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南面可汗

  第1223章 南面可汗

  上陽宮今天宴會的主角,乃是在關中擔任質子的突厥南面小可汗攝圖。而之所以要舉辦這一場宴會,就是為了給這位小可汗送行。

  舊年北魏在漠南地區設立諸軍鎮,既是為了防備與進攻柔然,同時也起到了控制漠南的作用。但是隨著六鎮兵變爆發,天下陷入紛亂之中,之後六鎮鮮卑紛紛內遷,漠南地區便完全失控,原本已經極為衰弱的柔然再次死灰復燃,旋即又為後起之秀突厥所取代。

  西魏北齊之間一直互相對峙、互相攻伐,原本北齊國力更加興盛,還曾屢屢進出漠南,與突厥等諸胡部多有交戰。但西魏卻一直到了同治初年、李泰入朝主政之後,才借著陰山大勝的契機開始著手經略漠南地區。

  數年的時間過去了,西魏在漠南、尤其是以河套為中心的陰山地區的經營卓有成效,除了在河套地區的駐軍、屯田、商貿等諸事發展順利之外,陰山南北鐵勒諸部也多來歸附。

  尤其是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突厥烏尊可汗與負責西征的莫賀咄葉護之間爆發了衝突,甚至在郁督軍山汗帳附近交戰一場,使得突厥內部許多矛盾都公開化。

  烏尊可汗如今雖然仍然還是突厥名義上的共主,但其上位經曆本身就不算光彩,以至於許多突厥內部的實力派都不屑承認這個由西魏扶植上位的可汗。

  莫賀咄葉護則是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的弟弟,突厥汗國建立之初便率部西征。相對於突厥本部在陰山遭遇大敗、就連可汗都被收斬,莫賀咄葉護所率領的西征軍則一路高歌猛進,擊敗並降服了西域諸多勢力,以至於本身的實力還反超了突厥本部。

  如此一來,莫賀咄葉護自然也想加強自身在突厥本部中的話語權,與烏尊可汗之間多有明爭暗鬥。

  當然西魏在這過程當中也稱不上純良無辜,儘管眼下西魏的影響力尚未擴散到西域地區,但也能夠通過其他各方面的手段給突厥兩部之間上眼藥。

  隨著突厥內部變得越發不穩,陰山附近的敕勒人便紛紛向南依附西魏。西魏在河套地區雖有屯田駐軍、並作城傍編制,但是這些漢地與鮮卑制的管理經驗還是不能有效的控制住越來越多的內附胡部。

  再加上李泰也想給眼下的突厥形勢再添上一把火,於是這個在長安做了幾年冷板凳的小可汗攝圖便被拎了出來,李泰準備將之派往陰山建立南面汗帳,組建起突厥除了眼下針鋒相對的東西兩方之外的第三方勢力。

  攝圖入國之時還只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如今已經是年近三十,也變得穩重起來且深諳漢禮,在這宴席中親自起身高歌作舞,然後深拜於李泰座前,一臉恭敬的說道:「臣本化外小胡,因受大王垂憐收養國中,無寸功以報大王,卻頻受大王恩賜獎賞,今將受遣奔赴北疆,必為大王誓守疆土,使我國境固若金湯!」

  「可汗有此真心,讓人欣慰!盼你能不負此盟誓,使我兩國世好永安!」

  李泰聽著這小可汗的動情表態,口中笑語說道。

  這小可汗攝圖便是突厥歷史上的沙缽略可汗,在北齊覆滅之後的周隋之交,沒少夥同北齊殘餘勢力向南寇掠,後來又因突厥內部矛盾重重,東西可汗的正式分裂正是其人在位時期發生,因其勢力由盛轉衰,這沙缽略可汗不得不將汗帳轉移到漠南來依附隋朝。

  所以眼下這個攝圖無論說什麼,李泰也只是聽聽而已,唯一的收穫無非是心理上獲得一點滿足感。且不說眼下這個攝圖還不是真正的突厥可汗,當年烏尊可汗向他表忠心的時候言辭更加懇切,也不耽誤那老小子轉頭去給齊主高演當老丈人。與突厥之間歸根到底,還是得拳頭說話。

  今日列席的還有李泰的妾室雪姬,這突厥的公主與即將遠行的攝圖正是嫡親的兄妹,所以今日也列席送行。入國數年,這女子同樣也多受漢化的教育,不再像最初那樣連基本的交流都成問題,除了樣貌上還保留著明顯的異域特徵,言行舉止都與漢地女子無異。

  眼下這女子望著即將分別的兄長,也板起臉來沉聲說道:「阿兄今將北行,大王多有饋贈,我別無所給,唯一番良言相寄。希望阿兄謹記這些年在國中深受款待的日月,歸後也不要有失恭敬。

