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

  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

  天幕上。

  頭戴紅頂朝冠,身穿九龍金袍。

  康熙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環視朝下眾臣。

  隨後自金鑾寶座上穩穩站起來。

  聲如洪鐘般,厲言道:

  「噶爾丹叛匪兩次大敗清軍,氣焰無比囂張!」

  「叛匪一日不滅,朕便一日不安!」

  「此次平叛,朕當親征。」

  「任何人,不得勸阻!」

  ……

  【在《尼布楚條約》訂立之時,外蒙古已被來自新疆的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汗侵占。】

  【因此之故,中、俄兩國的邊界劃到尼布楚為止,尼布楚以西,有關外蒙古與西伯利亞之間的界線,並未談到。】

  【當時居住於外蒙古的蒙古人,分為三個部。】

  【東邊是車臣汗部,西邊是札薩克圖汗部,中間是土謝圖汗部。】

  【三個汗部的汗,均是元太祖十六世孫格勒森札札賚爾琿的苗裔,統稱為「漠北喀爾喀」。】

  【在熱河的東部,也有喀爾喀,分為左、右兩翼。】

  【居住於新疆北部的蒙古人,在元朝被分為四個衛拉特。】

  【準噶爾在今日的伊犁一帶,和碩特在烏魯木齊一帶,杜爾伯特在承化一帶,土爾扈特在塔城附近的雅爾一帶。】

  【明朝的官方文書,稱衛拉特為「瓦剌」。清朝的官方文書,稱衛拉特為「厄魯特」或「額魯特」。】

  【在四個衛拉特之中,準噶爾最強。】

  ……

  大唐·德宗時期

  李适望著西北之地,愁眉不展。

  「你說,若是沒有安史之亂。」

  「西域之地是不是也能像江南一樣,盡歸中原?」

  長須飄飄的李泌沉默片刻後,輕聲道:

  「陛下,這種假設毫無意義。」

  「從吳越之國到魚米之鄉。」

  「江南歷經千年開發,且一直在中原腹地之下,風吹草動皆入耳目。」

  「而西域之地,綿延萬里,外接諸國……」

  「若不遷民封土,就算拿下來也是壁里安柱,不得長久。」

  李适看著天幕,一時不再言語。

  「罷了。」

  「先守好大唐這中原腹地吧。」

  ……

  【明朝末年,準噶爾逼迫土爾扈特部遷走到俄國境內伏爾加河流域。】

  【康熙年間,準噶爾部又出了一位很有能力的首領噶爾丹。】

  【他吞併和碩特與杜爾伯特,統一了新疆北部,又服屬新疆南部的喀什噶爾、葉爾羌等伊斯蘭教部落。】

  【到了康熙二十七年,他利用札薩克圖汗部與土謝圖汗部的「內訌」,領了三萬騎兵,幫札部打土部。】

  【他打敗了土部,也占領了札部,又侵入了車臣汗部。】

  【於是,他在事實上成為跨有外蒙古與新疆的大霸主,一如當年努爾哈赤之崛起於遼東一般。】

  【康熙看透這個威脅,恰好三個「漠北喀爾喀」汗部的汗與臣民集體逃難,逃到沙漠的南邊來,人數有幾十萬。康熙對他們表示歡迎,把他們安置在蘇尼特各旗之地。】

  【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月,噶爾丹帶兵四萬,沿著克魯倫河下遊行軍,渡過烏爾扎河,揚言借兵俄羅斯,一同滅掉喀爾喀。】

  【康熙立即致書俄國沙皇,質問道:「噶爾丹揚言和你們會兵,共同入侵喀爾喀。喀爾喀已經歸順了我大清,如果誤信了謠言,這可是違背誓言重新開啟兵禍了,希望你們儘快停止這種可能導致兩國紛爭的行動。」】

  【因為之前兩次雅克薩之戰的慘敗,讓沙皇收到康熙的警告後只好收斂,不敢出兵。】

  ……

  大宋·孝宗時期

  趙眘帶著幾分羨慕,感嘆著:

