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
大漢·景帝時期
「哇!這熟悉的味道!」
小劉徹舔著油乎乎的小手指,又一次找到了剛開始看天幕的感覺。
快!
劉啟則覷眼瞥著天幕。
按照天幕的臭脾氣,他嚴重懷疑天上那玩意是在趕進度!
怎麼?泰一神也催你提公文了?
這麼趕!
「不過話又說回來。」
「如果清朝的制度完全套用明朝,那確實沒什麼太多能說的。」
明朝是君獨,清朝那也得是君獨。
還獨的更厲害呢。
「但怎麼也得出一兩個有為之君吧?」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笑得很開心。
「啊哈!早死的皇帝!」
「這說明什麼!」
魏忠賢低頭接話道:
「說明這蠻族不得天命,承受不起大明之德!」
朱由校笑意一僵。
「你好像忘了一件事,朕也是早死……」
拍馬屁拍馬蹄子上了!
怎麼辦?急!
磕頭求饒命唄!笨!
朱由校也沒太在意,只是再一次笑得開心。
因為他發現了一件事。
一件事對大明皇室不是很在意,對女真皇室很要命的一件事。
他們不會種痘術!
「感謝隆慶皇帝。」
「魏忠賢。」
磕頭的宦官停止動作,抬頭看向皇帝。
逆著亭午之光,他看不清皇帝面孔。
只聽得皇帝口中和煦的聲音。
「女真那邊天氣要涼了。」
「多尋些衣物給他們送去。」
……
大清·順治時期
福臨整個人僵在寶座上。
這個感覺就像你前面還在說開元盛世,下一秒就天寶十四年了!
「怎麼就突然從順治八年蹦到順治十八年了?!」
「董鄂妃又誰啊!」
「董鄂……」
福臨突然想到一件事,莫不是指董鄂·鄂碩之女。
那女子入關前便以才學聞名。
……等等!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
今年是順治七年!
十一月!初十!
就差三天!
「陛…陛下……」
宮門處,藍衣紅頂的小太監低頭顫聲道:
「太后娘娘請陛下過去一趟。」
……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
【軍事成績:逐鹿中原,統一天下。】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對這個評級嗤之以鼻孔!
「行啊,白撿一個滿分,那都是多爾袞和李自成的功勞啊!」
李世民突然挺了挺腰背。
李淵斜睨了他一眼,不屑道:
「沒你老子我起兵,你統個屁天下。」
「坐那麼直,小心腎虛啊!」
「看看你兒子!再看看你老子的兒子!」
「你都不慚愧嗎?」
「懂不懂代天孕子的含金量啊!」
「沒有朕,會有天可汗嗎?」
「是朕甘為基石硌,舉你上青樓啊!」
李世民與李建成看著李淵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真是心服口服了。
再一次學到了,什麼叫一切解釋權以我基準。
「阿耶,你能從北周、隋朝兩朝活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淵聞言,一抬頭,一擺手,神氣十足道:
「那是自然!」
「你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呢!」
……
【多爾袞雖然帶軍攻入了北京城,確立了大清朝在中國的統治地位,但是,中原畢竟是漢族人的地盤,他們不甘心被外族人統治,因此,各地的反清鬥爭和運動不停的發生,社會局面動盪不安。】
【順治親政之後,這樣的局面並沒有改變。】
【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七月】
【由李定國統領的西南瑤族、僮族、苗族、彝族等農民組成的起義軍,占領了桂林。】
【順治派尼堪率十餘萬大軍前去鎮壓,為了給大軍鼓氣,還親自為他們送行。】
【結果同年十一月,衡陽一戰中尼堪戰死。】
【年輕、沒有治國經驗的順治備感失望,又開始重新考慮治國方案。】
……
李世民看著天幕,目不斜視拉長聲調。
「哦~多虧了多爾袞啊~」
李建成一口茶噴了出來!
「咳咳!咳咳!辣!這茶真辣!」
李淵看著兩個逆子黑著臉。
「彼其娘之。」
……
【順治十年正月,順治巡視御馬廠,感受到單純的倚仗軍威很難征服反清勢力。】
【之後,順治仔細思考了多爾袞所採用的政策,認為過於殘暴。所以,他決定改用剿撫並用的策略,而且要撫大於剿。】
【同時決定先平定西南,然後在平定東南。】
……
大宋·真宗時期
趙恆別的暫時沒看出來,但是有一點他看出來了。
「這小皇帝挺有錢啊?」
劉娥白了他一眼。
「你這不廢話嗎,李自成是白死的嗎?拷餉的那些錢你以為會落入誰的手裡啊?」
趙恆一想也是,隨即對劉娥揚起一個大大的笑臉。
劉娥:……
怎麼還是這幅傻樣啊!
