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陷陣之名
話說公孫瓚選定了跟隨人員後,當日午後便帶著張飛與韓當二人,及白馬義從十數人,動身往那洛陽方向行將過去。閱讀
至於遼東四郡,則還是由徐晃主管守衛與兵卒操練之事,田疇,劉緯台及一眾將領加以輔佐。
公孫瓚之所以出發的如此之早,乃是其想途徑涿郡看一看那涿郡在高順管亥二人的管理下,到底如何繁華了。
不過數日,公孫瓚三人便是抵達了涿郡之中,到得此熟悉之地,張飛則先是感慨道:「誒呀,想不到自上次一走,竟有這些許時日不曾返回過家鄉了,卻也不知俺不在家中,俺家後院的那處桃花園裡的桃花都開得如何了。」
公孫瓚聽後,則是笑道:「哈哈,賢弟若是想回家看上一眼,便先回去吧,正好某也要同高順問問這涿郡近況,倒也不能太早離開,你從家中待夠了,再至府衙尋我便是。」
張飛聽後大喜,正要策馬離去時,則是問向韓當道:「義公,你去否?」
韓當聽後,搖首回道:「翼德將軍自去便是,某還是隨同主公去往府衙吧,畢竟義公對此的最深印象,還是那府衙之中的牢房。」
聽韓當提及往事,公孫瓚也是難得的老臉一紅,乾咳一聲後,便是對張飛嚷道:「你去便去,在此婆婆媽媽做甚。」
張飛聽了,哈哈一笑,隨即便一溜煙跑得沒了蹤影。
而在張飛離去之後,公孫瓚則也是朝韓當笑了笑,說道:「義公,我們也動身入城吧。」
「好。」
在公孫瓚與韓當二人動身入城的途中,公孫瓚轉過後看了一眼韓當臉色之後小心翼翼地問道:「那個,義公,想某當初才至涿郡,便錯把好人認錯,讓義公你遭遇了一回牢獄之災,義公你該不會還在記恨某吧。」
聽公孫瓚如此詢問,韓當心中自覺好笑,試想當今天下,又有哪個主公與自己下屬說話有這般語氣的,笑過之後,韓當則是回道:「主公真是說笑了,義公又豈是記仇之人,再說,如若不是有當初之誤會,某又怎會結識主公,又豈能有如今這般成就,士為知己者死,主公對義公有知遇之恩,義公定將拼死報答!」
聽韓當如此言語,公孫瓚也是放穩了心,其實他並不擔心這韓當會在日後反水,畢竟其自問凡是做得問心無愧,麾下部將也不是那般薄情寡義之人,只不過話題說到了此間,公孫瓚便不由得將話題引申至此。
二人說著說著,不自覺便到了府衙之前。
到得涿郡府衙之後,公孫瓚並未見得鎮守於此的管亥與高順二人之面,卻是由那李移子出門相迎,言高順管亥二人具在校場之中操練兵士,是以並未在此,其意請公孫瓚先入內等候,再差人去校場喚二位將軍前來。
誰知公孫瓚聽後則是喝止道:「無需勞煩,不過涿郡近況而已,何時談論不是,既然他二人在校場,那某便去校場尋他便是,也正好看一下,高順訓練的部眾如何了。」
公孫瓚與韓當說行便行,那李移子見公孫瓚動身去往校場,也緊隨其後,絲毫不敢怠慢。
待到公孫瓚一行臨近城中校場之時,還未抵達,便已聽得校場之中士卒操練之聲,聞此動靜,公孫瓚便已然動心,隨即快走兩步,入得校場,只見那場上兵眾,各個英姿颯爽,在高順的喝令下,動作整齊劃一,竟要比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看上去還要軍紀嚴明。
公孫瓚到得校場之後,那李移子趕忙去喚來高順與管亥二將拜見主公。
二人聞言,匆忙來拜,待得二人起身之後,公孫瓚則是笑說道:「高順,某讓你操練的兵馬如何了?」
高順聞言直挺起胸膛,指著場上的那近千精銳之士說道:「此便是某近些時日特為主公所操練之兵眾,還請主公觀某為主公操演。」
公孫瓚聞言點頭應允,隨即便見高順召集來麾下部眾,當著公孫瓚及韓當的面,在這校場操練起來,只見其眾進退有度,攻守兼備,軍士之間,相互配合,又自成戰陣,若輔以精良鎧甲器械,必可成大器也。
待得高順操練完畢後,公孫瓚直拍手稱讚道:「好,真好,此真乃精銳之師也,某將此事交付與汝,當真是看對了人,對了高順,此軍人數幾何,可有名稱?」
高順聞言拱手回道:「此軍總共七百餘人,尚未取名。」
「哦?既然如此,那某便為此精銳之師起上一個名號,相信汝與這支軍隊定能揚名中華。」
「如此真乃順之大幸。」
「嗯,某想想,某見此軍攻守兼備,進退有度,必有與敵決一死戰之能力,戰場之上也可堪大任,不如便取名『陷陣營』,你覺如何?」
「陷陣,陷陣,能為主公衝鋒陷陣,真乃末將之福,主公真是好文采,順與諸軍,多謝主公賜名之恩!」
高順聞後,大喜不已,趕忙拜說謝恩。那管亥見高順此平日不苟言笑之人竟如此欣喜,心中也甚為開懷,隨即其也跟著說道:「哈哈,主公,您取的這名,可還真是與高順相配呢,哈哈,主公你是不知,這高順兄弟的手段當真高明,俺從山頭上帶來的賊小子們,在高順兄弟的操練下,竟如此軍紀嚴明,甚至更還有被選為陷陣營的兵士的,俺管亥可當真佩服不已。」
「哈哈哈,能得高順為某操練兵馬,真乃某之幸運。」
「能在主公帳下為將,也是順之榮幸,順先前從管亥將軍那聽得遼東戰事,只心急自己身在此間,不能及時支援,否則如若玄莬有甚意外,順永遠都心中不安。」
「此事怪不得你,還是那關外異族太過狡猾,不過高順你也無需介懷,你如今只需安心操練兵馬,相信某,待到日後,定還有大戰之時,屆時某便全要依靠你麾下的這陷陣營為某沖做先鋒了。」
「某將定不辱命!」
隨後,公孫瓚命高順解散了校場士兵,眾人便一行去往府衙之中詳談此間周遭近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