  「一紙書信而定。」

  「大宋要是有那麼威風該多好啊。」

  到目前為止,朝廷上下開始一陣反思風暴。

  就明朝的例子實在讓經歷過奇恥大辱的南宋朝廷開始反思硬守著祖宗之法不動,是不是正確的。

  而答案也很明確了。

  所以,在岳飛出征之前,他給岳飛加了一個平章軍國事,同時有先斬後奏之權,朝廷上下無一人反對。

  雖然也有幾分是看著岳飛忠義的份上,但終究是個好的改變。

  「希望……一切順利。」

  趙眘扶著身前的白玉憑欄。

  想著率兵而出的岳飛。

  這一次,將不會再有人扯他後腿了。

  ……

  【但即使沒有沙皇贊助,噶爾丹也絕不會放棄軍事計劃。】

  【六月,噶爾丹沿著格爾格河進軍,來到烏爾會河畔。】

  【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帶著軍隊緊緊跟隨噶爾丹,阿喇尼的任務是監視噶爾丹,康熙一再叮囑阿喇尼千萬不要和噶爾丹正面衝突,等各路兵馬聚集以後再前後夾擊。】

  【不過,阿喇尼沒有遵守康熙的指示,後續部隊還沒到來之時,他就向噶爾丹發動了進攻。】

  【阿喇尼派遣了兩百個蒙古武士偷襲敵人的前鋒部隊,然後派五百個喀爾喀人騷擾敵人護送牲口和輜重的隊伍。】

  【但這些人再看到敵人的牲口和輜重後,爭先恐後地搶奪,軍紀一片混亂。】

  【看到部隊一片混亂,阿喇尼下令撤軍,可惜部隊已經混亂,不聽使喚。】

  【噶爾丹立即將部隊分成兩翼,布陣等待敵人。】

  【阿喇尼派遣清軍進攻,噶爾丹讓部隊齊發火器。清軍驚恐之下,連連敗退。】

  【接著,噶爾丹兵分兩路夾擊清軍,清軍潰不成軍。阿喇尼擅自出戰讓康熙很憤怒,革去他的議政頭銜,並降四級。】

  ……

  {撒錢大法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所以說,抓好軍紀問題,就先贏了百分之三十了。}

  {話說這種計謀真是屢試不爽啊,從曹操打袁紹的時候就用。}

  {然後幾乎歷朝歷代都有人在這上面吃虧。}

  {沒辦法,那時候去當兵的都窮,都是為了吃飽和有錢,像戚家軍那種才是少數。}

  {以兵將為榮的,也就西漢與大唐兩朝,其餘時期不提也罷。}

  ……

  季漢。

  與諸葛亮商量一陣,劉備還是決定推行戚家軍的那種練兵方式。

  「主公可曾想好?」

  諸葛亮帶著幾分憂意道:

  「此事非同小可。」

  「世家大族不會幹看著這種護國之軍成形。」

  劉備也不避諱殿內眾人,直白道:

  「宋明何以忌諱武將,唯五代之事,兵將逞凶。」

  「明為兵,實為匪!」

  「若能在天下人心中立起將士為忠的信念,又何愁宋明之事呢?」

  「天下百姓安能不得欣欣樂哉?」

  「兵對外,不對內。」

  「世家大族又有何懼之?」

  劉備看向殿內眾人,朗聲道:

  「備與諸君同力一心。」

  「又何不能再現文景之世呢!」

  其餘人不提,曹與孫的兩方人馬陷入一陣沉默。

  「我始知,姜維為何不見其面而盡其忠了。」

  孫權將爵中之酒一飲而盡。

  「他真像個傻子。」

  曹操摸著酒爵,低聲道:

  「是啊,傻子……所以劉禪是他親兒子……」

  「仁義……」

  真的有人會將仁義付之行動?

