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接著說說六邊形戰士吧!老祖宗們可以理解為全能的意思吧!就是在各個領域內都十分出色的人。朱瞻基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學識和文采很好,甚至在書畫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其上位後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那皆是一流。】
【在政治上,他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提升內閣地位,任用"三楊"、蹇義、夏原吉等,清革前弊,整頓統治機構,實行精簡和裁冗措施,以振朝風;教導宦官讀書參政。在經濟上,實行休養生息,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對外上,進行第七次鄭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節省了大批人力財力,也利於交趾與我朝的交往。 他上位後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社會經濟空前的發展,他與其父明仁宗統治時期合稱為"仁宣之治"。①】
【朱瞻基的功績,安安就簡單的說完了,不過多敘述了,我們接下來主要還是來聊一聊發生在朱瞻基身上的一些小故事吧!】
呃!天幕,你能說說「好聖孫,只旺三代」的事麼,他們更想聽這個。
無論是洪武年間的朱元璋,還是永樂年間的朱棣,對於天幕的打岔皆有些不滿,但是對於天幕的行事,他們也無可奈何,只能耐下性子來聽。
【朱瞻基從一生下便是帶著光環的,第一則小故事就發生在他出生的時候,據說啊朱瞻基剛出生的那個晚上,他的爺爺,也就是咱們的永樂帝朱棣做了個夢,夢見自己的父親,也就是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
【大圭是什麼啊?在古代,那就是權力的象徵啊!這意味著什麼,可想而知!且咱們朱棣還夢見自個的父親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等朱棣醒來,自是覺得這段夢境很是吉祥,而這時候,朱瞻基出生了,朱棣如何會不歡喜,當即覺得這段夢境將會印證在他的孫兒身上,對這個剛出生的孫子那是越看越喜歡啊!】
哼!他才不會託夢給老四呢!要託夢也是託夢給標兒!
洪武年間,兒子再多唯有朱標才是他心頭肉的朱元璋一聲冷哼,憤憤表示。
啊!他早年有過這麼一個夢嗎?
永樂年間,朱棣摸摸腦袋,努力回憶,他是很喜歡瞻基這個孫兒,可是他也確認他沒有做過這個夢啊!
【眾所周知,朱棣對他的父親朱元璋那是又怕又愛,他一生都在努力致力於自身帝位的正統,而這件事據說也成為了朱棣決定靖難起兵的關鍵性原因。】
哼!造反就是造反,別找這種冠冕堂皇的藉口,咱不會承認你是正統的。
洪武年間,朱元璋又是一聲冷哼,對於朱棣那是越發的不滿,若不是朱標在前擋著,他定一腳踹過去。
……
是啊!造反是他抹不去的污點,為此他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抹去自己那個侄兒的痕跡,廢除建文年號,直接改為洪武三十五年,就是為了自己的正統位子,向天下宣稱自己繼承的是老爹的位子,是正統。
所以他如此費勁心思,想做一個太宗皇帝,又究竟是哪個兔崽子改了他的廟號!
永樂年號,朱棣想起成祖這個稱號,是越想越生氣啊!
【朱瞻基的出生帶著祥瑞之氣,也註定了他備受祖父寵愛的往後歲月,朱棣甚至是親自把他帶在身邊,無論是巡幸,還是出征。】
【而這些安安也不多說了,安安接下來說說朱瞻基與孫皇后的愛情故事吧!】
【《大明風華》中的孫若薇,真誠坦率,才貌雙全,有情有義,堪稱奇女子,總之這部劇把孫若薇塑造的很好很好。】
【而孫若薇的原型就是朱瞻基的孫皇后,歷史並沒有記載孫皇后的名字,且這部劇虛構多於真實,真實的她並沒有劇中演的那麼好,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無論是劇中,還是在歷史中,孫皇后那都是朱瞻基的真愛啊!】
【歷史上的孫皇后,是朱瞻基母親家鄉的人,並不是劇中所演的靖難遺孤,她出身於山東鄒平縣,他的父親是永城縣的主簿,她幼時便長的十分好看,而朱瞻基的外婆也是那邊的人,有次進宮閒聊的時候便談起了這個小姑娘,大概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的太子妃,也就是朱瞻基的母親便上了心了,於是就把她招進了宮養育。】
【就這樣,孫皇后進了宮,認識了當時的皇太孫朱瞻基,他們年齡相仿,朝夕相伴,所謂「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莫過於此。】
【他們都認定了彼此,然命運卻給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朱瞻基18歲那年,朱棣決定讓他成婚,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孫氏成為太子妃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啊!然而朱棣卻是選擇了以賢惠善良出名的胡善祥,可謂是顛破了所有人的眼球。】
【真的,也不知道咱們的永樂帝當時是怎麼想的?青梅竹馬不指,卻指了一個自家孫兒不喜歡的女人?】
他當時還能怎麼想?無非是覺得胡氏溫柔賢德,善良敦厚,更適合做太子妃罷了!
永樂年間,朱棣皺了皺眉,他這做的有什麼不對麼?
【以我們現在人的眼光看來,那叫棒打鴛鴦,當然安安想永樂帝必定有永樂帝的考量,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孫皇后實稱不上是一位賢后!】
這下輪到宣德年間的朱瞻基皺眉了,他的皇后那麼好,如何稱不上賢后?
【想娶的女人沒娶到,可想而知,這場婚姻並不為朱瞻基所喜歡,可當時的他卻是無力違抗皇命,而孫氏更是人微言輕,她只能默默的接受自己的命運,看著心愛的男人娶了別的女子。】
【所以婚後,朱瞻基對胡善詳可謂是十分的冷淡,他認為是她搶了孫氏的皇后位,而對孫氏的愧疚,讓他更加的寵愛於她,甚至於他登基之後,還遲遲不願冊封胡氏為皇后,想立心愛的孫氏為後,當然最後他還是迫於無奈的立了胡氏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