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各位親愛的老祖宗們,您們好啊!】
自打天幕出現後,各朝各代無不關注,甚至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天幕一亮,他們第一時間便關注到了。
對於天幕的打招呼方式,他們不是很理解,哈嘍?哈什麼嘍?但是不妨礙他們知道那就是後世打招呼的一種方式。
【應絕大數的老祖宗所求,我們這期就講講科舉制,順帶講講歷朝歷代的人才選拔制度吧!】
天幕這普一出口,嬴政、劉徹等正襟危坐,忙命左右拿筆拿紙,這期很是重要,得一字不差的記錄下來。
【"中興以人才為本",自古"得人者昌","失賢者亡",一個國家之興亡,與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一個國家想要走的遠,人才可謂是相當重要,所以說哪朝哪代都少不了人才,哪怕是到了現在,沒有了皇帝,可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
【而關於人才的選拔,從古至今也是在不斷的演變啊,選官用人更是國之大事,為了保證人才的選拔,我們的老祖宗可謂用心良苦,那是不斷的探索和完善選官制度啊!】
【關於人才選拔制度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周天子的威望蕩然無存了,無法壓制和管理諸侯王了,各諸侯王的之間糾紛只能通過外交協商、談判解決。在外交場合中,不但涉及到利益,更重要的是,原本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貴族,做事情要講究體面、講究禮儀。除了利益最重要的就是國家的面子。而能夠在外交場合出彩的人才就是最重要的人才。】
【利益、禮儀和面子,很多時候就是非常矛盾的事情,顧得了禮儀,就得不到利益,也就沒有面子。注重利益,可能就要失去禮儀,還是沒有面子。只有利益、禮儀都照顧到了,才是有面子,才能體現外交官員的能力。那麼外交就是國家最重要的事情,而能夠在外交場合出彩的人才就是最重要的人才。】
嬴政默默的點了點頭,對於春秋時期的事,他還是有些了解的,那時候的外交可是出現了不少人才,比如鄭莊公、晏嬰等。
【在當時的外交利益中,一般談判都是通過講典故、歷史事件和案例,或者直接用詩經等內容進行隱晦的表達各種訴求。這就要求外交人才需要掌握非常多的這方面的內容,還要會背誦、能理解、會根據不同的場合引用相關的故事和詩歌等等。】
【這麼一來,外交官的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一旦外交勝利,那就是出人頭地、名揚天下的事情了。所以,作為有家境有條件的貴族子弟,就會把掌握這些知識、背誦這些知識、使用典故詩歌等作為通往國家權力核心的途徑。這就是春秋時期,自然形成的選拔人才的機制。】
【這就是世卿世祿制,世襲罔替,世世代代、父死子繼,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那就是純正式的家族管理啊!整個國家都是從諸侯到士的家族管理。】
百姓們聽的迷迷糊糊,不是很明白,但是他們能肯定的就是當官啥的與他們無緣。
而帝王官員們則是聽的極其認真,時不時的做一下筆錄。
【世卿世祿制度的根本是世襲,這種制度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終將被淘汰。】
【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競爭加大,戰爭持續不斷,對人才的需求大為增加,特別是諸侯王。單純依靠自己家族的人才和幾個下屬大家族的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用人需求,因此就發展出一種叫「門客」的人才選拔制度。】
【「養士制」應運而生,誰不聞孟嘗君三千門客啊,便是由此而來。統治階層需要大量的人才為他們做事,他們便專門建了個房子,收容各地的人才,只要你有才,只要你敢去,他們便敢照單全收。】
孟嘗君啊!戰國四公子之一啊!嬴政對於他的大名還是如雷貫耳的。
孟嘗君賢能,天下士人才會如水歸海。可見做一個賢明的君主是相當重要的。人才哪裡都有,端看君主賢不賢了?君主賢明,方能盡攏人才,君主昏庸,人才亦會離你而去。
李斯大概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吧!有他在,李斯的才華才能盡情發揮,他不在了,李斯再有才又如何?不然,胡亥上位,但凡賢明一點,李斯之才能夠發揮一二,他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他大秦也不至於二世而亡吧!
【接著就是軍功制了,由商鞅提出,商鞅變法可謂是讓秦國瞬間強大,而軍功制打破了世族世官制,為普通平民提供了入仕途徑,依軍功大小來定貴族身份之高低,也就說只要你能在戰場立功,榮華富貴是少不了你的,這很大程度的激勵了人心,也徹底的廢除了世卿世祿制。】
【可軍功制確實也存在很明顯的弊端,他適用於戰亂之時,亂世之中的英雄才有用武之地,一旦社會安定下來,如果還是只重視武力,從軍中選拔官員,按軍功定級,那麼勢必會激化社會矛盾,產生各種問題。】
【而秦統一之後的官員依舊多出於軍功,這顯然已經是不太適合了,天下都統一了,社會逐漸趨向安穩了,這時候更需要的是治理國家,發展經濟的人才啊!】
嬴政默默的點了點頭,商鞅變法確為強秦之路,可是他的許多政策已然不適應如今這個天下了,他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迫切的想要改革,也由此他迫切的需要大量的人才,但願那個科舉制能幫到他。
【到了漢代,朝廷為了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舉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這套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徵召、公府與州郡辟除、大臣舉薦、考試、任子、納資及其他多種方式,不限於一途,而且還可以交互使用。】
【安安重點說一下察舉制,西漢文帝時進行了削藩,在這種背景下,宗室、功臣、權貴等方面的人才都不能隨意使用,甚至是要杜絕使用。以前這些家族子弟和門客都是朝廷人才的主要來源。但由於削藩、打壓藩王和權貴,所以他們只能另外尋找人才,於是乎察舉制應運而生,這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
劉邦一愣,文帝是他哪代子孫?削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