  ……

  【七月,噶爾丹挺軍深入烏珠穆沁。】

  【康熙命令哥哥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兒子胤禔為副將軍,從古北口出發。】

  【和碩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和碩簡親王雅布、多羅信郡王鄂札為副將軍,從喜峰口出發。】

  【康熙自己,則率領中路軍,親自征討噶爾丹。】

  ……

  大唐。

  李世民望著那說出御駕親征四字的康熙,心中觸動,有感而發:

  「簡看其軍事,指揮和經歷的戰爭也堪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但這一仗卻依然要御駕親征。」

  「可見對待兵事不應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此乃以明為鏡啊。」

  一旁的李承乾看著手裡的摺子,平靜道:

  「別試探了阿耶。」

  「就算我同意,魏侍中那裡也過不去。」

  「就算魏侍中那裡過得去,朝中武將那裡也過不去。」

  「你給他們留點上升空間吧。」

  李世民眉頭一皺,橫了他一眼,捻著鬍鬚道:

  「什麼亂七八糟的。」

  「朕是有感其天份罷了,何時說過朕要親征?」

  「朕沒說過,別亂說。」

  長孫皇后笑著看了一眼這邊,繼續繡著手中絲帕。

  李承乾則頭也不抬的繼續看著摺子。

  李世民扭頭看天,一臉可惜。

  還上升空間……上升空間……

  李世民突然靈光一閃!

  對吐蕃也是滅國之戰吧?

  得想辦法暗示一下藥師!

  這麼大的功勞,朕想出門走一眼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

  走出門後,那就可由不得你們了!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突然扭捏道:

  「你說朕……」

  李泌立刻打斷皇帝的話。

  「不可能的陛下,斷了這個想法吧陛下。」

  「你沒太宗那個天賦的陛下。」

  「就安心把諸事付與前線大將吧陛下。」

  李隆基:……

  「嘁……」

  「不去就不去!」

  「御駕親征有什麼了不起的!」

  「小心被活捉啊你!」

  ……

  大明。

  朱元璋狠狠撕咬著手裡的大紅燒肘子!

  「這小麻臉,還真不是池中之物!」

  馬皇后飲了一口銀耳羹,輕聲道:

  「看似守成,實為半個開國之君。」

  「若是能守得住初心,後面會有一場治盛之世。」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朱元璋冷哼一聲,又狠狠的啃了一口大肘子!

  跟朱厚熜在遼東和東瀛周轉,可把他餓慘了。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大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

  劍眉一挑。

  「把漠北草原給忘了……」

  「看來這以後也是個心腹大患。」

  對於自己未來時間有限的規劃,朱厚熜決定效仿半個祖龍,半個高祖,半個太宗。

  先打天下!但凡有威脅天下苗頭的挨個犁地一遍!

  然後守天下,封藩王在外。

  最後學太宗,監察萬國!

  「呵呵!哈哈!哇哈哈哈哈!」

  朱厚熜仰天大笑!

  至於明朝的內部問題。

  只要地夠大,他相信沒有解決不了的辦法!

  解決不了,那就還是地不夠大!

  ……

  【為了一舉摧毀噶爾丹,康熙屢次派使者去噶爾丹那裡,揚言要和談,實際是為了麻痹噶爾丹。】

  【而噶爾丹也派人到清軍大營里,一再表示願意和清廷修好,秋毫無犯。】

  【與此同時,噶爾丹強烈要求清廷交還土謝圖汗和哲布尊等人,聲稱只要清廷做到了,自己馬上撤軍。】

  【七月底,噶爾丹大軍深入離北京只有七百里的烏蘭布通。】

  ……

  天幕上。

  成千上萬的駱駝趴在地上。

  背上放著箱垛子,垛子上蓋著濕潤的氈毯。

  身穿胡服的士兵們躲在箱垛子後面向清軍射箭。

  一河之隔。

  列好陣隊的清軍士兵們看著飛到面前便後繼無力的箭矢,一個個面面相覷。

  隨後,掏出火摺子,點燃引線。

  「轟!」

  連著幾聲炮響。

  駝城被轟得七零八落。

  清軍騎兵和步兵同時出擊,敵人的營壘全部攻破。

  ……

  大宋。

  趙匡胤哭笑不得。

  「深入腹地,可見噶爾丹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裡。」

  「還以為有何依仗。」

  「最後是用牲畜之軀抵抗大炮?」

  感慨對方莫名其妙的勇猛。

  趙匡胤則再次關注雙方的差距。

  「武器裝備領先啊……」

  ……

  【清廷撫遠大將軍福全趕到,用炮火瘋狂地轟擊對面的駝城,從下午一直打到晚上,但清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康熙的舅舅佟國綱就在這場戰役中中槍身亡。】

