撥、輕率的出城交戰,最終使得九曲城一萬多將士幾乎完全被擒。
他們此行還不是空手而來,為首兩名老年蠻酋還奉上幾顆血淋淋的首級,經由他們介紹,李泰才知道這幾個首級的主人乃是原東魏的北荊州刺史梅季昌等幾人。
李泰對此也有些不好意思,但這個情況也是之前始料未及的,所以這一次還特意為河洛義師們請批了五萬石食鹽的鹽引,作為支持河洛戰場的投入。
人對美好追求的嚮往是抵擋不住的,當這些蠻人們在跟隨李大將軍征戰一番,又聽說沔北優越的生產和生活環境,當即便想要追從前往沔北。他們的鄉土情懷自然談不上厚重,若非這亂世實在太可怕,也不願一直蹲在山野謀生。
告別完畢後,李泰便率領部伍自九曲城出發東去,穿過河洛平原南部抵達伊闕。
除了這些蠻人之外,還有就是數量眾多的北齊俘虜。李泰前在白馬寺一戰便俘虜兩千多名戰俘,柏亭城、河陽城和九曲城又接連有所收穫。
對於這個蠻王梅季昌,李泰是有些印象的,之前奉慕容紹宗之命率領本部蠻兵進擾魯陽關。後來李泰在淮南戰勝慕容紹宗後,這些擾人的蠻部便銷聲匿跡,李泰一時間也無暇兼顧,不想此番率眾歸鎮竟順道收到了這樣一樁禮物。
他倒也很想每年給予這些義師一定的物資援助,但是一來這並不是他的義務,二來救急不救窮。
過了伏流城已經到了臘月下旬,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將近兩萬眾,前進自然緩慢,看這架勢只怕過了年都未必能抵達荊州。年節將近,總管府必然許多人事需要處理,李泰索性脫離大部隊、率領幾百親信輕騎直返穰城。
就在李泰率部離開河洛不久,黃河北岸便傳來消息,北齊安定王賀拔仁正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南來、準備收復河洛。
得知這一消息後,剛剛率部撤回漢關城的韓雄不免暗自慶幸,同時積極修繕關城、加強防務,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北齊大軍。
然而一直到了來年開春,河洛之間才又出現成建制的北齊騎兵活動的軌跡。因為賀拔仁在離開晉陽之後不久便大病一場,於建州停駐月余才又引軍南下。而促使賀拔仁南下的也並非大病痊癒,而是得知原本應該作為其對手的李伯山竟然出現在義陽,並將剛剛抵達淮南不久的清河王高岳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