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潘玉蘭打定主意,就笑眯眯走到石薔跟前,打斷二人對話。

  「石薔姐,好巧!原來你在這上班啊?」

  石薔愣了下,扭頭看著跟過來的蕭啟,點點頭。

  「是啊,你們來買東西?」

  「恩。大老遠來一趟首都,總得帶點什麼送人嘛。」

  三人簡單寒暄幾句,期間,那女售貨員也沒走,只杵在一旁看潘玉蘭二人,還自來熟地問。

  「石薔,這是你親戚嗎?」

  石薔嘴角微抽,正要解釋。

  潘玉蘭以更自來熟的口吻搶答。

  「嗐,住在一條胡同的老鄰居,不是親戚,也勝似親戚了。這位姐,我剛剛聽你說什麼海外僑胞注資的,是不是真有個大老闆要來投資啊?」

  石薔奇怪地看了看潘玉蘭,總覺得她語氣有點怪,跟前幾天偶遇時不大一樣。

  蕭啟卻心知肚明,多半是潘玉蘭覺得這女售貨員有鬼,在故意試探,便一心二用聽著。

  女售貨員心裡暗暗竊喜。

  只看這二人身上的穿著打扮,再聯想到潘玉蘭方才的話,就知道這兩個「土包子」不是首都人,也許是石薔老家的鄰居。

  那就更好騙了!

  於是,她熱情地自我介紹,說自己叫喬小露,丈夫有個遠房親戚是海外華僑,年紀大了想落葉歸根,所以決定回來投資,為祖國發展做貢獻,云云。

  這些虛話潘玉蘭聽過就罷,只快速從中提取關鍵信息。

  總的來說,這喬小露就是想拉人掏錢投資,入一個什麼會。交一萬,下個月能領六千八,連領兩個月,相當於淨掙三千六。

  不算複利,年收益率高達216%。

  而銀行存款三年定期利率才5.7%,足足差了三十幾倍!

  這一聽就不靠譜!

  又不是銀行、信用社,沒有國家管著,你把錢給了人,人直接卷錢跑了咋辦?

  潘玉蘭暗暗撇嘴,面上只故作好奇。

  「既然你那遠房親戚手裡有上百萬資金,做啥生意不行?為啥還要從外面吸納資金?就不怕外部資金多了,他掙的反倒少了嗎?」

  如今華國外匯儲備極少,急需引入海外投資發展經濟。

  地方上,但凡是個有心幹大事的官員,遇到百萬級別的投資都要從夢裡笑醒。

  要是能上千萬,沒準還能被國家領導人接見呢!

  潘玉蘭暫時不懂什麼投資啊、金融、企業運作等高大上詞彙,可她知道做生意的道理。

  普通生意,投入和產出並不一定會等比例擴大。

  除非自己本金不夠,不然自己開店肯定比合夥好。

  差不多的收益,卻可能跟合伙人發生爭執,甚至爭搶店子的控制權,兩敗俱傷!

  要不是母親、玉蓮都是一家人,知根知底人品好,她也不敢輕易提出合夥。

  換到那海外人士的角度,他幹嘛要給自己找麻煩呢?

  就沒聽說過哪個大老闆上趕著找普通人募資做生意的,找銀行信用社貸款不是更快?

  喬小露頓時語塞,心說,這鄉下人倒是有幾分見識,竟比她預想的難騙些。

  「你不懂,這叫規模效應!規模越大,經濟效益越好!」

  她先拋出個高大上名詞,見潘玉蘭愣住,滿意地祭出準備好的說辭。

  「打個比方,你支個小攤賣包子,跟在每個城市都開間包子店,那能一樣嗎?有了多的資金打GG,名氣上來了,人人都來買你的包子,那掙的肯定更多嘛。」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

  石薔暗暗想著。

  巧的是,潘玉蘭出門前翻書正好學到過規模效應一詞。

  「是嗎?可我記得,規模效應不是這個意思吧?擴大生產規模,是能掙更多的錢,可生產成本也增加了,風險也提高了。產品多了,市場飽和,賣不出去,反而可能導致收益減少。這個好像叫規模遞減,跟規模遞增同屬規模效應……」

  喬小露張了張嘴,思緒有點混亂,一時竟無言以對。

  這個姓潘的真是鄉下來的嗎?

  她是不是選錯忽悠目標了?

  見石薔眼神變得古怪,只好扔下一句:「你要是不信就算了,反正人家也不差你那百八十塊。」然後佯作鎮定走開。

  潘玉蘭更加篤定她是在騙人了。

  這種被拆穿小心思後還要抵賴又心虛的味道,她在宋瑩等人身上聞到過太多次,都刻入骨子裡了,忘都忘不掉。

  「玉蘭,你這是——」

  石薔欲言又止。

  潘玉蘭笑了下,趁隔壁櫃檯來了個客人問喬小露事情,小聲提醒。

  「不瞞你說,我覺得她說的那入會不大靠譜。你是百貨公司的,應該大致知道每天流水進帳和盈利的比例。要給翻倍的好處出去,至少要能穩賺四倍以上。這種生意,恐怕不多……」

  蕭啟也嘀咕:「要有這麼好的掙錢機會,天底下該沒窮人了。」

  想了想又補充一句,「玉蘭是個熱心腸,就愛管閒事。這是我們的想法,你自己斟酌就是。要是拿不準,不如回家問問石爺爺他們。」

  石薔心裡已經有了傾向,忙點頭謝過二人。

  過後跟親朋好友們一打聽,也覺得喬小露說的不大靠譜,便徹底打消了入會交幾百塊試試水的計劃。

  期間,她還發現有個親戚也聽到了類似的遊說,已經把全部積蓄投進去,準備三個月後給兒子辦場風光婚禮。

  她想勸,對方卻不聽,幾個月後血本無歸時差點鬧著要上吊,這是後話。

  此刻的潘玉蘭二人在百貨公司轉了一圈,買了不少帶塑料包裝的糖果餅乾,準備帶回去當禮物,然後轉戰友誼商店。

  許是首都的海外來客最多,這間友誼商店比南城的大多了,品類也多得多,也更精細,當然也更貴一點。

  潘玉蘭挑花了眼,有點不捨得買,只挑了幾樣小件的絲巾當禮物。

  最後,還是在蕭啟主張下,才給自己買了個手提包和羊毛大衣。

  「這個好看,回頭天冷了能穿。」

  蕭啟還興致勃勃要給她挑毛衣。

  潘玉蘭頭疼:「這麼多行李,我們哪帶得回去?」

  「這有什麼?去郵局寄個包裹就是。」

  潘玉蘭剛要說不放心,怕寄丟。

  蕭啟就說:「把咱們帶來的行李寄回去,這些新衣服帶走。這樣你總放心了吧?」

  「也行。」

  帶來的幾套換洗衣服其實也有七八成新,但,跟友誼商店賣的大衣毛衣相比,顯然就有些黯淡了。

  潘玉蘭想通了,乾脆敞開買,雪蓮羊絨衫給家裡人手一件。除了潘母、玉蘭幾個,蕭奶奶和關家自然也不會落下。

  最後,兩人離開時手裡全是大袋小袋,惹來不少路人關注。

  其中就有喬小露。

  「這兩個土包子居然買了那麼多東西!還是友誼商店!」

  她頓時有點懊悔,自己不該那麼快撤退,差點錯失兩頭大肥羊。

  於是,轉過頭又用新話術去找石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