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羅馬戰車
昔蘭尼加,比林奇,黑城堡。
城堡外的靶場上,夏洛特·呂西尼昂身著輕質皮甲,舉起弓箭,對準遠方的草人。
已是秋季,傍晚的陽光溫暖而舒適,照在夏洛特小小的身體上,拖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汗水順著額頭流入眼眶,刺得生疼。
夏洛特咬著牙,拼盡全力將特質輕弓緩緩拉滿,一眼微眯,一眼覷得標靶,三點一線,一箭射出。
颼——
細箭翩若驚鴻,直直釘在草人身上。
「我中了!」
夏洛特歡呼起來,似乎忘記了一個下午高強度練習所帶來的酸痛,跳起老高,向以撒跑來。
「不錯,有所進步。」
以撒拍拍她的頭,望向一旁的帝林教官。
「夏洛特殿下天資聰穎,加之勤奮刻苦,在武藝和文化課程上均遠超同齡學員。」
夏洛特聽到帝林教官的評價,嘴巴咧的更大,傻笑連連。
以撒看著她活潑開朗的樣子,嘴角也不自覺牽扯出一抹笑意。
賽普勒斯戰爭之後,以撒獲得了亞美尼亞王國的王冠,賽普勒斯王國的宗主權和夏洛特的監護權,將這位懵懂無知的小公主帶到比林奇。
從此,夏洛特住在黑城堡中,開始進行基本的貴族學習。
在此之前,由於家庭原因,她已故的父親很不喜歡她,根本不願意將其視作自己的繼承人,更別提悉心教育。
現在,作為監護人的以撒倒是不準備藏私,沒有試圖將其培養成一個什麼也不會的傻子,安排了最好的軍事教官和文化老師,基本的語言,宗教,歷史和禮儀課一個不少。
等她再大一點,以撒還準備將她送到皇家騎士學院。
對於一個君主專政國家來說,君主的個人素質往往可以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走向,影響一個民族的未來。
所以,對於皇室子弟的培養和教育十分重要。
以撒已經有兩個兒子,托馬斯大公在去年誕下一子,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新皇后也即將分娩。
因此,重建一套高效的皇家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對於這件事,以撒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致構想,正好在小夏洛特身上試行,目前來看,效果不錯。
「舅舅,你上次說,等我正式入學後,就封我為騎士,是這樣嗎?」
夏洛特睜大眼睛,躍躍欲試。
「對,過兩個月,你母親會來比林奇,到那時我會為你舉行儀式。」
其實,騎士是西歐封建制度下的特殊產物,既是一種普遍的榮譽身份,又是最低級的封建貴族,中央集權的東羅馬帝國本身並不具備這一階層。
科穆寧王朝的曼努埃爾一世執政時期,西歐制度開始大量湧入東羅馬帝國,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廣泛的社會衝擊。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之後,東羅馬帝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和官僚體系完全崩壞,徹底西歐封建化。
以撒的領地情況複雜,貴族,地主,士紳,部落的勢力犬牙交錯,單一的中央集權和封建分權都不現實,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必要的妥協。
關於這些問題,以撒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思路,會在之後逐步實施。
聽見母親要來,夏洛特眼中喜悅更甚,連忙點點頭。
賽普勒斯島距離昔蘭尼加不算遠,耶萊娜王后一有時間就會搭上艦船,來到比林奇看望女兒。
除此之外,萊昂諾爾皇后和海倫娜公主也都對她不錯,並沒有將其視作人質或是提線木偶。
總體來說,她在比林奇過得還算開心,至少日子安穩而舒適,飽滿而充實,不用像在賽普勒斯一樣,跟著母親忍氣吞聲,擔驚受怕。
「陛下,有您的簡訊。」
侍從官急匆匆趕來,將一封簡訊遞給以撒。
接過信件,略略一掃,以撒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微笑。
接過侍從官牽來的韁繩,以撒系好披風,沖帝林教官和夏洛特招呼一聲,翻身上馬,帶上親衛,絕塵而去。
……
比林奇東南部有一些低矮的山丘,這裡商路不通,土地貧瘠,人跡罕至,少有人煙。
山丘里有一片谷地,恰好處於幾座小山的包圍中,幾處山泉在此流淌,如果不走近細看,根本無法察覺。
通往谷地的山路上,以撒揮舞馬鞭,吃痛的馬匹加快步伐,濺起漫天黃沙。
山丘間不知何時豎起一座小型關隘,塔樓上,守御的士兵看見了以撒的旗幟,拉開木欄,撤下拒馬,站在道路兩旁,向以撒行禮。
