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
{讀史至此,掩面長嘆。}
{三十二字自兒時初見便記誦於心,這應是中華讀書人能留下的最好的遺言。}
{義所當為,便毅然為之!}
{積貧積弱的宋朝在將死之時展示出了非凡骨氣}
{不必這麼高看待文天祥!想死,作為宋朝狀元宰相,在趙昺崖山投海時,若忠於宋,那時即死!}
{陸秀夫才是真忠誠!文天祥一路表演到此時,是在宣告他的忠節,儘管他最好做到了不投降而死,但實在是有自我宣揚之賺!}
{也仿佛你為了標新立異,拋出自己的假設一樣。}
{和這「嫌」「賺」都分不清的人計較什麼,拉黑即可。}
{讓你讀書,你非得養豬。既不知道當時文天祥又一次自殺未遂,也不知道孔子孟子之意為何!}
{但凡讀過《正氣歌》你都說不出這話!}
……
大秦。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嬴政不自覺的念起孟子的文章。
「從容伏質,就死如歸。」
「其所欲有者甚於生者。」
「可不謂義哉!」
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人心裡肯定明白。
以崖山這個彈丸之地對抗元軍,是蚍蜉撼樹。
南宋偌大的土地,都擋不住元軍的進攻,何況是小小崖山。
他們只是為民族氣節而戰,為信念而戰,為榮譽而戰罷了。
一如子路一般。
嬴政想到了子路之死。
只要多有一點求生的意念,他就大可以不進城,大可以不用那種方式挑釁蒯聵,大可以不死。
子路之死,死於他堅持將作為家臣的責任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
大漢。
劉邦捋著鬍鬚,面色不善。
「此豎子,誠非忠信之人!」
呂雉略顯詫異,劉盈默默擦淚,小劉恆若有所思。
劉邦察覺到呂雉神色中的異常,但也未多說什麼。
自始至終,她就沒了解過自己。
自己的偶像是信陵君不假,但自己也是自低層摸爬滾打上來的。
想到此處,劉邦看著呂雉意味深長的說道:
「生命沒那麼重要,活著也沒那麼重要。」
殿內陷入難以言喻的沉默之中。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著天幕,似呢喃似呻吟。
「我從你大父身上學到的東西不多。」
「只有一點讓朕記憶猶新。」
劉啟好奇的看向阿父。
劉恆看著天幕,輕聲道:
「活著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著。」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嫌惡的看著天上那句不知所謂的回答。
「忠君愛國,忠君是人本位,先忠於君主後忠於國家。」
「而愛國忠君才是真的國士無雙,他愛的是國家的黎民百姓,熱土海河。」
「子曰:『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
「讀沒讀過書啊!」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略帶幾分迷茫的看著諸葛亮。
文丞相永垂不朽
「相父,什麼是仁?」
諸葛亮握緊羽扇,眼神中的光彩熠熠。
「仁,就是你信守的根本原則與信念。」
「你認定的,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標準。」
劉禪更加迷茫了。
「這……這該如何確定自己的信念和標準呢?」
諸葛亮轉過頭,盯著劉禪。
過了許久,嘆聲道:
「只要問一問,在什麼狀況下,你即便犧牲生命,都要保衛這項原則。」
「或者反過來,就算可以幫你換來生命延續,你都不會違背這項原則…」
劉禪愣了一下,隨即羞愧的低下頭。
自己…居然連金哀宗和宋家的小皇帝都不如嗎…
……
西晉。
司馬炎覺得很不好受。
憑什麼啊!
都是得國不正!都是外族入侵!
怎麼你宋朝跟我大晉這麼南轅北轍啊!
我大晉怎麼就出了個劉裕啊!
你要說報應……我大晉篡的是魏國啊!
