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

  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

  【也就在胡惟庸當上右相這一年,朱元璋撤銷了中書省編制中的平章政事和參知政事兩個職位。】

  【同時,在地方上廢除了元朝實行的行中書省制度,改由承宣布政使擔任地方行政長官,直接向中書省負責。】

  【本來在中書省的編制中,左、右丞相是級別最高的,其下分別為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參知政事】

  【如今廢除了平章政事和參知政事的職位】

  【中書省就只剩下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的編制】

  【其下增設了幾個和地方布政使司相聯繫的位置,不過是輔助丞相而已。】

  【胡惟庸直接一步登天,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

  天幕上。

  威勢愈重的朱元璋大發雷霆!

  「快口御史,安敢如此排陷大臣!」

  底下的叩首的官員面色急切:

  「陛下!胡惟庸、陳寧、塗節三人!」

  「險惡似忠!奸佞似直!」

  「恃功怙寵!內懷反側!」

  「擢置台端,擅作威福!」

  「似六賊之禍,天下皆知!」

  「陛下!臣……」

  「住口!!」

  朱元璋將奏章砸到大臣身上。

  「韓宜可!」

  「他們是六賊,那朕是什麼!」

  大臣的急色頓時僵在臉上。

  「來人!拉下去!」

  「入詔獄!」

  大臣被左右侍衛強拉下去。

  然而嘴裡卻依然道:

  「胡惟庸專恣不法,久之必為國患!」

  「不斬其首怎能以謝天下!」

  「陛下!為國事重!為國事重!」

  臣子的呼聲漸遠。

  朱元璋站在殿內。

  外面的陽光打進來,照亮半身。

  唯獨面目隱在黑暗裡。

  看不清楚。

  ……

  【公元1377年八月,胡惟庸將大量親信盟友提拔到了高位上】

  【並且以各種理由和藉口將他認為的反對者趕出要害部門。】

  【這種大肆排除異己的做法令官員們感到恐慌的同時,更多的是憤怒。】

  【御史韓宜可告發胡惟庸等人悖逆於皇帝,僭越皇權,要求將這幫人全部收監或者斬首。】

  【朱元璋命人將韓宜可交付有司並將其下獄。】

  【九月,胡惟庸升為左相。】

  ……

  大漢·文帝時期

  「鄭伯克段於鄢啊。」

  劉恆很明白這種手段。

  像是在故意嬌寵一個放肆的小孩,任其為所欲為。

  讓其不安分。

  人,只有在不安分中才能露出更多破綻。

  一個撒歡尥蹶子的人,隨時可能犯錯誤。

  問題是,這麼做是為什麼?

  功高如李善長者都可以被朱元璋輕鬆挪開,更何況區區胡惟庸。

  丞相,說換也就換了。

  除非……

  「其意不在丞相。」

  竇漪房陷入沉思。

  「可是志不在丞相,又在於何?」

  正在抄書的劉啟完全跟不上思緒,只能暗戳戳的支起耳朵聽著。

  劉恆看著天幕,緩緩道:

  「志在相位。」

  劉啟:?嘛意思?

  ……

  大漢·成帝時期

  趙合德抱著幼秀兒往劉驁懷裡鑽。

  「陛下……妾怎麼覺得陰森森的?」

  劉驁緊緊抱住軟嬌娘。

  但懷裡的嫩潤卻不能勾起一絲慾念。

  你覺得陰森?朕還覺得害怕呢!

  這朱元璋怎麼這麼不對勁啊!

  他咕嚕的咽了吐沫。

  「別…別怕……有朕呢!」

  趙合德低眉合目,睫毛顫慄。

  「還有……手老實點!朕修身養性呢!」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不停的用書卷拍打著掌心。

  「難道他想……」

  官僚機構改革使得胡惟庸在中書省,乃至在整個官僚集團都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權力。

  朱元璋應該是意識到相權之重對皇權的威脅,特別是中書省權力過大,容易導致皇權旁落。

  「可是這目的……」

  是了,其目的就是集中皇權,使權不專於一司。

  「但為何要用……」

  的確,相對於李善長這種功勞、威信和才幹都頂尖的人、

  若身處宰相之位,朱元璋要想廢除宰相制度,難度要大得多。

  而放置胡惟庸這樣一個利令智昏之人就好辦了。

  「確實匪夷所思。」

  一旁磨墨的徐妃表示一句也沒聽懂!

  但這機會得來不易啊!

  「是啊,沒想到他居然這麼想的。」

  李治看著皺著眉頭煞有其事的妃子,又好笑又無語。

  「墨磨得差不多了,你休息一會吧。」

  徐妃都緊繃著身子做好皇帝詢問的準備了,卻沒想到皇帝一字不問。

  「沒…妾不累!」

  李治笑了笑,拿起筆開始記錄明制。

  雖不聰慧,但別有幾分饒趣。

  逗個悶子解解乏也是不錯。

  養豬殺豬,這朱元璋不愧姓朱。

  ……

  大明。

  坤寧宮內陷入一片無言的壓抑。

  朱元璋面無表情,眼中精光閃爍。

  馬皇后欲言又止。

  「設立中書省,授大臣以重權。」

  「這是咱為新朝量身定製的。」

  朱元璋緩緩坐直身體,悠悠道:

