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到來,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彼時正在涿郡的關羽就帶著張飛加入了這支隊伍。】
【伴隨著黃巾黨的剿滅,劉備被封為了平原國相,而關羽和張飛則命為別部司馬,分別統領各自的親兵。】
【或許是惺惺相惜,或許是創業初期的熱血,劉關張三人的感情格外的好,好到什麼程度呢?睡覺都是睡在一起的,劉備要外出,關羽和張飛那是堅持隨身守護,生怕劉備有什麼閃失。】
劉備眸光流轉,他想起了那一年那一日,初遇關羽、張飛,還有早期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他承認他對關羽、張飛的感情是與眾不同的,這大抵是關羽、張飛是最早跟著他的人吧!這種感情真的有別於後來的武將。
這種很純粹的感情一直延續著,這才有了他後來衝冠一怒為兄弟復仇的事。
不過從天幕嘴裡說出來,他總感覺是不是還有點別的含義。
【大抵也正因為他們這種親如兄弟的關係,後世方以「桃園三結義」這樣的佳話將他們的關係更上升了一個層次。】
【當然正史中並沒有結為兄弟這一說法,而彼時的關羽也僅僅是劉備手下的一員小弟,其主劉備還只是無名之輩呢!更何況乎他?】
劉備、關羽默默的聽著,尚沒說話,張飛先嚷嚷開了,「大哥,咱們現在已經結義了,這事得讓後世知道啊!」
劉備、關羽點頭,他們覺得張飛說的沒錯,他們已經結義了,這樣的美談必須得讓史官記錄下來。
【興平元年的時候,曹操因父親之死而遷怒於陶謙,而劉備則應陶謙之邀,前往徐州救援。】
【在一系列的戰鬥之後,曹操退兵,劉備成為了豫州刺史,屯兵於小沛,在之後就是耳熟能詳的陶謙三讓徐州,劉備領徐州牧。】
【只不過好景不長,不久之後,劉備在袁術,呂布的夾攻之下丟失了徐州。沒奈何,劉備投奔了曹操,關羽也就跟著他一起投奔了曹操。】
【就是這一段期間,讓曹操對於關羽此人很是賞識,這也就有了後來關羽降曹的事。】
隨著天幕的敘說,曹操也在回憶曾經。
往事不堪回首,雲長終還是離他而去啊!
【這期間,關羽對於曹操其實是沒什麼好感的,甚至在曹操許田圍獵時,他還力勸劉備殺掉曹操,只是劉備沒有同意。】
【在當時,曹操還沒有暴露很大的野心,或許說他還沒有那個自立為王的想法,他更多的是想要匡扶漢室,做一個大漢忠臣,劉備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沒有聽從關羽的意見。】
曹操一怔,竟還有這事!
他對關羽如此賞識,他卻想要他的命,這心情誰人懂啊!
再說他曹操的命是那麼好拿的嘛!劉備乃至關羽想殺他就能殺的嗎?
【後來,劉備與曹操共擒呂布於下邳,奪回了徐州,關羽隨劉備跟著曹操回了許昌。】
【再後來,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則奉曹操命令攔截袁術於徐州,劉備趁機襲殺了車胄,命關羽守下邳、領徐州,劉備就返回小沛。】
【這期間的關羽依舊是默默無聞,僅僅是跟著劉備周旋於各種勢力之間,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戰績,唯一可取的大抵他得到了曹操的賞識,當然這也是他的造化,也是他後來一戰成名的先決條件。】
關羽回憶著過去,往事如煙,可這些事他都記得清清楚楚,若沒有這一出,他後來身為敗軍之將,恐怕早就被陣斬了吧!
關羽這一點,他還是感激曹操的,若非他的手下留情,他又如何會有與劉備重逢的機會呢?
【建安五年,曹操攻劉備,劉備兵敗,關羽被俘,可曹操並沒有殺他,相反以厚禮相待,任命他為偏將軍。】
【就這樣,關羽在曹營中待了下來,後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
【關羽的成名之戰來了,「白馬斬顏良」,這才是讓關羽一戰成名的事件,而不是早期十八諸侯時期的「溫酒斬華雄」,斬華雄的那是孫堅。】
【孫堅不知道是誰?那孫策知道嗎?江東小霸王啊!要是再不知道孫策,孫權知道嗎?東吳政權的奠基者,東吳的開國之君。】
孫堅:「……」
孫策:「……」
孫權:「……」
隸屬於不同空間的三人此刻心中都有一萬匹馬奔騰而過。
挖槽~
天幕什麼意思嘛!
他們孫氏父子三人那麼的不出名嘛!要這麼詳細的解說嘛!
還有這斬華雄的就是我(爹),那關羽就這麼搶奪了他爹的功勞,這理何處說啊!
這一刻,他們父子只覺得,後世對他們東吳不是很友好啊!
這什麼傳說、什麼演義,盡黑他東吳了,赤壁之戰,明明就是周瑜的功勞,卻給了諸葛亮,把諸葛亮描寫的神乎其神,而斬華雄的明明是他(爹),卻為了突出關羽的勇猛而給了他,憑什麼啊!
孫權心裡更是暗戳戳的想,他殺關羽就沒殺錯,讓他搶奪他爹的功績。
【按理說,陣前斬將也不稀奇啊!關羽怎麼就一戰成名了?雖然在三國之中陣前斬將的並不少,但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啊!】
【咱們來看當時陣前的情況,袁紹數倍軍力於曹操,若說此戰要打贏袁紹軍,曹軍這邊的士兵其實是發毛的,這時候士氣非常的重要,關羽關鍵時刻就充當了這麼個鼓舞士氣的角色。】
【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斬殺顏良於萬軍之中,梟首而歸,袁軍將領無人能擋……"這一表現可謂是大大鼓舞曹軍的士氣,同時也力挫了袁軍的士氣,一下子轉換了戰術上的優勢。】
關羽想起了那時他陣斬顏良的威風,當時他沒想太多,只想著為曹軍立功,這樣他日後走了也不至於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