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中,最急的就是幼兒園的開張。
每年三月一日都是開學季,幼兒園門口鬼哭狼嚎。現在都快到四月了,想送的,能送的都已經入學,就是說現在幼兒園開張,生源也少得可憐。
可是玉嬰沒因此就讓穀雨把節奏放緩,有些事需要磨合需要事,幼兒園也需要一個成長期。
生源少,正好培訓老師。
這時候就業問題已經突顯,尤其是女孩子的就業機會少得可憐。大部分家庭都把稀缺的接班名額給了兒子,女兒只能走向社會,找臨時工。
所以幼兒園招工並不難,很快辦公室門口就排成了長隊。
玉嬰正好嫌孟巧蓮在家呆著懶得活動,就把她打發去幫穀雨的忙。
幼兒園招工簡單,主要看的是外形是不是親切和藹,對小朋友有沒有耐心,還要考歌舞,手工。
整個現場就像是在選秀,人來人往的,倒也熱鬧。
玉嬰全權交出選擇權,沒跟著面試。到中午見穀雨和孟巧蓮挽著手回來,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就知道她們很順利。
「人都招齊了?」玉嬰好奇地問,一上午搞定效率不錯。
「哪有那麼好的事?」孟巧蓮端著大水杯猛喝一氣兒。
「沒招齊?那你們這麼開心?」徐大嘴也不解了。
「你沒看到,看到你也樂死,我這嘴巴都笑幹了。」孟巧蓮想起來還是樂不可支。
「怎麼回事?」徐大嘴更好奇了。
「前院老陳家那閨女,叫大蘭子的,可把我們逗死了。五大三粗一個人,非得要跳舞,還跳新J舞。人家脖子會動,她不會,就弄個圍巾在那裡扯。」
孟巧蓮說著也比划起來,本來這事兒沒看到的,不會覺得哪裡有笑點,可是瞧她學出來的樣子,就都忍俊不禁了。
「這人還挺逗,敢來考試也是臉皮挺厚的,沒收吧?」徐大嘴笑了一會,又問。
「收了,小雨說收下的。」孟巧蓮說完看了玉嬰一眼,大概是怕玉嬰責備穀雨。
「三嫂,她唱歌跳舞都不行,為什麼還要收?」玉嬰也是想考一考穀雨。
「她性格好,又是真心喜歡孩子,還很陽光,雖然有點不著調,可是天真爛漫的才好跟孩子相處不是?讓她當輔導老師就好了。再說她力氣大,幼兒園裡都是女員工,有個勁兒大的,做什麼都方便一點。」
穀雨說得頭頭是道,不等玉嬰說話,老三先忍不住了。
「看看!我媳婦就是厲害!谷園長的頭腦也不是白給的,是不是妹子?」
這老三藏著私心,怕玉嬰說穀雨,先把她的嘴給堵上了。
「我三嫂當然厲害了,不然為什麼讓她獨擋一面,就是怕跟著我三哥一起,委屈了她。」玉嬰故意氣老三。
「玉嬰,我看像是逍遙來了,怎麼沒上樓?」穀雨在窗口叫玉嬰。
玉嬰過去把窗子打開,陸逍遙正在叫她的名字。
「我車上有很多書,是奶奶收拾出來的,捐給幼兒園,我不上樓了,你直接陪我過去吧。」
沒等玉嬰說話,穀雨先飛奔下樓了,現在沒有比她還急的。
小雪從燕都寄了很多書過來,駱女士又捐了一些,玉嬰從書店又買了一部分,幼兒園的讀書室已經初具規模,甚至比一般的小學都要豐富。
幼兒園的整體設計是玉嬰出的圖紙。倒不是她不肯放手,實在是當時的工匠,被時代局限得舉步維艱,按他們的意思走,就是一農家樂審美,大紅大綠,大黃大紫。
這些反差很大的色彩確是能刺激孩子的神經,可是孩子也會因此過於活躍,增加管理的難度。
玉嬰親手調出了粉藍色,整個小樓從裡到外都散發著夢幻色彩。
再把遊戲設施也都配成同色系,甜甜幼兒園成了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
不止是路過的孩子捨不得走,大人一樣流連忘返,誰心裡還不住個寶寶了。
本來玉嬰都做好新園開張,做冷板凳的打算了。
沒想到第一天招生,就收了十六個。這還不包括自家那些小傢伙。
當然送來的孩子都有些特殊情況。
要麼就是家裡慣得厲害,不想送去公立幼兒園被立規矩,又想在上學前學點東西。
要那就是太淘氣了,被公立幼兒園拒收。
再有就是有那孩子一送幼兒園就生病的,不止是這一家,差不多把市裡的幼兒園轉了一圈,在找有緣人。
穀雨當時就壓力山大了。她是新園長,帶了一群新員工,整個幼兒園只有一個算是內行的,還是個做飯的阿姨。
她一本正經地寫出營養餐菜譜,讓食堂成了最專業的一個部門。
玉嬰這回必須出面了,怕穀雨支撐不下來,她一個未婚女子,對付熊孩子,怕是沒有經驗。
孟巧蓮心疼兒媳女兒,當然也要出面。
所以開學第一天那真是熱鬧。
玉嬰想的主意,第一天叫體驗日,就是家長跟孩子一起體驗幼兒園生活,允許一名家長全程陪同。
這就免除了第一天大哭小叫的慘烈景象,孩子聽說有吃有喝有玩,還有家人陪,不就是跟去公園玩一樣嗎?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一個個笑嘻嘻就來了。
到了中午,給家長也提供了午飯,算是體驗食堂的伙食。
家長也不客氣,把鍋底都吃空了,好容易把他們餵飽,還都直夸,飯菜是真好吃。
本來想第二天安安靜靜開始,沒想到呼啦一下又來了十多個報名的。
這下就填滿了兩個班。
「要我說你們宋家就是人氣旺,做什麼生意都能賺錢。開始我還想這幼兒園能收上人嗎?現在我上趕著把自己孫子送來了。」朱主任把自己外孫子也弄了過來。
不知道誰傳的,名額要滿了,再不進園就要走後門,嚇得那些觀望的人都不敢再等。
「朱嬸子,你捨得把外孫送出來了?」玉嬰知道朱主任這個外孫嬌得緊,一直在身邊帶著。
「這可不是捨得捨不得的事。我可聽說了,你在燕都的二嫂沒少給寄書回來,這大城市的人見識不一樣。你們教出來的孩子,跟我們這識不得幾個大字的人帶的孩子也不一樣,總不能一輩兒輩兒的總這麼見識淺下去吧?跟你們宋家人學學,借借光,說不定以後也成有錢人了,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