  「我們都是從刀光劍影中一路拼殺過來,同當患難,同享富貴。」    「但妹子,咱怕啊。」

  他緩緩起身,走到殿門仰望天空。

  「前朝那些實權派大臣,他們在掌權時說一不二。」

  「風頭甚至蓋過皇位上坐著的那個人。」

  「丞相因為權力過大就有可能干預到皇帝的意願,甚至威脅到皇權。」

  「就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一樣。」

  馬皇后沉聲道:

  「所以,你就想廢了相位?」

  朱元璋坦然道:

  「有想法,沒體系,天幕不提咱還真要想想。」

  馬皇后起身急走到老朱身邊,她太了解他了。

  「重八,你想沒想過這期間會造成多少冤假錯案!」

  「該殺和不該殺的人,都會被大肆誅殺!」

  「這會讓國家陷入動盪的!」

  朱元璋頭也不回,背負雙手冷聲道:

  「那也是必要的犧牲。」

  「天下軍戶盡在朕手。」

  「一群措大掀不起風浪。」

  「重八!」

  老朱回頭看著焦急的皇后,笑著道:

  「知道知道,不濫殺嗎。」

  「咱會的,你放心!」

  「只誅首惡,絕不牽連!」

  馬皇后看著一臉賠笑的朱元璋只能暗生悶氣。

  倔驢!

  犟種!

  「你心裡有數就好。」

  ……

  天幕上。

  身穿龍袍頭戴翼善冠的朱元璋看向殿內大臣。

  「皇帝深居宮中,能夠知曉萬里之外的事。」

  「這主要是因為兼聽廣覽,了解民情。」

  「胡元之世,政令都出自中書省,大小事務都要先關報中書,然後才奏聞給皇帝。」

  「元朝又多昏君,才導致民情不通,以至於天下大亂。」

  「朕要引以為鑑。」

  ……

  【公元1379年九月,位於大明西南邊陲的占城國來使進貢。】

  【按照外交程序,中書省應該在接到這種外交大事的第一時間上報皇帝。】

  【但朱元璋沒有從中書省或是禮部那裡得到的消息。】

  【消息是出宮辦事的宦官帶回來的】

  【由於無人接待,占城國使者連宮門都沒有摸到。】

  【由於語言不通,外邦使者只好流落街頭。】

  【朱元璋勃然大怒,當即傳喚胡惟庸和汪廣洋】

  【胡惟庸和汪廣洋叩頭謝罪,將罪過歸咎於禮部】

  【禮部大臣又歸咎於中書。】

  【禮部與中書省當著皇帝的面踢皮球,這讓朱元璋更加惱火。】

  【他接連下了幾道敕書,將禮部負責接待外賓的相關人員全部下獄,同時讓檢校暗中調查。】

  ……

  大漢·宣帝時期

  「汪廣洋,扶不起的阿斗。」

  劉病已明白朱元璋的用意,想要制衡一下。

  但沒想到這人這麼爛泥扶不上牆。

  「胡惟庸,鼠目寸光。」

  結黨營私,欺上瞞下,直往火坑裡跳。

  「朱元璋……詭譎莫測。」

  這人的手段屬實讓人心驚。

  拿國家當工具……

  「奇怪,李世民也不這樣啊?」

  許平君摸索著手臂,天幕里展現的馬上皇帝就那幾個。

  怎麼就這個這麼陰森森的?

  劉病已也想不通。

  「也許是經歷的緣由?」

  許平君好奇的看著他。

  「那你也沒這樣啊。」

  皇帝眉頭一跳。

  也就是你,別人這話說出指定是人頭落地!

  「咳,這事一出,老朱也該收網了。」

  「事關國體,不能拖了。」

  ……

  【公元1380年正月初二,御史中丞塗節突然告發胡惟庸涉嫌毒殺劉基,並意圖謀反。】

  【毒殺劉基這事並無實據,但洪武八年劉基感染風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

  【御醫開了藥方,照單抓藥後身體不適病死也是事實。】

  【真相不確定,但對於朱元璋來說,他不需要真相】

  ……

  大明。

  「你等會!」

  「劉基死了?!」

  本來還一副智珠在握的老朱突然變了顏色。

  馬皇后看著天幕,嘆了口氣。

  「重八,你這……」

  劉基死的蹊蹺。

  ……

  【接到塗節的報告後,朱元璋立即批轉司法部門連夜突審】

  【具體細節早已不得而知,一些罪名也南轅北轍。】

  【只知結果是胡惟庸謀反案坐實,不可不殺。】

  【與此同時,御使中丞塗節和御史大夫陳寧作為胡黨嫡系也難辭其咎】

  【因為有官員稟告,塗節也參與了謀反,見事情敗露才站出來檢舉胡惟庸。】

  【此案由朱元璋「自臨問之」】

  【自正月初二,廷臣審錄,到初六結案】

  【胡惟庸為首的一大批人及其家族被全部處死。】

  【處死宰相是非同尋常的,朝堂內外為之震駭。】

  【朱元璋趁勢頒布了一系列詔書,以平息人心躁動。】

  【第一道詔書,革去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

  【第二道詔書,他要大肆清算胡惟庸等人的罪狀】

  【洪武大逃殺開始初顯端倪,但此時的風暴還在地平線下。】

  【因為有人不想朱元璋這麼大搞牽連。】

  【她也限制住了皇帝一開始的殺心。】

  【這個人就是馬皇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