真煩人。
「嘿嘿,小娥笑起來真好看!」
劉娥又一次白了他一眼。
「你說,這大清能挺多少年?」
趙恆托腮看著劉娥,聞言懶懶散散回道:
「大差不差的,可能跟明朝差不多吧。」
……
【當時南方有兩大勢力,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一帶有鄭成功的水師出沒,而李定國又占據著雲南、貴州、四川等大部分地區。】
【清軍為了應付他們,兩邊奔走,十分疲憊,而且效果不佳。】
【於是,順治以先西南、後東南的戰略改變了被動局面。】
……
天幕上。
少年皇帝看著疆域圖裡的兩地烽火,將手蓋在西南處。
隨即又看向東南沿海。
「攘外,必先安內。」
……
【鄭成功指揮的軍隊熟悉水戰,他有三千多艘船在廈門附近的港口,而清軍熟悉騎射,陸戰占優勢,對水戰很陌生,碰到鄭成功的軍隊勝算較低。】
【因此,順治首先對鄭成功的軍隊採取了招撫的策略,將大量的兵力用於對付李定國在西南的兵力。】
【順治十年(1653)五月,為滿清效力的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順治又給了他大權,允許他節制升遷地方文武官員、決定進兵的時機,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先行事,再匯報。】
【洪承疇也理解了順治的的意思。】
【對西南山川形勢很熟悉的洪承疇到任不久便向順治提出建議,讓李率泰為兩廣總督,並與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一起鎮守廣東,來應對西南方面可能出現的戰事。】
【而洪承疇在西南期間一直貫徹順治提出的「剿撫並用」的策略,而且儘量「以守為戰」,在順治十三年下半年,促成了孫可望投降大清。】
【順治十六年(1659)正月,順治派三路大軍向貴州進發,然後攻入雲南,並將李定國的主力消滅在永昌磨盤山一帶,從而平定了西南。】
【在西南維繫明朝政權的南明桂王朱由榔逃到了緬甸,南明政權名存實亡。】
……
{桂林、衡州兩次大捷,使得清廷朝野震動,一聽到李定國的名字就顫慄不已,甚至還有放棄西南各省與李定國平分天下講和的打算。}
{出征不足一年,縱橫數省,收復湘、桂,擊敗清軍數十萬,掀起了繼1647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後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黃宗羲贊道:「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李定國就像一個縫補匠一樣左右忙活,孤單得很啊。}
{本身又只是個軍事天才,其他方面的短板,根本不足以全面撐起大廈將傾。}
{南明真是沒救了,像原子一樣散,每個反抗的人都獨自在斗,一旦合起來,原子之間的斥力就大於引力,先內訌再說。}
{可惜孫可望這個東西,非要和李定國過不去,自己什麼幾斤幾兩沒點B數,李定國為了顧全大局自願出走,致使北伐大好局勢化為灰燼。}
{孫可望搞內政很牛的,要是和李定國同心協力再聯絡其他抗清勢力,真有可能把韃子驅逐。}
{李定國孫可望二人本來是互補的,李定國軍事猛孫是內政強,結果孫自己想當朱溫,這倆人如果精誠合作起碼都能穩據半壁江山。}
{李定國還能聯合其他抗清勢力,孫可望沒辦法,他野心太大了,想當皇帝都寫臉上了,南明幾個王本來就是內鬥的厲害,你孫可望還想當皇帝,那還咋聯合啊。}
{說那些,南明不內鬥也沒啥基本盤了。}
{在民心這一嘎達,南明和清初屬於半斤八兩,甚至可能還不如清初呢。}
{多爾袞的那一手哀崇三日確實打根子上了。}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看著這一大段話。無法兩字總結。
「黨爭……黨爭……看來這南明也是深陷黨爭不可自拔啊。」
李泌嘆氣道:
「明代制度就決定了君權在君相關係中的弱勢地位。」
「宗室和外戚被排除在政治活動之外,又有祖宗制度高懸於皇帝本人頭上。」
「胡李大案、靖難之役、土木堡之變,使得明代勛貴屢遭打擊。」
「種種情況下,明代的朝廷形勢完全可以簡化成抱團取暖的皇帝和宦官被寒門出身的文官集團打得節節敗退。」
「同時,縱觀歷史,明朝又是少有的外部壓力較小的政權,在固守長城九邊防線的情況下,也只有也先、俺答兩人可以到京城耀武揚威。」
「這種情況下,明朝大臣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政鬥也是毫不意外的。」
「無論是在規模上、組織上、烈度上,都一次又一次刷新紀錄和底線。」
