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

  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

  【十月十八日,翰林院編修吳中行、檢討趙用賢、刑部員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分別上疏彈劾張居正。】

  ……

  天幕上的張居正身穿長袍。

  他看著一群不請自來的「惡客」,板著臉一言不發。

  「叔大,子道所言不無道理。」

  一名老者手中捻須,苦口婆心道:

  「你夙夜在公,勤勞最久。父子相別十九年矣。」

  「子由壯至強,由強至艾,與父之從衰得白,從白得老,音容相睽,彼此未睹。」

  「如今長者長逝於數千里外,已成永訣。就算不得匍匐苫塊,只憑一棺臨穴,其情其理都弗有堪者啊。」

  又有幾人跟著開口,對著臉色難看的張居正拱手道:

  「是啊,首輔,汝師那人您是知道的。」

  「說話雖夾槍帶棒,但這道理卻從無缺瑕。」

  「您能以君臣之義為效忠於數年,卻不能以父子之情少盡於一日……忠孝兩全是難,但也不能棄孝全忠啊。」

  「叔大,你今以例留,而厚顏就列,他時國家若有大慶賀、大祭祀,你為元輔大臣,若雲避之,則於君臣大義為不可。」

  「欲出,則於父子至情又不安。」

  「叔大,到那時陛下何以處居正,居正何以自處?」

  「是啊,社稷所重,莫如綱常。而元輔大臣者,綱常之表也。綱常不顧,何社稷之能安?」

  張居正忍了又忍,開口道:

  「諸位今來所為何事。」

  為首一人頓了頓,拱手道:

  「求叔大上疏,解救諸人。」

  ……

  【奏疏呈進後,馮保將它們留中數日不發,讓張居正票擬朱旨。】

  【張居正怒不可遏,與馮保商定,對此四人實施廷杖。】

  【翰林院掌院學士王錫爵會集翰林、宗伯以下數十人求解於張居正,張居正拒而不見。】

  【王錫爵徑直闖入張府,為上疏諸人求解。】

  【張居正言:「聖怒不可測。」王錫爵說:「即聖怒,亦為老先生而怒。」】

  【張居正勃然下跪,舉手索刀作刎頸狀,並說:「上強留我,而諸子力逐我,且殺我耶!」又連聲喊道:「你來殺我,你來殺我。」】

  【嚇得王錫爵趕忙逃出,而奪情的幕後戲,也鬧到了台前。】

  【十月二十二日,萬曆下旨:命錦衣衛逮吳、趙、艾、沈四人至午門前廷杖。】

  【吳、趙二人各杖六十,發回原籍為民,永不敘用。】

  【艾、沈二人各杖八十,發極邊充軍,遇赦不宥。】

  ……

  大秦。

  嬴政冷哼一聲,淡淡吐出兩字:

  「腐儒。」

  殿內眾人深以為然。

  蒙恬摸著下巴上的小鬍子,搖頭道:

  「這邊火燒房子,那邊死了爺,你是先哭爺,還要先救火?」

  「這道理再淺顯不過了,還扯什麼橫筋。」

  尉繚揣著袖子,老神在在道:

  「這其中有奪權之想,但也有幾分捍衛綱常倫理之念。」

  「儒家那幫人,就是這個模樣。」

  蕭何看著天幕,若有所思道:

  「張居正卻是有幾分申韓之風,這恐怕也是與眾不同之源。」

  馮去疾捻著鬍鬚,搖頭嘆氣道:

  「源不源暫且不說。」

  「這手段未免太極端了。」

  「今日你在台上,做到如此極端,有朝一日你下了台,別人又會怎樣對伱呢?」

  「你不可能永遠都在台上的。」

  劉邦撓了撓大腿道:

  「大明這爛攤子,不用極則毋寧救!」

  「商君不割公子虔的鼻子,秦國又能變法有成嗎?」

  嬴政讚賞的看了劉邦一眼。

  ……

  大漢·武帝時期

  「他這是要做孤臣啊。」

  劉徹看著手段決絕的張居正,感嘆著其魄力。

  這一回,他跟士人、同僚之間徹底結下了死結。

  以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

  「就是不知道那小皇帝能不能擔起這一副孤臣之心。」

  ……

  【十月二十四日,刑部辦事進士鄒元標再次上疏彈劾張居正「奪情」。最後受廷杖八十,發謫充軍

  貴州都勻衛。】

  【十一月初五日,萬曆命鴻臚寺少卿陳學曾傳旨給張居正,以父喪七七期滿,請他於初六日入閣辦事。】

  【十一月二十四日,南京浙江道御史朱鴻謨上疏為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鄒元標五人鳴冤。萬曆降旨:奪職為民。】