  漠北雖然族類眾多,但那都不是我兄妹真正的依靠,今可汗雖然也是血脈相連的親人,但卻生性刻薄。咱們父汗去世之後,族人多有相棄,我兄妹被接連送出國門,雖然也因此幸得大王庇護,但察可汗用心也絕對難稱純良。我今恭處國中侍奉大王,為兄邀乞榮寵,兄自居外也要謹記不可辜負了大王這一番榮寵!」

  如今兄妹倆都是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攝圖也不好說這妹子當真女生外向,同時也不得不承認自家妹子所言確有道理。

  真要按照漢人的嫡嗣傳承而言,他才是突厥阿史那家真正的嫡長,結果如今卻被放任於外,不要說突厥內部的權柄難以染指,只怕就連父母留給他的部眾都已經被瓜分殆盡了。

  雖然當年他入魏為質是有唐王要求的緣故,但之後烏尊可汗又將他的妹妹送來此處,並且這麼多年都沒向魏朝表示更換人質之類的事宜,可見烏尊可汗是不怎麼樂見他們這一脈人員在國中存在感太強烈。

  所以攝圖心內也很清楚,他此番奔赴陰山,能不能夠立足下來並且做出一番作為,還是要看唐王對他的支持力度有多大。能夠立足下來,他才是實至名歸的南面可汗,如若不然,那也只是一個可憐的喪家之犬罷了!

  一番歡宴之後,到了第二天,李泰便安排三千名精銳府兵護送攝圖一行往陰山而去,統合那裡的諸胡部與城傍力量,組建起突厥的第三支分裂力量。

  在有關突厥的事情處理完畢之後,李泰便又開始專心處理霸府軍政事務。入秋之後,有關府兵大閱的事情又被擺在了案頭。之前幾年以休養為主,大閱規模都不算大,因此今年府員們便討論是不是要再次擴大一下大閱的規模。

  李泰對此卻另有盤算,今年他並不打算再舉行大閱,而是想要進行別的軍事行動。經過這兩年的休養生息,西魏的國力也恢復過來,尤其是諸類物資的儲備又恢復到了極為可觀的程度,已經可以支持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了。

  同摩拳擦掌、誓要報仇雪恨的北齊君臣差不多,西魏方面同樣也並不滿足於過往所達成的成果,大將謀士們連年來多有獻計,想要一舉消滅北齊、統一北方。

  因為有著歷史上北周滅齊的路線作為參考,所以對於滅齊一事,李泰心中較之時流群眾也有著更加篤定的想法。

  眼下看起來西魏對於北齊是多方面都有所侵入和壓制,但事實上的核心命門還只在於晉陽。尤其如果想要速戰速決、一戰定勢的話,那麼攻取晉陽更是絕對的不二之選。

  不過速戰速決也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尤其當下西魏與北齊之間的形勢並不像歷史上的北周、北齊那般還保持著勢均力敵的狀態,眼下的西魏在各個方面都顯露出絕對的優勢,只憑國力平推過去,只要不犯什麼嚴重的戰術錯誤,滅齊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隨著北齊與突厥之間互動密切起來,突厥的存在就給滅齊一事平添了許多變數。一旦雙方戰事膠著、變得拉鋸起來,無疑就給了突厥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李泰選擇打出南面小可汗攝圖這一張牌,自然就是為的牽制突厥,但具體效果如何,也不能保證。

  所謂三年之耕則有一年之食,舊年那一場戰爭打得雙方都是精疲力盡、亟待休養,從之前和談停戰至今又已經到了第三個年頭,雙方各自元氣也都有所恢復,自然也就到了該要動一動的時候。

  只是該要怎麼動、又要動哪裡,西魏這裡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就像剛才所說的是緩是急便各有擁躉,也各自都有充足的理由。

  李泰自然是不想再等了,可是急也要有急的策略。眼下的北齊實力仍然頗為可觀,尤其上層決策層也不乏明智之人,像北周武帝滅齊那樣刮獎的情景是不用指望了,北齊後主高緯那樣的腦癱簡直天下少有。

  所以一旦上升到滅國戰的程度,就必須要考慮到要如何承受北齊垂死反撲所帶來的壓力和傷害,這也是李泰眼下仍然還未成定計的原因之一。

  他需要儘可能多的解決掉北齊的有生力量和有能力組織殘部繼續抗爭的人,尤其需要避免河北等地陷入到常年的鬧亂之中、遲遲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正當李泰還在對於作戰計劃遲疑難決的時候,來自淮南方面遭受北齊侵擾的情況便奏入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