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人各有志

  第1013章 人各有志

  想要形成嚴明的紀律,並非朝夕之功。⑥⑨ⓢⓗⓤⓧ   .⃝ⓒⓞⓜ而這些出身權貴之家的三衛兒郎們又比普通的兵卒更加的驕悍難馴,便越發需要周全的管教。

  李泰將這些親戚子弟和名臣大將們的後代們召集起來,自然不是奔著往廢了養的。畢竟不出意外的話,未來朝廷的中堅力量便出自這些人。

  今次這一場鬥毆,無論直接原因是什麼,歸根到底都是閒出來的毛病。每天都有充足的伙食供給著,卻又沒有繁忙的征戍任務去消耗他們多餘的體力,那可不就得跟個小鬥雞一樣瞅啥都不順眼?

  李泰在想了想之後,並沒有直接下令懲罰這些參與鬥毆之人,而是安排給他們一項任務。讓他們各自歸營準備自己的行李和補給,然後離營出發前往洛水上游的澄城防,不限制他們任何的路線,但是必須要在三天時間內抵達澄城防。

  與此同時,其他沒有參與鬥毆的三衛兒郎們則組結成隊,在兩地之間截捕這些人。這些鬥毆者們如果能夠突破這些追捕堵截,並且有超過半數在限定時間內抵達澄城防便可免於懲罰,換由那些堵截失敗的受罰。如若其他人能夠堵截成功,那麼便獎勵一個月的考核優等。

  既然他們這麼好鬥,那就讓他們斗個痛快,只困在校場上還有些不過癮,乾脆趕到外邊去拉練一場。

  從上陽宮到澄城防路程約有一百五十多里,路程之類的地形也並不複雜,大體處於關中平原的北部邊緣,雖然有一些丘陵溝壑,但對這些又菜又愛玩的小子們也並不算太大的困難,只要用心都能應付。

  諸少徒們本來還以為怕是免不了要遭受一番處罰了,結果卻沒想到居然是這麼有趣味性的遊戲,一時間也都忍不住笑逐顏開,連連拍著胸口保證一定會努力表現,絕不讓唐公失望。

  李泰倒是談不上什麼失望不失望,反正到最後既讓這些小鬥雞們宣洩了一通精力,也一定會處罰一批。

  參加鬥毆的約有一百五十多人,諸如崔弘度之流在三衛兒郎當中都屬於比較活潑好動的一類。

  至於那些沒有參加鬥毆所組成的攔截隊伍,則是本著自願的原則,願意參加那就參加,不願意參加那就正常的直宿並接受月底的考核。不過因為摸不准月底考核究竟有多難,大部分的三衛兒郎還是選擇參加,畢竟贏了就能免一個月的考核,而且他們也的確有些靜極思動了。

  到最後扣除仍需留直宿衛的人員,參加攔截的便有六百人左右,與需要突圍的基本成四比一的比例。看似數量上還有一些對比懸殊,但是因為攔截隊伍需要安排在長達一百五十多里的路程中,並且還不能直接堵在澄城防城外,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為了讓這拉練比斗更加公平和有趣味性,這雙方甚至還各自派出代表討論拉練中的細節,比如對交通工具、作戰武器、攔截方式等等各方面的限制。

  隨著陣營劃定、規矩立定,雙方便各自開始內部的討論,原本彼此鬥毆的一群小子也不得不捐棄前嫌,成為並肩作戰的戰友。只是在商討行進方案和路線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會有分歧。

  按照崔弘度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來說,那也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帶足了甲械器杖和糧食補給那就一路沖就是了。

  但這提議一講出來,頓時便遭到了高熲等頭腦清晰之人的反對:「自上陽宮北去澄城防,哪怕只循近途,也需一百五十餘里,稍有轉折怕就要遠出兩百里外。甲械食料,人攜幾多?日行數十里,還有力戰鬥?怕是敵師未作擾阻,我等已經先潰於途中了!」