……
大唐。
李世民擦了擦手,將手帕一扔,看著天幕。
「生不負學,死不降志。」
「取義成仁。」
「這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遠遠超越了忠君愛國的範疇。」
李承乾則開口道。
「宗澤與岳飛難道不是嗎?」
李世民收拾了一下言辭,緩緩道:
「古有三不朽之說,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回顧宋代,以功業而彪炳史冊的相當罕見。」
「岳飛雖戰功赫赫,但後人緬懷主要還是因為他矢志抗金。」
李承乾直接無視了這句話。
他現在也有了點評判標準。
就自家阿父這種在軍事上看誰都是土雞瓦狗的說辭。
自己就聽聽算了。
真要信了……那可就遭老罪了!
李世民不知『逆子』的腹誹,回想著文天祥的一生與其寫的詩詞,感嘆道:
「但縱觀文天祥一生,任於危難之際,卻沒能挽狂瀾於既倒。」
「其後毀家抗元,兵敗被俘,也並沒有建立驚天動地的功業。」
「肯定他的主要不是名相,而是以名相能為烈士!」
「事業雖無所成,大節亦已無愧!」
「大宋三百年於事雖無成,卻是在最後留下了最寶貴的東西。」
「那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堅貞氣節!」
李世民想起自家王朝最後出現的那些堅貞人物,嘴角帶笑。
「那是我堂堂華夏,最珍貴的遺產!」
……
大宋。
趙匡胤一杯接一杯的不停澆酒於地,嘴裡念念有詞:
「寇準、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馬光、李綱、宗澤、岳飛、陸秀夫、張世傑、文天祥……」
「還有許多可能天幕還未說之人。」
「你們是大宋三百年裡的璀璨星光。」
「大宋有你們,是大宋的榮耀。」
「朕敬你們……」
趙匡義也舉杯欲敬,被趙匡胤冷眼逼退。
悻悻放下酒杯。
……
大宋·理宗時期
趙昀呆呆的看著手裡正方體。
他終於知道這東西是用來幹嘛的了。
若有的選,他寧願一輩子都不知道。
但他沒的選了。
此時機,無論南宋做什麼都是徒勞無功了。
決定南宋最終在什麼時間、以什麼方式覆滅的,是蒙古人間所發生的事。
此時的南宋在軍事力量上不可能抵擋蒙古,而且在戰略地形上也失去了任何保障。
雖有如文天祥等可歌可泣的忠臣故事,也無法延遲南宋滅亡的進程,更遑論阻止了。
南宋此時失去了自主性,淪為新興草原大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還好……最起碼,能保留宗廟了。」
……
大元。
忽必烈看著天幕。
他開心於天下一統,又傷心於這等好男兒不能為我所用。
「仲晦,這文天祥真不能為我所用嗎?」
劉秉忠不知道他死後五年,文天祥才被押向大都。
只是感慨道:
「文天祥,是讀書人的榜樣。」
「一以貫之。」
忽必烈明白了,忍不住嘆氣道:
「好男兒,不為我用,殺之太可惜!」
他依然沒斷了以後招降文天祥的心思。
正琢磨著如何招降文天祥的忽必烈還真想出個歪主意!
崖山之戰可以放過小皇帝,認元朝為宗主。
然後安家南洋,祭祀宗廟。
而代價……就是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入元朝當值。
漢朝先例,諸侯國相可以入朝為官。
朕為漢高祖後裔,用漢例很正常吧?
我大元又沒俘徽欽二帝,大不了那宋恭帝朕免費還你們!
反正只有把文天祥給我就行!
這樣,你總不能還一心求死吧?
總要試試啊!
萬一呢!
萬一他豬油蒙了心呢!
……
大明。
朱元璋不知大明會不會有這等臣子。
授任於傾危之際,忠信有餘,取義成仁,為千萬臣子之式。
「還是算了。」
「那不是說大明將亡且君主無能?」
朱元璋覺得還是不要想這種事好了。
不太吉利。
果然。
他捂著胸口,心跳的厲害。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知道自己聖祖評價文天祥是為了以忠君之意代大義之身。
但他確實不喜康熙爺的評價。
「文天祥,忠誠之心雖只是出於一時之激。」
「但久而彌勵,其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
「只因該志士仁人慾伸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