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商原大學
營建新都的人事框架搭建起來,可以圍繞這個項目自主運轉起來之後,李泰便也不再繼續留在長安盯守,只是著令相關人員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向自己匯報項目進度,然後他便再次返回了同州上陽宮。
這一次,盧柔等一些久在朝中之人也一起來到了霸府,除了在霸府之中擔任文翰工作之外,盧柔此番來到同州還身擔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負責李泰兒子的教育。
去年李泰便以兒子啟蒙作為理由、與北齊的使者進行感情交流的契機,但其實他兒子李晉去年還沒有正式接受啟蒙教育。
此番李泰前往長安,本來是打算把兒子安排在龍原學館中進學,但想到這小子年齡畢竟還太小,離家太早固然能夠養成一定的獨立性格,但眼下還遠不足以獨立處理複雜的人事關係,對於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接近還是做不到分辨甄別,於是便決定還是先放在身邊幾年。
回到霸府之後,他先帶著兒子來到了商原別業,自然是受到了一眾鄉鄰的熱情歡迎。如今的商原風物景象繁榮如故,但在李泰發展初期所建立的榨油、制墨、冶鑄等工坊陸續搬離了這裡,轉而興起果蔬精培、精油調製等等對於環境和人工壓力都更小的行業。
如今的商原百姓所擁有的人事資源絕不止鄉里所見,鄉里子弟們早已經在唐王的率領下分布於天南海北,安居樂耕者或在本鄉、或在陝北山南等地擴地成莊,生活殷實富足。喜歡讀書治學者或在商原莊上接受初級的教育,然後便負笈遊學於四方,長安、襄陽等地全都可見這些學子足跡。
壯志立功者那就更不用多說了,商原子弟早已經成了關中府兵的中堅力量,勛著於朝、名傳鄉里。或仕或商,各自也都活躍得很。
李泰雖然日常便居住在不遠處的上陽宮,但因平時公務繁忙,再加上如今出入侍衛警蹕的衛隊規模不小,頻頻出入鄉里多有不便、難免會驚擾到鄉居百姓,所以也不怎麼頻繁往來商原。
此番重回鄉里,趁著兒子日漸曉事,他便帶著兒子遊走在鄉間,一邊向其講述自己當年只帶幾十隨從入鄉立足治業、智斗鄉豪等事跡。
這倒不是為了通過自己的事跡來對兒子進行憶苦思甜的教育,而是單純的顯擺。這小子年齡還不大,跟他講什麼軍國大事、爭霸天下,憑其閱歷和知識還無法理解,可是鄉里風物歷歷在目、鄉情熱切真實可感,那就好理解得多了。
果然江陵樂在跟隨老子於鄉里逛了一圈之後,望向他耶的眼神中加倍的崇拜,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才明白原來自己父親遠比自己想像中還要更加的偉岸!
李泰回到商原當然不只是為了培養迷弟收割情緒價值,他是打算繼續將兒子放在鄉里接受啟蒙教育。
商原的學堂從很早便建立起來,最開始是用來教育莊人子弟和若干鳳等寄養在此處的小子們,這麼多年一直持續下來,主要是由李渚生等留守鄉里的家人們管理。
李泰雖然邀請表哥盧柔來做兒子的啟蒙老師,但其實他並不怎麼希望兒子只接受經書禮義那一套的教育,幼年到少年時期,正是一個人好奇心最旺盛、接受能力最強的一個年紀,在這一個年紀里形成什麼觀念、養成什麼習慣,往往都能影響人的一生。
相較當世那些飽學鴻儒,李泰在學術上確實有點不學無術,但是講到少兒啟蒙等初階教育,那也是很有經驗的,畢竟有若干鳳、李雅和柳昂等小子練手。這幾個小子學業如何暫且不論,但無論性格還是上進心都是在及格線以上的,這也讓李泰對自家兒女的教育比較有信心。
如今的商原學堂規模更勝往昔,多有鄉人主動捐輸物料擴建學堂,使得這學堂成為如今商原上規模最大、最為氣派的建築,當然李泰家的商原莊也因此被侵占大半。若非破野頭當年量地的時候多走了一段距離,如今莊地怕是都要不夠了。
如果說長安的龍原學館因為有著時流薈萃、藏書眾多,傳統學術氛圍比較濃厚,那麼商原學堂則就顯得比較野路子了。