「其政鬥又是古往今來少有的棄政務於不顧的黨爭。」
「這也是明朝滅亡重要原因之一了。」
……
【西南戰亂結束,順治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在東南的鄭成功。】
【因為鄭成功堅決不接受清朝的招撫,要抗清到底,順治對他進行的招撫活動都沒有起到效果。】
【順治十六年(1659)五月,鄭成功從舟山出發,經過崇明島,進入長江,衝破清軍的封江鐵鏈,一舉打下瓜州,隨即攻破鎮江,在七月一日占領江浦,兵臨南京城下。】
【清朝的蕪湖官吏,不等到鄭軍去,便送來降書。】
【鄭成功派張煌言去蕪湖,守住這個位於南京之西的沿江重鎮。他自己則留在南京城外,攻城。】
……
天幕上。
南京城外。
十餘萬鐵甲鐵面罩的鐵人圍困城牆。
但又獨留一條道路。
畫面一轉。
一身黑絨對襟箭衣,紅色的厚絨黑抱肚。
腰系犀角玉帶,足蹬皮靴、臂纏皮腕,身後紅披風獵獵飄揚。
頭上束著小小金冠,橫插一枚鑲金綠玉釵。
威風凜凜的男子看著書中文書,對眼前跪地叩首的清兵笑道:
「我不是嗜殺之人。」
「清軍此舉無道,合該受我大明教化。」
「回去告訴郎總督,本王不難為他。」
「靜待一月而已,本王允了。」
……
【當時清朝守衛南京的是兩江總督郎廷佐。】
【面對鄭成功的圍城,他派人向鄭成功說:「我一定投降,但是須先假裝守城。按照清朝的軍法,如果我守滿三十天,留在北京的家眷就可以免掉連帶治罪。請給我三十天的限期。」】
【鄭成功直接允准了郎廷佐三十天的限期,不僅暫不攻城,而且沒有把南京好好包圍起來。】
【於是,郎廷佐調來的救兵,公然接進了城。】
……
大秦。
嬴政挑了挑眉頭。
「樂毅不破莒城、即墨,遂喪洪業。」
「恐怕與此不相上下了。」
眾人面帶正色點了點頭。
劉邦嚴肅的湊向蕭何。
「什麼意思?」
蕭何眼皮子一跳。
什麼意思你不知道你裝個球的嚴肅!
劉邦看懂了,劉邦不樂意了!
「什麼意思?我家裡什麼條件你不知道是吧?」
蕭何無言以對,只能有氣無力的低聲道: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燕國上將軍樂毅聯合趙、楚、韓、魏,合五國之兵攻打齊國。」
「齊軍全線崩潰,最後只剩下莒城、即墨未克。」
「樂毅如果乘勝進擊,攻克這兩座城池完全是可能的,但他沒有這樣做。」
劉邦點了點頭。
「他為什麼不這麼做?」
蕭何瞪了他一眼!
「我如何知道?!」
劉邦嘖了一聲。
「你怎麼什麼也不知道?」
蕭何氣笑了,劉邦則又晃到蒙恬那一邊。
「不問你了。」
……
【鄭成功與他的軍隊,就在城外靜候三十日的限期期滿。】
【七月二十一日夜晚,清軍拆壞神策門旁的城牆,由城牆的洞裡突然出來,衝到鄭軍在白土山的營壘,將鄭軍先鋒活捉。】
【第二天黎明,在鄭軍尚在燒鍋造飯之時,清軍分成幾路,開了城門出來,把鄭軍壓迫到長江邊。鄭軍全部潰敗,被殺死幾萬,來不及上船,死在水裡的更多。】
【鄭軍一眾大將一齊陣亡。】
【鄭成功率領殘餘部隊,一口氣撤回廈門。】
【那時候,張煌言還守住蕪湖,並且已經收復了徽州、寧國、太平、池州四府。
【廣德、和州、無為三州。】
【當塗、繁昌、宣城等二十三個縣。】
【鄭軍既退,張煌言孤立無援,被清軍擊敗,隻身逃至安慶,由安慶逃至江西,由江西逃回浙江天台,招集舊部,取了林門島與桃渚島,以等候鄭成功的消息。】
【順治十七年,清朝的福建總督李率泰與將軍達素,在五月間大舉向廈門猛撲,想把鄭成功徹底解決,結果被鄭成功殺敗,清軍死了十分之六七,達素自殺。】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鄭成功留下十八歲的兒子鄭經守住金、廈兩島,自己帶兵去取台灣。】
【這時候,荷蘭的「東印度聯合公司」已經偷占台灣三十八年之久,在台南筑了堅固的「塞蘭狄阿」(安平城)與赤嵌堡。】
【鄭成功前來攻打,打到年底,荷蘭的守軍投降。】
【鄭成功准他們在司令揆一的統率之下,登船回國。】
【鄭成功認為台灣沃野千里,可以建設成根據地,積極從事於設立中央機構,開墾農田,興辦學校,和菲律賓及英國均建立了貿易關係。】
【他常常站在高山之上,用望遠鏡向西眺望。】
【等到次年永曆被害的噩耗在五月初傳來之時,他便在初八日這一天,於眺望大陸之後,坐在椅子上一邊飲酒,一邊誦讀明太祖的遺訓,長嘆一聲:「我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說完便與世長辭。】
【而在鄭成功撤離了福建沿海,一舉收復了台灣。】
【全國上下的大規模反清活動也慢慢平息。】
【天下再次一統。】
【評級S級·得五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