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前塵往事

  在大興村出發的時候,張老頭就打定主意,要逃難到鄂州,來投奔他的姐姐,也就是孩子們的姑奶奶!

  沒想到這路上先是步行,後面坐馬車,這都花費了快一年的時間,才從吉州趕到鄂州。

  眼看就要看到自己闊別十幾年的姐姐,張老頭很激動。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用飯的時候,張老頭的興致很高。

  就說起自己這個姐姐的事情。

  「你們這個姑奶奶,也是個能幹人,我記得呀,那一年冬天很冷,我才這麼大,也就比安安大一點點……」

  阿爺講起了多年前,自己的大姐為何遠嫁到鄂州。

  其實最開始他們父母健在,家中還比較寬裕,都住在大興村。

  張老頭的姐姐叫張秀蓮,大他三歲。

  有一年冬天,他們的太爺爺回家途中救下一個落水的人,並且把人送到了醫館,並且還好心的付了藥錢。

  這被他救下的人,原來是一個姓黃的秀才,在城裡給一家老爺家裡當先生。

  後來這黃秀才就提著禮物來感謝太爺爺,並且對太爺爺為人十分敬佩,兩家就走動起來。

  而這黃秀才膝下有三個兒子,其中大兒子也一直跟著他讀書,剩下兩個小子也很聰慧。

  黃秀才看著張家還有一個閨女,雖然不是什麼大家閨秀, 但是教養人品都不錯,而且還是自己救命恩人的閨女。

  就托人替他大兒子來求娶張秀蓮。

  而張秀蓮也見過那黃秀才的老大,看模樣也是斯斯文文的,幾次觀察下來人品也靠的住,張家疼閨女,也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哪怕家中不算是特別寬裕,也傾盡所有比平常人家多置辦了許多的嫁妝。

  婚後,張秀蓮受公婆喜歡,受丈夫敬重,這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

  結婚沒多久,就生下一子一女。

  而黃秀才做事的那家人家,老爺補缺補到鄂州那邊,開始說是太安府一個縣丞,後來又說當了太安府的縣太爺。

  身邊也沒有可靠的人,就把黃秀才帶過去,成為了他的幕僚。

  後來黃秀才在這邊混的不錯,就寫信回來,舉家向北遷移。

  張家人雖然捨不得自己閨女,但是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何況閨女已經嫁人生子,被公婆喜歡,丈夫敬重。

  張家自然是不能攔著張秀蓮離開。

  這樣,張秀蓮帶著一雙兒女,就隨著丈夫帶著婆婆和小叔子等人。

  從吉州幾千里外,舉家搬遷到鄂州太安縣城。

  這些年,張秀蓮也會捎信過來,在張家添人進口娶媳婦的時候,還特意從鄂州拖鏢局給送來不少的禮物。

  而張老頭也從阿姐的來信中。

  知道這些年黃家的情況。

  張秀蓮的公婆這些年已經去世,姐夫黃友生這些年經營鋪子,也買下不少田產,甚至還有一個莊子,家中也是一大家子人。

  也買了一些丫鬟僕役在身邊。

  日子應該是過的很殷實富足,這讓阿爺逃難第一個想到就是投靠阿姐,也就是孩子們的姑奶奶。

  原本想著,有阿姐的照應,隨便在鄂州先買一些田地,或者租一些田地。

  只要一家人齊心好好過日子,肯定可以安頓下來。

  畢竟,這算的上是阿爺的唯一的親人。

  所以張老頭每次說來鄂州投靠姑奶奶,家裡人都笑嘻嘻的,心底都非常的期待和高興。

  只是這一次來鄂州,路上居然沒遭罪。

  還機緣湊巧弄了一份不菲的身家,還有不少地契和金銀之物,甚至還帶著七八十人。

  加上他們家人, 差不多百來人了,也算是浩浩蕩蕩。

  路上,眾人商量著,去見姑奶奶,總的送點什麼拿的出手的禮物。

  比如一些上等的布匹,文房四寶還有一些書籍。

  甚至一些比較珍貴的一些玉佩擺件什麼的,張家左挑右準備了幾箱子。

  「哎呀,這兩年沒和你們姑奶奶通信,也不知道她家有沒有添人進口的, 你們隨身帶一些首飾啥的,機靈點看到就送出去一些……」

  阿爺還擔心這些東西似乎少了點。

  琢磨著要不要再去置辦點什麼?

  畢竟他們姐弟兩人,一說都是十幾年沒見面了。

  生怕阿姐孫子輩的添人進口啥的,他們不知道。

  所以隨身讓老婆子多帶一些首飾,要是沒準備見面禮,就送出去一些首飾。

  甚至張老頭還特意問了一下邱少勇,大戶人家一般怎麼來往?

  他們雖然遠來,但也是阿姐的娘家人,可不能給阿姐抹黑。

  讓人笑話他們從鄉下來的泥腿子不懂規矩。

  「也沒那麼麻煩,那種銀瓜子,金瓜子,小碎銀子的,可以多帶一些,阿爺也是長輩,打賞一下他們家下人就行,就不會被人看輕了……」

  邱少勇回憶一下,家中以前的禮儀,甚至問了一下總管。

  邱雲山留在洪南城,他身邊的老總管就留給了邱少勇。

  畢竟他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這個侄兒,也是邱家唯一的後代!

  一連這幾日,張家人都在討論去見姑奶奶的事情。

  打算選一個好日子,到時候馬車在城裡找一處客棧暫時住下。

  然後張老頭帶著一家人去拜訪姑奶奶後,就可以直接去長嶺鎮黑虎沖了。

  等去那邊安定好,再給姑奶奶送一些東西,兩家就能走動起來了。

  他們張家,在這鄂州太安縣城,也算是有親人了。

  太安城相對洪州和鄂州城,就小了不少,但是和當初洪南城差不多大小,沒有遭受過戰爭的侵襲。

  百姓雖然不算是富裕,但也算是安居樂業。

  張家人很快就在城裡找到最大的一個客棧,畢竟他們這浩浩蕩蕩的一大群人,客棧小了真的住不下。

  找好客棧,好好收拾了一番。

  第二天一早,張家人,無論男女都起來收拾乾乾淨淨。

  但是他們家人樸素慣了,哪怕阿爺說了讓女眷多帶一些首飾。

  但是女眷們都特別樸素,也就阿奶手上戴著一個陪嫁時候的銀鐲子。

  然後一行人,先找人打聽從吉州搬到太安縣城的黃家。

  這黃家在太安縣城還挺出名,很快有好心人就領著他們去了城東邊一處大宅子。

  那宅子門檻很高,門口還有下馬石,一邊還有專門的門房。

  張家文上前去見那門房,讓人通報一聲,就說來看張家的姑奶奶。

  「張家姑奶奶?你們誰呀, 是不是找錯人了,我們這邊後宅沒有姓張的主母……」

  誰知道這門房話語,讓所有人都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