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變法,論趙,王上為何不走了

  第95章 變法,論趙,王上為何不走了

  「變法。」七歲少年口吐二字。

  秦王子楚暗嘆口氣,觀次子認真之色,而自心底生的那一絲僥倖蕩然無存,內心苦笑不已。

  [吾期待個甚啊,成蟜才七歲。]

  他眼神看向白起,示意這時候是該打擊了吧?

  白起面容冷硬,有些窘迫。

  打臉來的太快了,哪怕多說兩句話呢……

  老人輕咳一聲,吸引少年視線看過來。

  四目相對,老人面色柔順和緩許多,認真道:

  「我秦國自穆公霸天下後,每況愈下。至獻公時,更是險些為魏國所亡。

  「秦國再興伊始,便是源自商君變法。

  「商君之法重點在於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軍功、實行連坐之法。

  「新法讓我秦國脫離羸(lei三聲)弱,積蓄實力,以致今日成為天下最強國。

  「小子,你聽懂了嗎?」

  老人沒有說你想變法是錯誤的,僅將商君之法的要點和變法後效果講給嬴成蟜聽,給看好的少年留足了面子。

  他相信,以少年的聰慧頭腦,聽一遍就能知道商君之法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他以為少年沒有看過《商君書》,不知道商君之法是甚模樣,對秦國有多大幫助。

  畢竟七歲,不知道也很正常。

  嬴成蟜明白白起的好意。

  但,眾所周知的事情,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我明白公的意思,但沒有萬世之法。

  「商君之法,戰時擴張無出其右,可土地是有限的,仗總有打完的一天,當思戰後之法。

  「到那時,商君之法就是」

  秦王子楚抬手,虛空按壓,讓次子中途收回言語。

  剛上位就是天下最強大的王好笑道:

  「你這豎子,尚沒有資格評鑑商君之法。

  「當今世道,三晉連通北中共進退,齊霸東海而富天下,楚占長江而王四野,燕據東北而圖中原。

  「我秦國世代偏居西隅,自先祖非子建國後,領土多是向西北擴張。長平一戰,好不容易東擴的戰果,也在邯鄲一戰盡數吐了回去。

  「我軍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魏奪河東郡、安陽,趙奪太原郡、皮牢、武安,韓奪上黨郡、汝南。

  「今年國內涇水發洪,關內糧食欠產。巴蜀兩地雖攻占已久,但一直有反賊打著巴蜀國號復辟,長時間不得安寧,缺兵駐紮。都江堰偏刻不容緩,需要極多人力,可巴人蜀人我們又不敢用。

  「如此種種,我秦國看似外強,實則中干,說是百廢待興也不為過。寡人滅東周國,強拿趙太子回咸陽,是逼不得已的做法。」

  秦王子楚越說,笑意越少。

  說到後來,已是滿臉無奈。

  他站起身,走到次子面前,摸著次子的頭,語重心長地說道:

  「為父這個新王甫立,軍政尚未盡攬,這在列國眼中就是攻伐秦國之機。

  「我秦國如今又勢弱,魏、趙、韓、楚、燕再來一次合縱,我秦國或有亡滅之險。

  「再加上你大父逼迫過甚,一直與為父說要廢為父的太子位。為父只能鋌而走險,滅東周國,強拿趙國太子震懾諸國。

  「你之所以分析澠池之會頭頭是道,是因為過去所有事情都浮出水面,你可以倒推出來。

  「可現在,好些事都還藏在水面之下。

  「你不能縱觀全局,就不明白這其中的究竟,道理。

  「你說的無仗可打,戰後之法,就是莊子口中的屠龍之術。秦國在你我這二代得不到天下,就如這天下沒有龍一樣。

  「你若不想讓你大父死不瞑目,就好好跟著武安君學習兵法。我秦國如今能打的武將都垂垂老矣,正是缺武將的時候,為父希望你是下一個武安君。」

  揉著次子頭髮,溫聲道:

  「仗是打不完的,至少在你我父子這兩代打不完。」

  說完話,秦王子楚就要走。

  這次白起沒有留秦子楚,也沒有說話。

  老人自少年身上,看到了一個人的影子,趙括。

  趙括的父親,是與廉頗齊名的馬服君趙奢,閼(yan一聲)與之戰大敗秦軍,讓秦昭襄王數年不敢侵趙。

  趙括自小為父親教導,少年成名,論戰無雙,名聲大噪於邯鄲,連趙奢都論不過他。

  但實戰呢?

