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又是一個冬夏輪迴,轉眼之間,距離公孫瓚升任幽州太守,已經過去了一年之久。
在已經過去的一年之中,發生了許多大事,不過經過公孫瓚的一番努力,結果卻是向著好的方向走去。
雖然因為公孫瓚的緣由,使得動盪天下的黃巾之亂提早結束,不過這卻並不影響劉宏將年份定位中平,而至今時,已經是中平二年。
在過去的一年之中,公孫瓚坐鎮北平,將整個幽州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便是連那被劉焉與荀攸相繼推測要有所動作的漁陽,也在公孫瓚的政策下,風調雨順,百姓和睦,這便是重要之事。
由於去歲公孫瓚在遼東實行屯田政令,收穫甚多,而今新的一年,幽州軍民增加許多,公孫瓚更是親力親為,率領全幽州軍民,一同實行這屯田政令,到得此時,已經收成良多。
那些被張郃周倉押送過來的黃巾降軍,也在兩月之前,完成了偉大的修築工事,在這幽州州治北平城外,又是修築起一道更為高厚的城牆來,並且在公孫瓚的指導下,使得這座城牆,卻與別處多有不同。
首先便是在其城門的左右兩翼之處,城牆卻是呈外延狀態,側目看去,則是一個三角形,這般修築,不但可令城牆之上能容納更多士卒,且還可大大拉長了城上守衛部隊的攻擊距離。
城門內凹,兩翼外延,乃是公孫瓚想到的改動之一,在那城牆之中,還有著第二點改動。
那便是公孫瓚特令民夫在築建城牆之時,在中層開有幾處空檔,能夠容納兵眾,且還在那城牆邊壁留有小孔,若有敵人攀登雲梯攻打城池,可令士卒持長槍而往,沿著空洞,刺出長槍,足可將城外敵人殺於無形。
北平外城的修築,的確是項大工程,不過好在人多力量大,且公孫瓚更還付與勞動民夫相應的酬勞,這便使得百姓們幹得越發有勁,乃至於如今那些黃巾降軍們勞役時限已到,也並不想離開幽州。
他們想要留下,公孫瓚自然歡喜,要知道,想要手裡有兵,先要治下有民,況且如今北平大擴,內外城池之間,足可再建房屋,供眾民夫休息,待得來年春耕,再一同屯田,用不得兩年,他們便也可過上富裕的日子,總比原來要好過數倍。
北平之時告一段落,再言那薊城所轄,現居代郡與上谷兩地的,皆是素利所率東部鮮卑,鮮卑乃是草原民族,過慣了在草原上的放牧生活,如今雖然遷至關內,可卻還是不好改變生活習慣。
但是臧洪卻很有辦法,其命那從鮮卑族眾挑選而出的五千軍兵先行屯田之令,所得糧食,除卻上繳府庫之外,可由他們盡行帶回家中食用。
他們本都是鮮卑族人,如今其族眾眼看同胞帶回這許多糧食,足比自己以往打秋風收穫更多之後,那闕機彌加等部落首領,也都對屯田之時動了心。
臧洪便在此時加以引誘,終是撫慰得鮮卑民心,待得來年開春之時,那素利鮮卑部便要從原來的生活狀態向著中原人方向改變,如此逐漸實行同化,終有一天,公孫瓚能夠完全將這些外來投靠者徹底轉變成自己的死忠百姓。
北平,薊城皆有改變,那遼東卻也並不例外。
首先便是在軍事上,就是連公孫瓚也未曾想到,這遼東地處邊疆,不但時常遭受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侵擾外,竟還能在沿海之處,遭受侵犯。
幽州地處北疆,境內並無江河,是以公孫瓚一直也都是以操練騎兵為主,可公孫瓚卻是望了,就在那遼西遼東之間,更還有著一大片汪洋大海,即渤海灣。
年初之時,忽有一日,在那渤海灣上,飄來三兩小船,上得岸邊,便大肆搶奪錢糧婦女,徐晃知曉,當即遣兵將征繳,卻不想那些海寇竟乘船逃到海上,逍遙而去。
徐晃等將氣甚,便將此事上報與公孫瓚,央求要再征熟悉水性之兵勇,組建水上之師。
而後那韓當則是自告奮勇,要當這支水上之師的統率,原來那韓當年少之時身在遼西,挨著渤海,也曾隨同家人出海楊帆,公孫瓚知曉其在原來軌跡之中乃是以擅長水戰的東吳名將,便應允了其之請求,同時更還調遣程普與韓當一同操練水師。
就在那韓當程普二人組建水師之時,卻又見得一人,如那程昱一般美髯長須,卻是個年少之人,英姿颯爽,從海上乘船飄揚而來,二人見之隨行所帶兵器皆全,料定其必是個將才,便將之說來報與徐晃。
徐晃便命之同韓當較量一番,卻不想那人武藝高強,韓當比之不過,便是程普再上,也不可擋,最後還需趙雲出手,才將那人折服,甘願投入軍中。
徐晃將之報與公孫瓚,望封其一將官之職,並將那人姓名一同報來。
公孫瓚看得那人裝扮,再加武藝比較,便在心中有所推斷,待得看到徐晃最後所言那少年姓名之時,道了一句果然,隨即大筆一揮,准了徐晃所求,封其為白馬統領,暫歸在趙雲軍中。
而那連敗韓當程普兩人之美髯猛將,則是東萊太史慈也。
在這一年之間,公孫瓚治下雖然多有改善,可放眼整個大漢王朝,卻並不樂觀。
黃巾張角雖然被平定,可在官兵收回洛陽之後,各地卻又先後冒出一些打著黃巾餘黨旗號的亂匪來,與黃巾同為宗教形勢發動叛亂的,還有漢中的五斗米教。
不過如今最讓皇帝頭疼的,不是這些宵小勢力,而是那在三輔之地發動叛亂的涼州。
涼州之亂,早便有之,自黃巾之後,便一直未曾消停。被皇帝派去鎮壓的官兵,也先後落敗,春時,皇帝更還任命在剿滅黃巾之中立下功勳的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兵前往鎮壓叛亂,卻效果甚微,皇帝震怒之下,將那皇甫嵩免去官職,如今卻正要選擇下一任將帥之人,再去涼州,鎮壓叛亂。
很快,公孫瓚的名字便出現在了皇帝的腦海之中。