李泰當年在鄉里通過改善各種工藝和工具所營造起來的新產業,給鄉人們所帶來的衝擊可謂是無與倫比。而關中作為多年的文化荒漠,倒也沒有太濃厚的重經輕術的風氣,實用主義比較流行,既然是有確實的利益可行,那就大大值得研究。
這麼多年李泰對商原學堂都乏關注,此番返回一瞧,發現學堂中所教授的知識和技能要比他有意引導的龍原學館還要更豐富,教育模式的發展也要更前衛。
進入學堂之中,便有一排板壁,上面張貼著學堂教授的科目與課時安排,李泰一番瀏覽下來,發現單單科目分類便足有二十多種,除了基礎的掃盲識字和比較正規的詩書教育之外,後面畫風就逐漸變得不正常起來。
《幾何初步》……鄉人們還挺念舊,居然還保留下來我早年編寫的教材,但也因此保持了科學求知的精神啊。
李泰心中默默感嘆著,看到後邊的《九章算術李子注》《算經百解》等等當年給若干鳳他們編的教材仍然當作如今學堂的初階和進階教材,心裡自是美滋滋的。
但是接下來,勘水?哦,原來就是找水,渠盟資助用來教習研究找水打井技巧,用來培養打井技術人才的。那相應的版築、陶埏之類,都是土木老哥們茁壯成長的搖籃了。
看到這些因為行業發展、經驗總結從而誕生出來的技術學科,李泰當真是感覺很高興,但還是稍顯矜持的抬手指著這些學科說道:「這些雜計也能成學,當真有人來學不成?」
學堂中其他人聽到這話,多少心裡有點犯嘀咕,擔心唐王因為他們治學風格猥雜而心生不悅,但同行的李渚生乃是跟隨李泰一同入關的老人,自然清楚自家郎主是個什麼尿性,真要心存不滿便不會是此態度了。
於是他便說道:「鄉人雖然尚經重禮,但即便勞神費力的精研細學,不得時運通濟,未必得用。但此諸類雜學多涉時務,鄉人疾困俱於其中,學成一計足以傍身,不只鄉親都要虛心求教,就連官府都會備禮訪問。」
說話間,他便讓人回到學堂辦公室取來厚厚的一摞拜帖呈送李泰面前,李泰略作翻看,發現多是關內郡縣在職官員們所發來,而內容絕大部分都是指定希望學堂介紹具有某些技能的學員前往擔任屬吏。
諸如找水打井,本身就是一項深惠鄉里民生的事情,尤其是如今關中括戶均田加上軍府授田,各地官府、軍府全都有著非常沉重的墾荒勸耕任務。
但水資源不能平均分配,往往就會阻撓這些勸農政令的推行。大家在分田地時自然都希望能夠分到瀕臨河曲水域的良田,畢竟一旦落腳便是祖祖輩輩繁衍於斯,當然不能馬虎。
霸府上層只關心地方政績如何,但是地方行政具體執行、如何解決問題,則就不會細緻追究,總不能霸府派遣使者或軍隊到田間地頭去協調、鎮壓那些爭地搶水的鄉里糾紛。
所以具體的事務執行,當然就需要地方官府自己想辦法。而今地方官員在人事上還享有不小的自主權,一般除了掌印主官與主要上佐由霸府任命,其餘府佐皆由長官徵辟和鄉里舉薦。
要解決這些具體存在的問題,那就需要擁有具體技能的人才。而整個關中擁有相關技能培訓的,唯有商原學堂。學堂中土木老哥學有所成,便被闢為郡縣主吏,帶著衙役們尋訪山野、勘測打穴的尋找水源,以此來解決鄉情糾紛,擴大墾荒規模。
對於這一情況,李泰也有所聞,但卻並不如在學堂中所了解的這樣詳細。而在聽完李渚生等人的講解之後,他便忍不住大笑起來:「誰雲庶藝低賤?生人在世,衣食必須,若連這些都做不好,縱然握符執憲,必也覆亡不遠!這些州郡長官別出心裁、因需辟士,也算是精明練達、長於世務。」
商原學堂的教育是內容大於形式,所面向的也主要是渴望擁有一技之長、希望能夠養家餬口的鄉人黎庶,而非長安公私學館中那些功臣或名門之後,所以也註定了他們要更加務實,什麼有需求那就學什麼。
而在少了李泰的直接干涉之後,在之前鄉土建設當中深有受益的商原鄉人們同樣也意識到技能和教育的重要性,難得出現了商原學堂這樣一個專門教習庶藝的地方,於是也都認真的呵護其成長與發展,希望其能繼續造福子孫後世,於是便有了如今商原學堂的規模和局面。
不過商原學堂給李泰帶來的驚喜還不只有這些,很快他便被學堂北側幾座冒著煙的土爐吸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