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是仁君,可他的執政手段實在令人不敢恭維。關於西夏和北宋的關係,宋朝名臣李綱曾有過一個總結性的發言:「強則叛亂,弱則請和;叛則利於擄掠,侵犯邊境;和則歲賜金繒,若固有之。】
【從結果看,主動權似乎總是掌握在西夏手中,大宋就是被牽著鼻子走的一方。所以啊,戰爭固然勞民傷財,可有些仗不能不打啊!】
天幕說的太對了,秦皇漢武拍手叫好!
誰想打仗?可有些仗不得不打啊!
秦若不滅了六國,如何一統天下,天下若不一統,國家不安定,又談何百姓安居樂業?
漢若不主動出擊匈奴,那永遠都是低人一頭,如何能抬起胸膛來,堂堂正正做人,邊關的百姓永遠處於隨時被欺的境地?
【對惡的縱容就是對善的不公,李元昊縱兵侵宋,是為惡在先了,最後卻沒遭到什麼懲罰,甚至還得了不少好處回去。那麼誰來為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戰死的數萬宋軍叫屈?誰又為深受西夏軍劫掠之苦的邊民買單?】
【宋仁宗此人,寬仁少斷,無定志,寬容是他的優點,可在對外政策上,這又是致命的一擊,對於主動挑釁的對手來說,寬容只能助長他的氣焰。】
【可是,這就是仁宗啊!性格如此,有啥辦法啊!】
趙禎默默的低下腦袋,被說的無地自容。
他知道錯了,性格也是可以改的。
【或許,宋仁宗就是這麼一個平凡甚至有點平庸的皇帝,他沒有秦皇漢武的豐功偉業,也沒有唐宗宋祖的文韜武略,但他身居其位,也盡心盡責的為百姓深思熟慮,甚至忍受孤獨,隱忍低調,也在所不惜。】
【咱們也不能因為他對外的無能,而全盤否定於他。或許也正是因為他默默的付出,才讓宋朝造就發展的輝煌。】
【譬如我國的四大發明,其中有三項都出現在了仁宗時代,製作熱兵器的火藥配方,是仁宗時期《武經總要》中首次記載的,指南針與活字印刷技術,則在沈括《夢溪筆談》第一次出現。】
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
不知道這些的朝代君主很是眼紅,這些若是出現在他們那時該多好!
更有不服輸的君王們吩咐著能工巧匠一定要製造出這些。
【不管怎麼樣,宋仁宗不負「仁」,他待臣子好,待奴僕好,待百姓好,縱然他永遠只是別人故事裡的背景板,縱然他的存在感很低,他依舊能被後人銘記。】
【他是史上首位仁宗,他的仁永傳後世。】
有這句話足矣了!
趙禎知道他有諸多的不足,從今天開始,他也會改變的,他的仁,將只對國人。
【好了,仁宗,咱就說到這,下一位皇帝趙曙,他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也是仁宗的養子,咱們簡單的來說一下英宗。】
【英宗,何謂英?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然以英為廟號的皇帝們都配的上這個稱號嗎?】
【史上廟號英宗的帝王少之又少,僅僅只有三位,名氣最大的當屬明英宗朱祁鎮,當然他也是做的最差勁的,「土木堡之變」、「叫門天子」、「奪門之變」,是怎麼也是洗白不了的。】
朱元璋牙齒蹦蹦響,又是想揍人的一天。
同樣永樂年間的朱棣也是如此想的,這樣的子孫後代何其丟人!
生猶如不生,還英呢?明褒暗嘲諷吧!
【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比較陌生,可也是真實存在過的,他雖有些能力,但做事過剛,「南坡之變」被弒殺,年僅二十,這命實在是有點短哎!】
【再就是咱們這會要講的宋英宗趙曙,說來可惜,他活得也不久,在位時間更是短暫,那麼英字在他身上是否恰如其分呢?】
各朝各代的某些君王眉頭一皺,似乎意識到了某個問題,這英看似褒獎,實則不詳啊!
趙禎眉頭則是皺的更緊了,要知道趙曙是他百般無奈之下選的繼承人,結果短暫嗎?
【趙曙原本是宋太宗趙光義曾孫,商王趙元份之孫,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按理說他應該無緣於皇位的,奈何天降皇帝於他啊!】
【宋仁宗命中無子,哪怕他曾百般推辭婉拒,可以稱得上是做不想做皇帝的皇帝了,他最終還是榮登了皇位,哪怕他在位時間短,哪怕他的存在感比他養父還要低,依舊改變不了他為帝的事實。】
趙禎心頭一痛,天幕的話再次刺傷了他。
無子是他一生的痛,也是他終生的遺憾,他渴望著有子嗣繼承他的皇位,可惜皇位最終旁落於他人。
【說到做皇帝,很少有人不想,自古以來為了皇位自相殘殺的屢屢皆是,最典型的便是唐太宗的玄武門之變。】
【然宋朝的這位皇帝卻是個例外,他不想當啊!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他的身世,他並不是仁宗陛下的親子,或許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他就是一個備胎,他的養父並不希望他登上皇位。】
李世民:「……」
能別提這茬嗎?
趙禎:「……」
若可以,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子繼承他的位子。
【說來也好像是個命運的輪迴,宋朝從第三任皇帝開始就子嗣不暢了,真宗的幾個兒子都夭折,沒法子找了自己的侄子放在宮裡養,這個人就是趙曙的親爹趙允讓。】
【可是的是趙允讓沒這個命,真宗後來生了仁宗且平安的長大了,然仁宗跟他爹一樣子嗣不封啊!】
【不得已他便找了趙曙,注意此時趙曙還不叫這名,他叫趙宗時,但也僅僅是養在宮裡,沒過繼,年輕的仁宗堅信他一定能生出兒子來。】
趙恆:「……」
生不出兒子,是他的錯嗎?
好在他最後生的兒子平安長大了,不至於他無子繼承。
可是他的兒子怎的就跟他一樣呢?兜來轉去,他還是絕了子嗣啊!皇位一脈轉了一圈,最終還是到了侄子那一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