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死了,他以一己之力讓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明太祖很好的達成了他的目的,而胡惟庸也光榮的成為了史上最後一任丞相,至此權力全集中於明太祖一人之手,他想幹嘛就幹嘛,再沒人能約束了。】
【就這樣,胡惟庸案拉開了明太祖屠戮功臣的序幕,老朱的屠刀一旦拿起,就再也沒能放下。】
這年頭做官太危險了,要不還是請辭吧!
這是洪武朝眾官員的心聲,自打天幕談起洪武大屠殺,說起胡惟庸案,他們就覺得自己就是下一隻待宰的羔羊。
【狡兔死良狗烹的事歷來皆有,然老朱殺的功臣絕對是多的槓槓的,就胡惟庸一案,被牽連誅殺的功臣就有不少,還有後邊的藍玉案又殺了一波。】
天幕,你能細說一下那些功臣都有誰嘛!他們也好逃命。
洪武朝人心惶惶,一個個的在心裡嘀咕。
被曝光的藍玉:「是說我嗎?我最後也死了?」
【藍玉案,安安放後邊說,我們按時間順序下去,接著說說空印案,這也是一場空前浩大的屠殺,老朱一口氣殺了四萬餘人。】
【什麼是空印?就是在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需要用時再填寫上具體內容。說白了就是無字公文。】
還沒經歷過空印案的官員們徹底慌了,這就是他們慣做的手法,他們最後都被殺了嗎?
【說起空印案,就不得不說說明初的財政制度,按照規定,每年各布政司、府、縣都要向戶部呈送錢糧及財政收支、稅款帳目。戶部與各布政司、府、縣的數字須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結項。如果有一項不符,整個帳冊便要被駁回,重新填報,重新蓋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這政策聽起來很合理啊!財政收支可不就得一致嘛!可放在當時的環境下又有些不太一樣,當時的政治中心在南京,全國各地的官員要往上呈送錢糧,路途遙遠,在這其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損耗,那麼不就出現了實物與帳冊不符的情況了嘛!而按照朝廷的規定,這就要打回重報了,官員們覺得這太耽誤時間啊,於是便有了空頭文案的做法,先把糧食送來,然後核對填報數據,戶部官員對此也習以為常,這儼然成為了官員們默認的「潛規則」,可明太祖不知道啊!於是,空印案爆發了。】
還沒有經歷過空印案的朱元璋暴怒,只覺那些官員欺上瞞下,貪污舞弊,當即便要下令徹查,但被馬皇后攔了下來,「重八,且聽天幕說。」
朱元璋這才抑制住了騰騰的殺意,可他的心卻是再也靜不下來了。
【要知道,咱明太祖農民出身,小時候受盡了貪官污吏的苦,也因此生平最恨那些剝削民脂民膏的貪官污吏,他發現空印事件後,那叫一個暴怒,他認為空印給貪污打開了方便之門,於是乎他立刻舉起了他手中的屠刀。】
「咱生平最恨貪官了,不知道便罷矣,知道了一個也沒想跑。」空印案的暴露,已然讓朱元璋怒極,要不是他還要聽天幕說,他現在就想誅殺了那批官員。
【明太祖下令主印官員處死,其牽連者數以及萬,無疑官員們蓋空白章這一行為是不對的,明太祖的懲治合情合理。這點,安安無從辯駁,但是細看空印案,安安又覺得明太祖合法不合情了,無疑這樣的空白章其中會出現假帳、虛帳、貪污等等,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桿子人吧!這其中貪官必然有,但是清廉之官也未必沒有啊!因事而殺,可也要因人而異吧!就因為這個空白文書,讓數以萬計的人喪命,實在是有點不把人命當回事了。】
【當然這只是安安的淺見,老祖宗們會覺得是婦人之仁,或許明太祖也知道這條財政制度的弊端,他恨得是欺上瞞下,他怕的是官員們聯手欺騙於他,再加之他對腐敗的痛恨,這些都讓他毫不猶豫的大開殺戒。但是安安真的覺得沒必要,依法治國的方針是對的,然法律應該只懲治該懲治的人,又何必讓無辜者為此送命呢!】
天幕這話,朱元璋可就不贊同了,他十分痛恨這樣的行為,他若不殺,何以止貪腐之風?貪一個,殺一個,直到殺光為止,他就是那種寧可錯殺,也絕不放過的人。
對此,馬皇后有著不同的理解,她覺得天幕說的對,朝廷的法律得遵守,但是凡事也得論論,不該因一事否決了所有人,這數以萬計的人有多少是無辜之人啊!
馬皇后的善心讓她心有不忍,但是她太了解她的男人了,這事還得徐徐圖之。
【若說空印案存在著冤屈,那麼接下來的郭恆案便是毫無疑問的貪污案了。這事發生在洪武十八年,事情的起因是明太祖懷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與提刑按察使司趙全德偕同戶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下令徹查。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可不得了了,郭恆等人可謂是劣跡斑斑,不但私吞太平府、鎮江府等的賦稅,且在徵收賦稅時,巧立各種名目徵收額外的賦稅,還私吞了浙西上繳的秋糧。郭恆等人總共貪污了兩千四百多萬石糧食,這可把明太祖氣壞了。】
別說已經發生了這樣的事,就是現在還沒發生這案,朱元璋聽著就很氣,李彧、趙全德、郭桓,他記住了,他這就讓人查查這幾個貨。
而李彧、趙全德、郭桓瑟瑟發抖,收拾著包裹,就想著逃跑,要是被逮住,焉能有活路?
【之前安安就說過老朱生平最恨貪官污吏,一個空印案,還沒實打實的證據,就讓他殺了個底朝天,這種實實在在的證據擺在面前,他焉有不殺之理?】
哼!貪官就得殺!朱元璋冷哼一聲,當年他的父母就是因為官員的貪墨賑災糧才活活餓死的,所以只要他在位一天,對於貪官絕不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