  【晚上,噶爾丹的使者濟隆帶著七十多人來講和,竭力為噶爾丹開脫,噶爾丹還派人送來一封親筆信,表示:「現在蒙皇帝示好,以後不敢再犯喀爾喀了。」】

  【當時康熙不在場,福全自作主張,放了噶爾丹,還讓其他部隊不要阻截噶爾丹。】

  【噶爾丹順利逃脫。】

  ……

  {福全,是不是福爾康他爹?}

  {你他媽……一下給我干宕機……}

  {福全姓愛新覺羅,福爾康的原型姓富察……你可憋說話了……}

  {說實話,福全這操作完全取死有道啊,最後居然只是罰俸三年……難怪會記載三代寬仁……}

  {這話說的……沒對比就沒傷害是吧?}

  ……

  大明。

  「哼……」

  朱元璋不高興的哼哼唧唧道:

  「寬仁,也不是亂寬的。」

  當然……嚴厲也不是亂嚴的……

  再者說了,自己有反思也不代表自己要同意清朝皇帝做的有道理吧?

  我錯了≠你對了!

  ……

  【而在逃跑這塊,噶爾丹也表現出了不亞於戰場上的英勇。】

  【他連夜偷渡什拉穆楞格河,翻過大磧山,一路逃到科布多。】

  【雖然脫離險境,噶爾丹的部隊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只剩下幾千傷殘兵。】

  【人已經逃走了,康熙本著窮寇莫追的原則,給噶爾丹發出了最後的警告:「以後不得再侵犯歸附清朝的喀爾喀一人一畜,如果違反誓言,必定追擊到底一網打盡。」】

  ……

  曹魏。

  曹操下意識道:

  「嘴還挺硬,明明讓人打服的還要說是皇帝示好,你們說他……」

  石桌旁,吹過一陣清風。

  曹操看著空出的三個位置,一時止住了話語。

  ……

  【十月,福全把軍隊撤退至哈瑪爾嶺。康熙大怒,索性下聖旨,把軍隊完全撤回。】

  【福全回北京,康熙免了他的「議政大臣」職務,罰俸三年,削奪三個佐領(九百個世仆及其耕地與牛羊)。】

  【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康熙大會蒙古諸部落於多倫,將漠北蒙古編為三十七旗,與內蒙古的四十九旗同樣看待。每旗設一個世襲的「札薩克」】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康熙正想派兵護送漠北喀爾喀諸部的人回原地,卻接到科爾沁部奏章說,噶爾丹約他們共同南侵。康熙於是暫停遣回喀爾喀諸部的人,準備與噶爾丹再交手一次。】

  ……

  天幕上。

  三路大軍自北京出發。

  中路『康熙』

  東路『薩布素』

  西路『費揚古』

  三路合圍外蒙古處的『噶爾丹』

  ……

  【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月,下旨再次親征,自領中路軍,由張家口東北的獨石口出塞。】

  【派薩布素領東路軍,統帶盛京與吉林的軍隊,會合科爾沁各旗,由外蒙古的東邊打進去。】

  【又派費揚古率領西路軍,以陝甘的綠營為核心部隊,從外蒙古的西邊打進去。】

  【康熙的中路軍長驅直入,到達克魯倫河的河邊,噶爾丹這時在河的對面,不敢交鋒,撤兵西走。】

  ……

  {這一年他四十二歲。}

  {據康熙自己後來的回憶:「我上一次征討噶爾丹,眾人都勸阻,只有費揚古支持我。後來兩次征討,就沒有人贊同我了,是我執意如此。」}

  {但事實證明,他還真得自己去監督。}

  {有一個記載,因為遠征大漠,糧草可以自己帶,但是淡水卻帶不了那麼多,尋找水源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當時飲水問題主要靠掘井解決,這事由戶部侍郎思格色負責,他負責掘井,掘好一口井後,他回來向康熙稟報。}

