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宣宗,我們說說他的老爸明仁宗朱高熾,對於這位,我們現在大多數人對於他的印象就是除了在監國還是在監國,然後當了一輩子太子,普一上位還沒過把癮呢,就猝然而逝了。可就是這樣在位僅僅只有十個月的皇帝,卻被後人冠上了「仁」的稱號。】
【「仁」,寬厚、仁慈、通情達理、行惠施利,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仁宗」可謂是屈指可數,而被冠於「仁宗」之名的皇帝無不仁善寬厚,比如宋仁宗,稱不上其能力有多強,但是他絕對是一個大大的好人,哪怕是幾千年的歷史下來,安安也覺得宋仁宗是史上最寬容仁厚的皇帝,沒有之一,當然本期不談他,等安安有空說到卑躬屈膝的弱宋,以及那些不堪回首痛苦難當的屈辱史的時候,再詳談宋仁宗此人。】
宋朝,趙匡胤皺眉,天幕的每一個字他都聽得懂,可是連起來他怎麼就那麼不懂呢?
「仁宗」當是個好皇帝啊!他該為自己有這樣的後代而開心呀!
可是天幕為什麼又說是「弱宋」,他宋朝很弱嗎?
還有卑躬屈膝?屈辱史?什麼鬼?他大宋後面到底怎麼了?天幕為什麼要用這種不屑的嘲諷語氣來說他們宋朝?
宋仁宗位面,被點名的宋仁宗表情卻是有那麼幾分難以言表。
弱宋?後世就是這麼形容他們大宋的嗎?
所謂的屈辱史又是什麼?不會是指與遼國、西夏等的和談吧!
【還有我們明仁宗,他雖然在位僅十個月,可做的實事那是真的不少,比如取消一批重大計劃和在建工程;終止朝廷無限制徵用金銀、木材等商品;頒布詔令讓在永樂年間為逃避過於沉重田賦、勞役而流亡各地的百姓重返故里,免除他們所欠的所有稅款,並給予今後兩年免徵田賦、勞役的政策,此外他還平反了不少冤案,為他兒子後來的盛世打下了基礎。】
【當然五千年的歷史,不可能只有這兩位「仁宗」,只是他們兩位特別有名罷了!】
仁宗!看來他的選擇並沒有錯!
永樂年間,從聽到朱瞻基的荒唐事後一直鐵青著臉色的朱棣此刻總算是好了幾分,甚至嘴角還有了幾分笑意。
他知道他這些年連年征戰,造成了很多弊病,百姓也當是困苦不堪,新上位的皇帝必定得是個仁慈之君,所以他再三思考,所以他再是喜歡老二,也沒有撤了老大的太子之位,他清楚的知道只有老大上台才會使他大明蒸蒸日上,而老二太像他了,一樣的好征伐,而太平盛世實在不需要這種勇武之君。
如今看來老大是真的做的不錯!
【明仁宗的政績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所以他當得起一個「仁」字,而安安細翻明仁宗的生平,發現朱高熾這個小胖墩也是挺有意思的,接下來就讓安安帶老祖宗們一起來看看明仁宗的一生吧!】
天幕貼心的給了一個小胖墩的卡通圖片,肥嘟嘟的身子,小嘴巴一撅一張,一口吞掉了一個蛋糕,嘴角邊還帶了點屑屑,極其的形象而又可愛,看的眾朝眾人無不捧腹大笑。
當然作為當事人的朱高熾是不太開心的,他是胖了那麼一丁點,至於天幕如此取笑於他麼?
【朱高熾名為太子,可實際上就是常務副皇帝,他老爸朱棣就是他的征北大將軍,永樂盛世他才是真正的締造者啊!】
僅一句話,朱棣微笑的唇角凝滯了,雖然他不懂常務什麼意思,但是他略微猜一下是說他不是皇帝,他兒子才是皇帝,他只是他兒子的一個將軍,所謂的永樂盛世也跟他沒關係,那是他兒子創造的。
雖然這顯得他兒子很有本事,雖然打仗才是他最拿手的,但是……也不能抹殺他所有吧!他不是只會打仗的武夫好嘛!治國也行的好嘛!
【當然這是我們後世開玩笑的,這就是一個段子,永樂帝就不要生氣了。】
蘇安安趕忙給個甜棗,對此永樂帝朱棣抽了抽嘴角,他表示不生氣,他早知道這後世之人說起話來毫無顧忌,什麼都能說,什麼都敢說。
【永樂帝大概也不會生氣吧!安安就繼續說了。】
【洪熙小胖朱高熾的童年可以說是無憂無慮的,結果突然之間老爹反了,無奈之下,小胖被迫拿起了武器,開始守衛北平,守著守著朱高熾抬眼一看,大明戰神李景隆來了,李景隆猛烈的一陣敲門,「小胖,快開門!別躲在裡面,我知道你在家!」】
永樂年間,朱高熾對莫名得來的外號分外糾結,他是胖了點,但是「洪熙小胖」這稱號就不必了吧!
不過他心寬體胖,很快又被天幕吸引住了,瞬間把這個拋諸腦後了。
【然而,咱們大明戰神把手都敲紅了也不見門開,對此咱們洪熙小胖表示我就不開門就不開門,你能拿我怎麼著!甚至還時不時的製造點破壞,論不講武德,咱也是在行的。】
【面對這個小胖子時不時的騙一下,偷一下,李景隆沒轍啊!打麼打不下,最後只能一溜煙的跑回南京去了,準備跟他的好兄弟朱棣對暗號,投降去了。】
建文年間,原本暗自得意於大明戰神這個稱號的李景隆瞬間僵硬了。
啥?我不是大明戰神嗎?我怎麼投降了?
同時得意於他朝中出了一名戰神的建文帝嘴邊的笑容同樣凝固了,李景隆竟然投降了?
隨即,建文帝又有些懊惱,他在期盼什麼!他早該知道了不是麼?他的叔叔篡位成功了!不然後面又怎會是他的孫兒當皇帝呢!
洪武年間,朱元璋一屁股踹在了朱棣的屁股上,「還說沒造反?這就是你沒造反的證據麼!」
朱棣一邊捂著屁股一邊躲避,「爹呀,我冤枉啊!我真不知道什麼情況啊!」
此刻的朱棣深覺自個倒霉,甚至憋屈,他為什麼要為未來的他背鍋啊!
「爹啊!你息怒!事出必有因,且看天幕怎麼說。」朱標在一旁不停的勸道。
「管他因不因的,咱先打了再說。」朱元璋隨聲應道,拿著鞋拔子繼續追逐朱棣。
其他兄弟則樂的在一旁看笑話,不得不說此刻的洪武朝那叫一個熱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