  【奪情之事是萬曆五年的一件大事,其影響之大,震動朝野上下。】

  【民間裡巷也沸沸揚揚。】

  【但無論傳統倫理道德力量多麼可畏,終究敵不過強大的政權力量。】

  【這場鬥爭中,萬曆勝利了,張居正勝利了。】

  【所謂趁熱打鐵,張君正順勢深入變法改革的進度。】

  【財政改革。】

  ……大宋·神宗時期

  「財政……」

  趙頊看著這二字,心下生出萬千思緒。

  變法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之後,就要轉入經濟改革。

  因為要面對的,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國匱民窮的大難問題。

  非大動干戈而不可得之。

  必須以綜核名實、信賞必罰為原則,以嚴厲的考成法為手段,才能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方可使改革不流於形式。

  「奪情,捍衛了新政啊。」

  王安石看著天幕里的張居正,目中閃出一絲讚嘆與羨慕。

  ……

  【明朝的財政困難是由來已久的,遠的姑且不說,從嘉靖七年(1528年)到隆慶五年(1571年),太倉銀庫歲出入銀數比較的結果,沒有一年盈餘,全是虧空。】

  【為了擺脫困境,張居正將理財思想的宗旨放在開源節流雙管齊下上。】

  【他以漢武帝時的理財大家桑弘羊「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的原則出發,提出「不加賦而上用足」的理財方針。】

  【但這必須由嚴格的考成法予以保證。】

  【有別於那些只會乞求加賦以足國用的大臣。】

  【張居正的「不加賦而上用足」不是一句漂亮的門面語,而是有具體措施保證的。】

  【那就是「懲貪污以足民」,「理逋負以足國」。】

  【兩手並下,整治貪官污吏化公為私和勢豪奸猾拖欠賦稅,以裁抑他們的非法所得為手段,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

  大明·永樂時期

  「雙管齊下……」

  朱棣捻著拇指上的扳指,皺眉思索道:

  「這有些泛泛而談了吧?」

  朱高熾上前一步,小聲道:

  「爹,兒子有幾條不成熟的想法。」

  朱棣挑了挑眉頭,微微仰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擺擺手道:

  「放!」

  徐皇后沒好氣的拍了他一巴掌。

  朱棣揉著胳膊賠笑兩聲,扭頭對朱高熾正經道:

  「說罷,什麼想法。」

  朱高熾拱手道:

  「其一,抑制國家財政和宮廷財政的支出。」

  「削減南京官員的編制,終止或削減宮廷的織造項目,節約宮廷的節慶、宴會開支,縮減大規模的工程、營造等。」

  「其二,強化邊鎮的錢糧與屯田的管理工作,避免或者減輕邊鎮軍餉日趨增大的財政壓力。」

  「其三,限制官員特權,抑制宗藩的冒濫,削減生員的定額。」

  「其四,強化戶部的財政事務。」

  「對徵收賦稅的簿冊進行大規模整理。」

  「督促戶部的十三清吏司的各員外郎、主事等官員的出勤。」

  「進行邊餉的實態調查,制訂邊餉政策。」

  「加強地方政府對戶部的財政狀況報告,使戶部能在把握全國財政狀況的基礎上運營財政。」

  朱棣怔怔的看著臉色認真的朱高熾。

  「你這想法……琢磨很久了吧。」

  朱高熾點點頭,輕聲道:

  「爹,大明最深的問題依然是祖制。」

  「不破不立,說的輕巧。」

  「卻不如一開始就亡羊補牢。」

  「爹,您的威嚴夠了。」

  「爺爺那是重開華夏,比不了。」

  「咱們還是著眼天下子民,萬里江山吧!」

  朱棣看著他,一動不動。

  不知過了多久。

  皇帝嘆了一口氣。

  「好啊,不愧是咱的種!」

  ……

  天幕上。

  一身官袍的張居正看著大明疆域,臉色肅穆。

  疆域上,一塊塊代表土地清丈的方格浮現。

  而其身後。

  一身龍袍的少年皇帝背負雙手,背對著他。

  ……

  【財政改革,首當其衝,也不可能避免的,就是清丈田糧。】

  【萬曆六年(1578)十一月,張居正以萬曆名義下令在福建省首先試行清丈田糧。】

  【萬曆八年(1580)九月,福建清丈完畢,清丈出隱瞞逃稅田地二千三百一十五頃。】

  【於是張居正會同閣臣張四維、申時行及戶部尚書張學顏等人決定,把福建丈量之法推行於全國各地。】

  【萬曆批准,隨即頒發清丈田糧八款。】

  【同時向全國各地下令:「各撫按(巡撫、巡按)官悉心查核,著實奉行,毋得苟且了事,反滋勞擾。」】

  【萬曆九年(1581)十二月,萬曆追究對清丈田糧持消極態度的官員,松江知府閻邦寧、池州知府郭四維、安慶知府葉夢熊、徽州府掌印官同知李好問等,停俸戴罪管事,責令將功補過。】

  【在朝廷的強大政治壓力下,從萬曆八年到萬曆十一年(1583年),清丈工作在大明各地陸續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