  崔弘度等人看了幾眼背著氈包仍在校場罰跑那幾個傢伙已經是累得大汗淋漓、舌頭伸的狗一樣長,也都識趣的認可了高熲的看法,本就與高熲比較熟悉且頗為欽佩的獨孤楷更是表態說道:「昭玄你機敏強記、足智多謀,我是信得過你,願意聽你安排!」

  其他人縱然是有別的想法,但見到最能打的幾個都已經表態支持高熲了,也都不再多說什麼,聽憑高熲給他們進行編隊、並攜帶不同的物資器械,還有分配不同的路線和任務。

  至於另一方負責攔截的,人數雖然更多,但是不同的意見也多,反而不能湊在一起達成一個共識,只是分成不同的小群體各自商討。不過他們只要負責攔截住足夠的人就算勝利了,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案,只要執行到位且有效果就可以,倒也不需要完全湊在一起。

  李泰見到楊堅等十幾人也湊在一起商討方案,於是便走上前笑語問道:「準備何處設阻攔截?」

  見到唐公走來,這十幾名三衛郎便停止了討論,韋孝寬的外孫皇甫績便先開口道:「稟唐公,仆等員數不多,若設阻前半程,敵氣勢正銳,必然難功。所以仆便建言不如設阻後半程,待敵力疲勢弱、沿途減員之後,略加阻止,便難再進,只不過……」

  皇甫績話音未落,楊堅便先沉聲說道:「皇甫績論以兵法,而今斗戲實非生死之戰,敵勢若窮則潰於半道,但若能抵於後途,則必數眾仍然過半,必然鬥志愈堅,難能為阻。唯半途擾之,敵有勞頓之疾、無堅持之心,才可易為擒阻。」

  李泰聽到這不同的意見,看來他們還沒有達成共識,於是便也不多做評價。其實面對一件事情,很多思路哪怕截然相反,也未必就是錯,重要的還是在執行階段,執行如果不到位,再好的思路方法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如何執行力足夠高的話,那麼也大可以諸計並施,並不需要一意孤行。

  待到唐公走開之後,楊堅這個小團伙便又商討一番,在鄭譯等幾人的支持之下,大家才一致決定聽從楊堅的方案。

  但是他們這裡好不容易達成統一意見,楊堅之弟楊整看到別人隊伍人數頗多,而自己這裡人數卻比較少,於是便皺眉道:「計略再好,沒有人力去實施,那也難為良策。我還是與別隊行動,兄等自便吧!」

  說完這話後,楊整便徑直往別的隊伍走去加入進去,而隨著他的離隊,又有幾人也脫離了這個小隊轉去了別的隊伍。

  楊堅好不容易說服小隊伍達成統一,結果轉頭卻被自家兄弟給拋棄了,心中自是有些氣惱。

  但他性格本來就深沉穩重,頗有幾分喜怒不形於色的靜氣,對此也並未多說什麼,只是看著人員更少的小隊伍,轉又開口說道:「我等既然難以角力設阻,不如轉作驅車押送輜重。諸路士伍必然輕裝爭行,咱們駕車徐行,待到後路以糧換俘,也不謂無功!」

  隨著各支隊伍陸續出發,李泰便也在二營親兵們拱從之下策馬離開上陽宮,先一步奔赴澄城防而去。單純三衛這一場拉練,倒是不值得他特意的離開上陽宮一次,此番北行則是為了重點巡察一下西河郡等陝北屯田地區。

  年初的時候他雖然也北行經過陝北,但那時主要是為了出擊駐兵河套的突厥大軍,對於陝北諸事未暇細察。此番北行將陝北各地發展情況詳細察望一番,主要是了解一下他之前所諫行的開中法與鹽引法的施行情況,從而對河東人事的調整稍作準備。

  並且在今年秋收結束之後,李泰也要通過評估關內諸州驃騎府的運行效果來考慮一下是否要繼續擴大府兵授田的範圍。而陝北作為他起家之地,也一直都有影響力存留彼境,如果要繼續擴大授田規模,那麼這裡無疑就會是下一個選擇。

  原本此行他是準備放在秋收之後,但眼下正好有閒,順便盯著這群三衛小子們,不妨先巡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