  {康熙問他:「一口井能解決多少人馬的飲水問題?」}

  {思格色回答不上來,康熙罵他為官昏聵,撤了他的職貶為一般的士兵。}

  {後來,康熙派遣副都統阿迪視察水草情況,阿迪回答說:「現在冰雪凍住了,不容易開掘。」}

  {康熙氣的要死,說:「用兵之道,貴在神速,大兵行軍,斷不可缺水,時當春季,地脈當融,即使冰凍也可以鑿開。」}

  {康熙的命令下達以後,沒多久就掘出了好幾口井,把地下的冰層鑿開後,清泉湧出,全軍歡騰。}

  {為了方便飲水,康熙又讓軍隊圍繞著井紮營,這樣士兵可以從不同的方向飲水,不會造成擁擠。}

  {同時每口井康熙都讓官兵把守,以保證用水的安全。}

  {其實當時中路軍慢慢靠近了噶爾丹的駐地,但是西路軍還沒有到來。}

  {看到西路軍久久沒有到來,大臣們就開始議論紛紛,有的說中路軍應該暫緩前進,等待西路軍的到來。有的說不用等西路軍了,為了防止噶爾丹竄逃,應該火速出擊。}

  {然後康熙想出一條計策,讓不相信皇帝會親自來的噶爾丹知道自己來了。}

  {最後正如康熙所料,噶爾丹帶著部隊拔營逃跑。}

  {康熙之所以設這麼個計,其實就是沒有完勝的把握。他需要噶爾丹逃竄,自亂陣腳。}

  ……

  炎漢·光武帝時期

  「世上事最怕認真二字。」

  劉秀看著康熙事無巨細的囑託,還要掌控全局戰事,想起自己領兵打仗的日子。

  「管中窺豹,康熙信不過這些禁軍啊。」

  劉莊點頭稱是:

  「如此觀之,確實無將可用。」

  「若不是皇帝親至還懂些兵事,恐怕會重蹈薩爾滸的覆轍啊。」

  ……

  大清·康熙時期

  「帝王中,像朕這般御駕親征,穿越沙漠、高山、草原的,又有幾個呢?」

  康熙背負雙手,語氣中帶有幾分自豪,但話頭又一轉,有了幾分嚴厲。

  「幸好朕親臨……佟國維、索額圖、伊桑阿等人遇難則退。」

  「怯懦是最大的無恥,半途而廢是世上最沒出息的行為。」

  「噶爾丹跑了,就像讓西路軍自己獨自面對!」

  「一個個的,不知萬曆之事嗎?!」

  胤礽則好奇道:

  「汗阿瑪,你就不怕噶爾丹得知你的位置後面率兵而攻嗎?」

  康熙鼻子裡輕哼一聲,道:

  「噶爾丹以前不過是一個強盜,向來沒有遠見卓識。」

  「他聽信別人的話,以為我軍不能到那裡,所以膽敢侵略喀爾喀。」

  「但知道我親自來了,必定會逃竄。」

  「這個人,鼠輩耳。」

  ……

  【噶爾丹退到土謝圖汗部中旗的昭莫多地方,與費揚古及其所領的綠營兵相遇。】

  【綠營的三個總兵,是涼州總兵董大成、肅州總兵潘育龍與寧夏總兵殷化行。】

  【殷化行的三千人占了昭莫多的一個山峰,等待噶爾丹的一萬多兵來到,便居高臨下,用炮轟擊。】

  【同時,費揚古揮動董、潘二人的兵,擾亂噶爾丹的後隊輜重所在。】

  【然後,殷化行「鼓行而下」,把噶爾丹殺得大敗而逃。噶爾丹的「可敦」(王后)阿弩戰死。】

  【噶爾丹想回新疆去,在途中聽說他的仇人、侄兒策妄阿拉布坦,已經接受康熙的使命,回到伊犁。】

  【噶爾丹派自己的兒子塞卜騰與巴爾珠爾去哈密,這兩個兒子被哈密的回王捆了,送給駐在肅州的清軍。】

  【噶爾丹侷促在阿爾泰山東麓,日暮途窮,就在康熙三十六年吃了毒藥,自殺。】

  【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康熙三度親征,駐蹕榆林。】

  【噶爾丹的部下把他的屍首與他的女兒鍾齊海及三百戶殘餘人口,送到費揚古駐紮之地薩奇爾巴爾哈孫。】

  【康熙這才放了心,下詔班師。】

  【漠北喀爾喀的幾十萬人口被送回,各歸原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