以撒沖他們點點頭,並不減速,拍馬衝過隘門,將手中的錢袋拋向衛隊長。
「請兄弟們喝一杯!」
馬隊並不停留,轉瞬間便馳入谷地,漸漸消失在衛兵們的視野中。
「這是怎麼了?陛下今天這麼高興?」
一個年輕衛兵好奇地探出腦袋,望著馬隊離去的方向。
「不該管的不要管!」
衛隊長一巴掌拍在士兵頭上,疼得他齜牙咧嘴。
拋拋手中錢袋,感受著杜卡特金幣悅耳的響聲,衛隊長平時一絲不苟的臉上也泛起陣陣歡喜。
「我看吶,我們也許很快就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了。」
「為啥?」
年輕衛兵揉著頭,不明所以。
衛隊長忌諱莫深地沖谷地努努嘴。
「裡面的東西恐怕要成了。」
谷地中,人群聚集起來,望著入口,翹首以盼。
如雷般沉悶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以撒放緩馬速,馬隊一路小跑,停在人群面前。
人群最前方,一個中年男人眼含笑意,雙手交迭,站得筆直,看著風塵僕僕的以撒。
他的衣服上滿是污漬,灰塵和木屑沾染得到處都是。
在他的胸前,一個造型奇特的掛墜搖搖晃晃,閃爍著光芒。
那是他的家族徽記,一隻張牙舞爪的龍蝦。
以撒看著他臉上藏不住的喜悅,心中已經有數。
「成了?」
「請陛下檢閱!」
「好樣的,格奧爾格。」
以撒翻身下馬,拍拍他的肩。
三年前,經過曼斯雷蒂的介紹,這位來自波西米亞的工程師來到以撒的宮廷毛遂自薦,請求一個工程顧問的職位。
據他所說,他本人窮困潦倒,由於信仰原因和身份問題不被西歐大多數君主待見,直到三十五歲還是獨身一人,流落四海。
但是,他的家族中,曾經出現過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揚·傑式卡,著名軍事家,波西米亞胡斯派領袖,胡斯戰車的發明者,車陣戰術的集大成者。
在歐洲戰爭史上,戰車並不是什麼稀罕玩意,這種軍事機械在很早以前就為全歐洲所熟知了。
但是,只有揚·傑式卡以及手下的胡斯派軍隊,才真正將車陣發展為一門戰術,一種可以用來反制重騎兵衝鋒的高明手段。
在這種戰術下,來自法蘭西和德意志的貴族重騎兵對胡斯車陣毫無辦法,一敗再敗。
直到最後,皇帝和教宗都沒能真正擊敗胡斯信徒,這群驍勇善戰而赤膽忠心的理想主義者最終亡於自己人的背叛。
目前,波西米亞王國的攝政王,波傑布拉德的伊日,便是胡斯運動中聖杯派的領袖。
而更加激進的塔波爾派,要麼伏低做小,要麼流落他鄉。
奧隆城海軍造船廠的曼斯雷蒂和這位格奧爾格·傑式卡,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格奧爾格曾跟隨揚·傑式卡參加過胡斯戰爭,參與過胡斯戰車的具體建造流程,對此非常熟悉。
儘管當時正處於君士坦丁堡之戰的關鍵時期,以撒還是立即聘用了他,撥出一筆專項資金,用於戰車的建造和改良。
後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揚·傑式卡和他的胡斯車陣,甚至將其評選為世界十大軍事家之一,就是因為他是歐洲少見的跳出傳統軍事模式,以步兵作為主要軍事力量的將領。
中世紀晚期,整個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將帥都非常鍾愛重騎兵,甚至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
從法蘭西到德意志,從伊比利亞到義大利,所有將領不約而同地將戰爭的走向寄託於騎士的騎槍之下,騎兵是當之無愧的戰爭主力。
與之相對,歐洲基督教國家幾乎就沒有一支常備的步兵部隊,只在戰爭時期臨時徵召一支民兵作為輔助。
但是,相比於步兵,騎兵的作戰範圍完全稱得上狹窄。
沼澤,沙丘,山脈,城區,密林,雪原……這些地方根本不適宜騎兵進行集群衝鋒,嬌貴的馬蹄在複雜的地形中寸步難行。
然而,非常神奇地是,這個時代的將領壓根不管這些,執意將騎兵帶上戰場。
於是,克雷西的沼澤里,英格蘭的步兵長弓手將法蘭西的重甲騎士打得落花流水。
於是,阿爾卑斯的山地上,瑞士人的長戟方陣讓德意志的封建騎士逡巡而不敢前。
於是,安納托利亞的荒原中,耶尼切里火槍手將卡拉曼的突厥騎兵嚇得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於是,波西米亞的丘陵上,胡斯車陣大顯神威。
除此之外,馬匹對於天氣也十分敏感,雨雪,雷電,暴風,這些尋常的自然因素也會使一支騎兵戰力銳減。
或許在中世紀盛期,兩軍交戰之前,會約定好作戰的時間和地點,騎士們呼喊著效忠君主的姓名向對方衝鋒,堂堂正正地打一場公平戰爭,平原上旌旗獵獵,鎧甲上閃爍著金光。
但是,時代變了。
