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
大明。
朱元璋帶著幾分期盼的看著天幕。
「聽這意思……」
「莫不是要出現個力挽狂瀾的主?!」
……
【八月二十二日,言官彈劾方從哲沒有勸阻朱常洛使用錯誤藥方,特別是給事中楊漣矛頭直指崔文升,言辭激烈。】
【緣由是在八月初十,朱常洛因縱慾過度而病倒,十四日,服用司禮監秉筆崔文升的通利藥,一天之中如廁三四十次,因而無法下床。】
【同二十二日,錦衣衛傳楊漣入宮。時人懷疑朱常洛要廷杖楊漣,結果皇帝注視楊漣許久,傳諭「國家事重,卿等盡心,朕自加意調理」】
【二十五日,朱常洛召見群臣,命皇長子朱由校、皇五子朱由檢見大臣。】
……
大明·天啟時期
朱由校目光不善的看著魏忠賢。
「所以,你的意思是天上這玩意已經掛了三天了?!」
「朕卻全然不知!」
魏忠賢跪在地上,磕絆道:
「陛下……老僕……去找了陛下好幾次……但……但……您就是不開宮門啊。」
「還說……讓老僕別來煩你……」
朱由校撓了撓亂糟糟的頭髮。
好像……是有這個事……
「咳咳,現在!把事情無巨細的講來。」
……
大明·崇禎時期
朱由檢有幾分尷尬。
身為人子,就這麼明晃晃的看著自家老爹的不堪過往被公之於眾。
真是太無顏面了。
……
【二十九日,朱常洛再召見諸臣,下旨驅逐崔文升,停止尊鄭貴妃為太后的旨意,並指定楊漣等人為顧命大臣。】
【隨後,朱常洛又詢問鴻臚寺獻藥,方從哲表示不敢輕信鴻臚寺丞李可灼所獻仙丹,但朱常洛召見李可灼問診並服用所獻仙丹紅丸。】
【服用之後,朱常洛狀態大好,身體舒暢,諸臣歡躍而出,只留下李可灼和御醫。】
【下午,李可灼出宮,輔臣詢問皇帝情況。】
【李可灼回應稱擔心藥力衰竭,所以又獻了一顆,朱常洛服用之後效果很好。】
【九月初一,宮中突然卻傳出聖旨,飛速召集群臣進宮。】
【朝臣忙匆匆動身趕往宮中,但是還沒等眾朝臣進入宮中,宮中就已經傳出了一片悲痛哭號之聲。】
【朱常洛於五更時駕崩,廟號光宗,諡號貞皇帝。】
……
朱元璋眼中的光消失了。
「……真行啊……」
「一個月的天子。」
馬皇后給老朱倒了杯茶水,淡淡道:
「你還是想想怎麼跟李善長說吧。」
朱元璋拿起茶杯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
{又一個歷史謎團,紅丸案。}
{歷史謎團個der啊。}
{梃擊、紅丸、移宮合稱三案,得名自魏忠賢授意編寫的《三朝要典》。}
{要不是魏忠賢和東林黨的對立關係,三案都不會有如此大的名聲,只是某個歷史小片段。}
……
大清·乾隆時期
永琰倒是新奇了。
「這種說法倒是頭一次聽聞。」
乾隆喝著杏仁露,聞言「嗨」了一聲,開口道:
「那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明末閹黨作為陪襯。」
「梃擊案可能會用於解釋為何萬曆在怠政之後會破例召見一次朝臣。」
「紅丸案則會因為尊者諱而被特意隱去,可能只會出現在方從哲等人的傳記中,暗示泰昌帝的死因另有解釋而且難以啟齒。」
「移宮案可能會被提到,但是篇幅也不會太長,也不易引起重視,畢竟朝臣欺負先帝遺孀的戲碼實在是有違道德。」
「即便是在三案已經有了較高知名度的情況下,後人也往往強調東林黨人在其中的卓越表現,挫敗了浙黨、閹人、寵妃等各種反派角色的陰謀,而非對案情本身進行分析。」
「這種狗屁倒灶的事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那明朝自中期以來,宮中常備春藥已是公開的秘密。」
「泰昌帝採納崔文升藥方、李可灼紅丸,也都是半公開進行。}」
「如果藥方、紅丸有問題,方從哲也不會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放人還鄉。」
「況且,那紅丸是嘉靖時期的常煉丹藥,史料中也沒有反映出朱常洛有中毒症狀。」
乾隆將空了的白玉碗一放,拿起手邊扇子搖著,笑著道:
「泰昌帝即位後大肆淫樂,而且服用過量春藥損害身體。」
「所以崔文升才會使用大黃作為瀉藥以毒攻毒,讓他去火、排泄藥力,但一天拉三四十次,也造成了泰昌帝的腎虛體弱。」
和珅突然笑著哈腰道:
「萬歲爺說的是,畢竟老話講了,那好漢也架不住三泡稀……」
「哎呦!奴才失言!如此腌臢之言怎能污了萬歲爺的龍耳!」
和珅「惶恐」的跪下叩首道:
「奴才罪該萬死!還望萬歲爺開恩啊!」
乾隆看著這一幕哈哈大笑。
和珅演的這一幕是為了什麼,他心知肚明。
確實,有些事情和道理不能讓永琰知道。
最起碼現在不能讓他知道。
所以他才開懷大笑。
什麼是忠臣?這就是忠臣。
一旁微笑侍立的永琰則瞥了一眼和珅。
目光晦暗不明。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第一次感受到了丟臉二字為何物。
尤其是還在「求」大臣們辦事時碰到了這一幕。
殿內大臣全都低下頭裝死。
如今陛下文武雙全兼武德充沛、似天人下凡。
招惹不得。
但這位泰昌帝的駕崩,眾人心裡也有了幾分猜測。
託了當今聖上的鬼福了。
眾人對藥性配伍也有幾分了解。
那泰昌帝先是縱慾過度,使得腎水虧損,虛火旺盛。
大黃降火又致脾胃虛弱。
此時漸養脾胃還可,但偏偏用了紅丸這等虎狼之物。
那紅丸是用秋石、人乳、辰砂調製而成,性熱,正好與大黃藥性相反。
脾胃虛弱,元氣不固。
卻連遭性能相反且猛烈的兩味藥物的折磨。
豈能不暴斃。
……
【朱常洛駕崩後,給事中楊漣找到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認為李選侍並非可以寄託之人,應當儘快見到太子,移居慈慶宮。兩人又告知方從哲,方從哲贊同,於是眾人入宮。】
【有宦官進行阻攔,被楊漣厲聲喝開。】
【此時,皇長子朱由校正被李選侍攔在暖閣,太監王安哄騙住李選侍,皇長子才得以見到群臣。群臣當即磕頭,山呼萬歲,請其前往文華殿。】
【隨後,王安在前開路,英國公張維賢、內閣大學士劉一燝、禮部尚書周嘉謨、給事中楊漣抬轎而行,李選侍派人三次試圖叫回皇長子,被楊漣喝止。】
【抵達文華殿後,群臣議定太子初六登基。】
【九月初六,皇長子朱由校即位,是為明熹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