  長平之戰,這個為趙國君臣寄予厚望的馬服子葬送了四十五萬趙軍,自斷趙國脊樑。

  老人以為,眼前的嬴成蟜就是第二個趙括。

  他明明據實以告,給這少年留了七分顏面。

  可這少年為了十分顏面,嘴硬,說出了個狗屁的戰後之法。

  列國伐交頻頻,仗打了兩百年。

  白起不認為秦國現在如秦王子楚說的危如累卵,八百里秦嶺天險不是擺設。

  但居安思危這個道理總是沒錯。

  眼前少年竟然直接說要考慮一統之後的事,狗屁!

  秦國要真能統一,眼前這幾個人也早就死了,到時什麼世道天知道!

  [秦子楚說的沒錯,這就是屠龍術!]

  [這豎子就是抹不開顏面,在這胡謅!]

  老人下定決心,要好好磨礪少年,絕不能讓這塊美玉變成第二個趙括。

  秦王子楚向外走去,邁出一步。

  一直沒有辯解的少年沉聲道:

  「三晉,同出晉國而心思各異,當年那份情義早就在這百年內打沒了,共進退不過是個笑話。」

  秦王子楚暗暗點頭。

  [這分析的倒是沒錯。]

  他邁出第二步,沒有駐足,因為這是人盡皆知的事。

  少年的聲音也沒有停,咬字清晰,語速極快。

  「三晉之趙國,趙武靈王一力使之崛起,我願稱其為趙國開國之君。趙國在趙武靈王這位猛人前後,分明就是兩個國家。

  「趙武靈王薨,趙惠文王上位。

  「趙惠文王這個人雖沒有其父的勇猛精進,性情有些懦弱。澠池之會,他在趙國國力與秦國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不敢赴約。

  「但不失為一代明君,他有識人之明,做事果斷。澠池經藺相如、廉頗勸之,他如約赴會。閼與之戰,又破格提拔毫無名氣的趙奢,敗我秦軍。

  「趙國國力在趙惠文王為政期間達至最盛,我願稱其為守成之主,興業之君。」

  秦王子楚抬起腳,要邁出第五步,因為次子雖然說的很對,但這依舊是過去的事。

  「當今趙王。

  「有興趙之心,無興趙之能。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想吃下上黨擴國土,開啟長平大戰,這沒有錯。可他聽信我秦國散發的謠言,臨陣以豎子趙括換名將廉頗,致使大敗,這就是大錯特錯,此為多疑不識人。

  「邯鄲之戰,寧死不降,以王身號召邯鄲全民抗之。致使邯鄲士氣大增,邯鄲人用人骨做柴燒火,互相交換孩子充飢。這值得稱讚,但不過是一腔血勇。可決定一地得失,而不能決定一國興衰。

  「長平之戰後,燕國一直襲擾趙國,兩國紛爭不斷,致使趙國國力恢復緩慢。趙王不停戰而興戰,此為謀事不明理。

  「你秦子楚率五萬軍攻打東周國,趙王眼睜睜看你立威。又為了與燕國作戰,將太子送到了其兒子趙高被殺的秦國,他竟然怕秦國五萬軍趁機伐趙。我無法理解蠢人的思維,此為不分形勢。

  「燕趙這一仗,趙國會勝,還是大勝,但這一仗會徹底讓燕、趙反目。

  「趙王本該將我們秦國視為勁敵,因為我秦國是真的有滅趙之力。但趙王卻將矛頭指向了只能向東北擴張欺負蠻夷,無能入住中原的燕國。

  「趙王的愚蠢決策,讓趙國失去了燕國後援的可能,推進我國遠交近攻之策略。」

  少年暫住口,望著止於第十一步的父親背影片刻,他查著步數呢。

  張開口問道:

  「王上為何不走了?」

  你們要是愛看這種硬核,明天我就更新一章大的,把七國都寫出來。要是覺得這是水文,下章加快節奏推劇情,六國不寫直接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