這倒不是說騎兵退居幕後,輕騎兵在偵查和掃蕩上的作用無可替代,重甲騎兵依舊是戰爭的重要因素和終極武器。
只是,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那個僅僅憑藉一輪騎士對沖就能決定戰爭走向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精銳步兵開始走上歷史舞台,英格蘭長弓兵,瑞士傭兵,胡斯車陣,耶尼切里,乃至後來的西班牙大方陣,羅斯射擊軍,都是此中翹楚。
對於以撒而言,創業初期,為了應對君士坦丁堡的戰爭,以撒的常備兵幾乎都是步兵,在守城戰中性價比更高。
但是,在西部應對哈夫斯王朝騎兵隊的時候,步兵就顯得十分呆板,行動遲緩,很容易被分割包圍,圍而殲之。
於是,以撒想到了戰車。
戰車當然不能使步兵變得更加迅捷,反而還會將其拖慢。
但是,成建制的戰車可以結成車陣,從而迅速形成一個小型壁壘,讓騎兵無計可施,自己的步兵固守其中,等待機動部隊的救援。
通過這種方式,以撒可以在北非沿岸廣袤的平坦旱地上緩慢推進,步步為營。
在此之前,格奧爾格·傑式卡已經製造出幾輛標準的胡斯戰車,戰車配有輪子,搭載大型塔盾,盾牌上有射擊孔,可以供弓弩和火槍射擊。
部分戰車上安裝了一門單管火炮,可以在戰爭中擺放在車陣中央,向正面衝鋒的敵軍開火。
但是,以撒對這種老式戰車非常不滿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構想,讓格奧爾格對此進行改裝。
「陛下,這就是依照您的構想建造出的第一輛戰車。」
格奧爾格將幕布揭開,一輛嶄新的戰車出現在以撒面前。
戰車共有四輪,為了適應駱駝的牽引變得更高,對敵面加裝大型盾牌,硬木的盾面上加裝一層牛皮,用以防火。
戰車內部安放著一台造型別致的火器,數根小型炮管被固定在一起,像是一颱風琴。
風琴炮,又稱米特留雷斯槍,二十幾門炮管共用一個火門,只需用火繩杆點一次火,就可以同時引燃所有炮管內部的火藥,在短時間內將小口徑鉛彈發射出去,形成火力壓制。
這種風琴炮採用了可拆卸後膛,士兵們在使用時,可以直接將發射藥裝入炮膛,而無須再從炮口裝填火藥,極大提升發射效率。
這種可拆卸的發射藥膛被稱為「子炮」,炮兵們在戰爭之前可以準備數個子炮,打完後直接進行換彈,再將空藥膛交給後勤兵,繼續裝填火藥。
其實,這兩項技術並非來自未來,而是來自「考古」。
早在1339年,風琴炮就開始出現,在十四世紀後半葉掀起了一股浪潮。
愛德華三世在入侵法國之前,就曾派大臣為遠征打造了一百餘門風琴炮,可惜由於火藥不足,發揮出的威力有限。
1382年,根特的弗蘭德斯人在戰線中部署了多達兩百餘門風琴炮,藉此擊敗了弗蘭德斯伯爵。
1450年的福爾米尼會戰之時,風琴炮再次出現在戰場上,成功打亂了敵軍的陣腳,迫使其主動進攻。
風琴炮口徑很小,比火繩槍大不了多少,發射出的彈丸足以對人體造成巨大打擊,卻對石牆甚至堅固木牆無可奈何。
這種武器的作用顯而易見,主要用於防禦而非進攻,經常有軍隊拿它戍守街道和城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相比於常規火炮,除了體積小,重量輕外,風琴炮還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點——造價低廉。
一個世紀前,一門風琴炮的造價只需一英鎊出頭,遠比一般的攻城火炮便宜。
以撒準備用加裝了可拆卸藥膛的風琴炮來替代笨重的單管火炮,安裝於新式戰車上,對衝鋒來犯的敵軍騎兵進行火力壓制。
砰砰砰——
試練場上,一陣硝煙散去,作為標靶的一群綿羊發出慘叫,倒在血泊之中。
以撒深吸一口氣,心跳猛得加快。
「格奧爾格,除了風琴炮,我們還可以將強弩和希臘火裝上戰車,以應對不同的戰鬥形勢。」
「我會繼續撥款,伱有什麼好的想法儘管實踐,不要擔心資金。」
「多謝陛下!」
格奧爾格喜不自勝。
以撒點點頭,暗自琢磨。
必須儘快將戰車部隊組建起來,配套的火藥,彈丸和其餘部件都得加緊生產,最好直接成立一個戰車工廠,專門負責新式戰車的生產建造。
這種戰車當然不是萬能的,由於自身的遲緩性只能被動防禦,無法主動出擊。
而且,車陣的克星也有很多,火炮,火槍,重弩,這些威力強大的遠程武器可以直接將組織起來的車陣打成篩子,車陣中的士兵一點反擊的方法都沒有。
但是,幸運得是,以撒的兩個鄰居都是以騎兵為主要軍事力量的國家,火器上的造詣約等於零。
實際上,除了奧斯曼帝國之外,其餘的穆斯林國家都十分厭惡火器。
接下來,只要等戰車部隊成型,自己就可以沿著北非海岸,一路向西。
到了那時,哈夫斯王朝再精銳的游騎也只不過是炮管下的羔羊罷了。
以撒撫摸著戰車上略微發燙的炮管,像是撫摸情人的手。
「就叫它,羅馬戰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